对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对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张青华

重钢总医院病理科 重庆 400080

【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86例标本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传统制作方式)和实验组(免疫组化技术),每组43例,对比两组切片制作质量以及疾病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制作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准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提升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并让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制作

病理组织检查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方式,可以准确检查患者的疾病。现代医疗技术的提升,促使较多新型技术广泛使用在病理组织检查和切片制作中,让其诊断水平有所提升。而制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制片质量,影响诊断结果。免疫组化技术主要在组织细胞原位中标记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并在免疫反应和组织化学呈色反应的作用下对组织的抗体和抗原进行检查,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1]。基于此,本院对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86例标本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参照组乳腺组织和宫颈组织标本分别为23例和20例,平均年龄(42.86±5.71)岁;实验组乳腺组织和宫颈组织标本分别为22例和21例,平均年龄(42.31±5.13)岁;病。两组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在制作之前需要准确对应的材料和设备,做好制作前的准确工作。

传统制作方式:首先,在组织标本离体30分钟之内对其固定处理,将其放置在固定液当中,或者在低温下储存。在组织标本中导入浓度为10%的中性缓冲甲醛溶液,并将固定处理时间控制在8小时至24小时中;其次,使用热修复方法抗原修复固定处理后的标本,利用热效应引导抗原。修复的温度不能低于100℃,修复液pH值控制在7.5至8.5当中,修复时间为3分钟至15分钟;最后,根据常规操作步骤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控制脱蜡时间,使用充足的试剂并确保试剂可以均匀添加,添加面积应该超过切片组织的面积,控制在0.5毫米至3.5毫米之间,避免出现边缘效应。

免疫组化技术:(1)室温条件下进行常规脱蜡切片,并在标本当中放入浓度3%的双氧水,浸泡时间为20分钟。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组织切片,冲洗次数为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5分钟;(2)将1000毫升的柠檬酸缓冲液倒入高压锅中,加热沸腾之后将做好标记的切片放入到溶液中,并进行加压加温的修复工作。对溶液继续加热3分钟,每一组切片均需要滴加一抗,放置在冰箱中进行过夜孵育,温度为4℃;(3)冲洗时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次数为3次,时间为5分钟。在室温条件下滴加二抗,孵育时间控制在15分钟,然后再使用磷酸盐缓冲剂三次,每次时间为5分钟;(4)将组织切片放入到显色剂中,显色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使用苏木精染色和水洗,并利用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处理组织切片。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对比两组切片制作质量以及疾病诊断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18.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2.1两组切片组织质量的对比

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切片组织质量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质

良好

优良率

参照组

43

30

6

7

83.72

实验组

43

35

7

1

97.67

/

/

/

/

4.962

P

/

/

/

/

0.026

2.2两组疾病诊断情况的对比

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疾病诊断情况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确诊

确诊率

参照组

43

37

86.05

实验组

43

42

97.67

/

/

3.888

P

/

/

0.049

3 讨论

现阶段病理检查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临床诊断疾病和科学研究当中,而手术病理检查是主要方式,能够通过病理组织切片的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疾病,验证术前的诊断结果和评估预后等,从而将临床诊断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提升[3]。传统的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在判断部分肿瘤来源时较为困难,而医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促使免疫组化技术使用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当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定位准确,切片质量更高。而在进行免疫组化技术时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需要强化制片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4]。病理检查工作开展时,标本固定时间缺少规范性,组织脱水不达标,对试剂的浓度产生影响,制片质量无法提升,导致临床诊断加大难度。而在使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时候其属于酶促反应,可以和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所含有的过氧化物酶以及底物等发生反应,形成带有颜色的复合物,在组织和细胞抗原的位置进行沉淀。酶的聚合物与二抗结合在一起形成多聚螯合物,又与一抗结合,让抗原抗体的信号明显增加,多聚物内部并不会出现链霉菌抗生素蛋白,也没有背景染色的情况,提升了切片制作的质量

[5]。但是因为组织标本没有相同的来源和抗原含量,显色反应时间也不同,进行染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染色时,切片需要处在湿润的状态;其次,孵育的过程中合理控制盒内蒸馏水量。而加抗体的时候需将单克隆抗体当做首选;最后,孵育时保证盒子平整。抗体液体也需要均匀,避免流入到组织当中,提升假阴性[6]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制作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准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说明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提升制作质量,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力信息。而为了提升诊断准确率,应按照以下标准严格操作:首先,固定组织。固定组织时使用浓度为10%的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具有固定时间更久的优势。并且在三个月中期阳性率十分稳定;其次,注意加热温度。恒温箱的温度需要控制在60至68℃中,避免有过高的温度。而在进行抗原修复的时候,时间控制在8分钟。喷气后两分钟将锅端开,冷却切片后开始进行染色;最后,控制染色的深浅度。染色的时候使用苏木素复染,避免颜色过深。因为过深的颜色会将颜色较浅的炎性细胞覆盖,对诊断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免疫组化技术在使用时将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质量提升,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保证患者及时确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秋蕾. “免疫组化技术”“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效果[J]. 家庭生活指南,2021,37(11):104-106.

[2]林雪松.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101-102.

[3]杨丽. 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的应用对比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9):123-124.

[4]梁天莲. 免疫组化技术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09-110.

[5]陈琛.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34(3):261-263.

[6]李家梁,孔继光. 免疫组化技术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