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对急救时间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对急救时间影响评价

姬萍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710004

【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0年2月-2021年9月,将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衡量项目。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衡量项目、社会功能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衡量项目,以及躯体疼痛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衡量项目、社会功能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衡量项目,以及躯体疼痛衡量项目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急诊护理;优化急诊护理;临床效果;测算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人体心血管系统严重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在较高水平,需要在发病后尽快选择适当方法开展治疗护理处置干预环节[1-3]。文章以我院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测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9月,将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44-68岁,平均(55.27±3.63)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43-66岁,平均(55.25±3.61)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未见差异(P>0.05)。

1.2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衡量项目(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衡量项目、社会功能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衡量项目,以及躯体疼痛衡量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组间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比较(n,%)

组别

患者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

研究组

35

19(54.29)

14(40.00)

2(5.71)

33(94.29)

参照组

35

13(37.14)

10(28.57)

12(34.29)

23(65.71)

卡方

8.929

P值

<0.05

2.2两组的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比较

研究组的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均短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的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以及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抢救过程持续时间衡量项目(min)

急诊室停留持续时间衡量项目(min)

住院持续时间衡量项目(d)

研究组

35

30.88±2.82

41.81±3.19

11.68±1.17

参照组

35

55.46±4.81

56.78±4.91

13.23±1.22

t值

26.081

15.125

5.425

P值

<0.05

<0.05

<0.05

2.3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衡量项目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衡量项目、社会功能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衡量项目,以及躯体疼痛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衡量项目、社会功能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衡量项目,以及躯体疼痛衡量项目均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3和表4:

表3  两组接受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衡量项目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

生理机能衡量项目

精神健康衡量项目

社会功能衡量项目

情感职能衡量项目

躯体疼痛衡量项目

研究组

35

51.33±5.60

52.46±4.35

53.63±6.81

52.85±4.65

54.61±9.02

53.70±5.12

参照组

35

51.27±5.68

52.51±4.31

53.66±6.76

52.88±4.58

54.57±9.30

53.67±5.21

t值

0.045

0.048

0.018

0.027

0.018

0.02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衡量项目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一般健康状况衡量项目

生理机能衡量项目

精神健康衡量项目

社会功能衡量项目

情感职能衡量项目

躯体疼痛衡量项目

研究组

35

83.40±5.40

81.12±5.50

83.96±5.17

79.56±4.63

81.83±8.40

79.65±9.17

参照组

35

61.27±6.06

60.70±9.17

63.46±7.51

59.46±4.15

63.90±11.75

61.77±7.13

t值

16.130

11.298

13.302

19.125

7.344

9.10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抢救过程中,基于恰当方法推进开展护理配合处置环节,能确保患者获取良好临床结局[4-5]

    本次调查证实,指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引起关注和推广普及运用。

结语:

    在急诊科临床医学事业领域,指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为其开展常规急诊护理,能改良患者的护理效果,优化患者的抢救流程,适宜普及。

【参考文献】

[1]王玉鑫.渐进式阶段性康复联合康复日记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康复及心功能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05):619-621.

[2]周佼.血液循环改善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NT-proBNP、cTnT、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02):311-313.

[3]张珊珊,郝宗娇,邢永生.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2,24(01):72-75.

[4]刘艳,周美,李芳,等.品管圈下KABP护理模式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36):192-194.

[5]陈丹蕾.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4376-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