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程建容 ,卢静

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628001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分别纳入采用护理标识前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护理标识后65例患者(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投诉率、差错率、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投诉率、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环境、护理专业、护理舒适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采用护理标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环境、护理专业、护理舒适评分、护理满意评分。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标识;护理舒适评分;投诉率

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患者对自身安全关注度更高,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手术患者[1]。手术属于有创治疗,需要在专业的手术室内进行,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的安全管理,不仅关乎患者本身感受、对医院服务评价,同时也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探究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手段极为重要。护理标识可以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图案、文字、标识等设计出不同标识,给予患者、护理人员以提醒,降低手术室护理中出现安全风险,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2]。本文研究以130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8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我院收治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采用护理标识前65例患者、采用护理标识后65例患者。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9.28±4.23)岁;实验组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9.30±4.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自愿入组,在入组前已经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自2020年6月护理管理中开始实行护理标识。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采用卡片、标签、腕带等护理标识,结合手术实际情况,分为警示、环境、患者等不同类型的护理标识。其中患者所用的护理标识为腕带,腕带上标识清楚患者所属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警示标识则主要应用在药品包装上,可以于输液滴壶上使用水性笔标识“中心静脉”、“外周静脉”等标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之前,认真核对相关信息,避免输液错误。待患者穿刺成功后,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做好标识,避免后续出现差错,并护理人员进行置管相关信息记录,包括置管时间、类型等,用红色标签做好标记。环境标识则主要指对手术室不同分区做好标识。药品架上不同类型的药品分类放置,并将药物标签粘贴在药品架上,确保标签醒目、清晰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投诉率、差错率、护理质量情况。护理质量情况从护理环境、护理专业、护理舒适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行观察,每方面评分范围0分到100分,分数同护理质量正相关。

1.4统计方法

数据行统计学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护理满意评分等,以n(%)表示计数资料差错率等,组间对比行t检验,统计工具SPSS 24.0,P<0.05,则表示有差异。

2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投诉率1.54%(1/65),差错率0.00%(/65);对照组投诉率12.31%(8/65),差错率10.77%(7/65);组间对比=5.849、7.398,实验组明显更低,P=0.016、0.007<0.05,差异显著。

表1,护理后,实验组、对照组护理环境、护理专业、护理舒适评分、护理满意评分比对,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

表1 两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比对(±s;分)

组别

护理环境

护理专业

护理舒适

护理满意

实验组n=65

95.15±1.23

92.35±3.67

96.06±2.03

93.35±1.25

实验组n=65

90.88±1.36

87.05±3.52

89.60±1.12

86.05±1.13

t

18.774

8.403

22.464

34.927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较为特殊,该场所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增加手术室安全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减少患者投诉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舒适全面的护理服务。以往所有的常规护理方式相对刻板,所能起到的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有限。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发展,护理标识制度逐渐脱颖而出,其可以根据护理需求,通过规范的图形、文字等给予护理人员及患者提醒、警示,达到推动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目的[3-4]

。本次研究观察我院收治130例手术患者,实验组护理后投诉率、差错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护理环境、护理专业、护理舒适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将护理标识制度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优势明显。采用护理标识制度,从警示、环境、患者等多方面给予护理管理,通过使用标签、腕带等方式,便于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环境情况、药品情况、患者情况,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救治服务。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后差错率、投诉率明显降低,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建国,李莹,王守艳. TeamSTEPPS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2020,40(8):91-93.

[2]高敏,钱晨. 护理标识牌的改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论文集. 2019:7988-7988.

[3]吴薇.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6):31-33.

[4]罗晓,秦德华,樊孝文,等.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3(3):349-352.

[5]王珊珊,丁浩,薛梅.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38,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