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曹海刚

新疆鸿猷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841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乎使用寿命、人身安全。传统施工管理技术难以真正把握全局,出现施工质量控制不力的现象。BIM技术利用模型,将某建筑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覆盖所有施工环节,从而达到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1. BIM技术特点

1.1 可视化

可视化也就是通过对应的软件来建立建筑物的BIM模型,通过相关软件的三维技术,实现对建筑三维动画效果演示的拟建,通过这样逼真直观的效果,清楚了解建筑本身的结构构造以及相应的施工程序。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其施工依据基本来源于二维的施工图纸。这种图纸基本是基于建筑设计师的主观意识描绘而出,其本身缺少对应的立体感以及空间感。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可视化就成为其最大的特色,随着三维、四维以及多维技术的实现与应用,尤其是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对于BIM技术的联合应用就获得了更多想象空间。通过BIM技术来构建建模,可以让拟建的建筑物结构体系和对应的功能性质实现数字化表达,在人们面前呈现一个接近于现实的三维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可以满足建筑模型可视化的要求,并且在后续的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中呈现出可视化的效果。

1.2 模拟性

BIM技术本身的特点在于模拟性,这主要是BIM模型对于建筑物本身的仿真模拟,同时这种模拟性也可以进行多次尝试,尤其是对于重要的、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如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通过BIM模型可以仿真整个框架,并且利用BIM软件的渲染技术将原本二维图纸之中不能形象直观表达的缺陷消除。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使用能针对建筑设计部门的各种需求做好对应的试验与计算工作,如人员紧急疏散模拟、使用功能模拟、节能模拟、日照时间模拟等等。BIM软件在施工阶段的使用可以实现施工工艺、操作要点以及施工流程的模拟,这有利于施工人员对应操作水平的提升,进而保障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的仿真模拟环节,模拟的效果就可以呈现出对应的施工问题,有利于施工管理方进行问题的协调处理,最终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达标,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2. 传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

2.1 图纸审查不足

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是利用二维平面的方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所生成的工程图纸会增大会审的难度。并且技术人员对于图纸本身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影响相应的协调和沟通。此外,图纸之间的关联性有所欠缺,会带来技术风险和质量风险。

2.2 技术交底深度不足

传统模式下都是通过二维CAD图纸和对应的文字来进行技术方面的交底,但是这样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如,相同的供需,交底人员本身的理解是会有差异性存在的,导致工人对于口头诉说的理解内容也会存在差异。针对抽象的专业术语,工人会感觉到摸不着头脑,在实际的交流环节,就可能会引起理解错误的尴尬局面。一旦理解出现了偏差,那么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是非常明显的。

3. 基于BIM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1 项目情况

以某市某综合体工程为例,项目包含高层住宅楼、商业办公楼和配套用房等施工内容,总建筑面积大,但施工场地狭小。面对建筑工程本身规模大、施工过程及质量管理较复杂的情况,在施工准备阶段可优先考虑使用BIM技术。在选用设计方面利用Revit软件,在施工环节就利用Luban BIM软件来对整体的质量加以管理,并形成BIM模型图。

3.2 基于BIM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2.1碰撞检测和预留孔洞

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模型的相互整合,再配合对应的软件进行云计算,就可以了解各个专业在空间上的碰撞、冲突,如梁与门窗的碰撞、不同系统管件之间的碰撞。等待检测之后,软件就会将碰撞报告输出,然后针对这一报告做好对应的设计与优化,极大地减少碰撞对于施工周期带来的影响,并且也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既定的标准,不会有返工风险的存在。在排管布线的建模环节,先利用鲁班软件来实施辅助设计,然后将其传送到施工现场。在施工之前,基于BIM技术就可以满足孔洞预留情况下的交底可视化处理,以有效规避二次开孔问题,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2.2虚拟漫游以及对应的可视化交底

在开展碰撞检测之后做好三维模型的优化,从而进行虚拟施工和对应的技术交底。通过可视化的技术交底,能够进行施工的可视化预演,保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模型查看和预演可以提升工作体验,升级交底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指导之中利用BIM技术,还能基于图纸和规范保护施工现场。施工之前,将完成优化的BIM模型上传到软件之中进行技术交底,以满足内部漫游的需求,使工人利用图像了解施工前后的具体情况。针对复杂节点,可以利用BIM模型图来实现专业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输出,然后根据图纸实施精准施工。

3.2.3编制重点施工方案,落实工艺模拟

在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模拟可以直接展示施工效果,完成现场施工的指导。以浇筑为例,四周的综合管线施工是需要在浇筑之前就落实的。所以,还需要让施工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在BIM技术应用中,整个浇筑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BIM技术来加以模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并且BIM技术的使用能够协调现场的组织工作,在施工现场管理强化的同时,最终满足施工质量的实际要求。

3.2.4现场质量管理

通过移动终端,BIM工作人员就可以应用相应的管理程序,针对现场施工节点、施工质量以及安全防护等对应的位置,都需要进行拍照,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将相关资料上传PDS系统,然后关联模型位置。之后,针对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问题,需要现场来进行整合,并且记录于浏览器内部,形成施工问题缺陷库。等待召开质量会议、安全会议时,直接登录Luban BE浏览器,就可以妥善解决相应问题,大大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通过PDS系统直接关联模型,统一收集、保存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等具体情况的资料,为后续的管理与校对提供便利。

3.2.5资料管理

传统的纸质存储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影响资料的精准性和实时性。而BIM技术档案资料协同管理平台可以实时保存管理人员在BIM模型之中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所有文件资料,确保资料具有可追溯性。一旦后续的工程出现问题或者某个部分出现问题,可以利用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所有资料的调取和查阅,以此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部位,找准原因,有效解决。在本项目之中,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建立对应的数据资料来应对质量、安全与施工,并且直接和BIM模型关联,方便统计施工之中以及竣工之后的质量缺陷。在进行筛选与授权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利用BIM浏览器获取实时数据,在质量会议、安全会议上进行统一的讲解和分析、解决,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提供质量管理依据,服务于班组的绩效评估。基于BIM技术的资料管理流程,需要先从现场的实际情况之中发现质量问题,然后运用智能终端收集的资料明确质量问题,之后将具体的质量问题记录到模型之中,通过数据库来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再针对性的处理,形成数据。

3.3基础建模数据勘察及复核

基础建模是BIM技术应用环节中的基础,因此,想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模数据应用,建模人员必须根据管理计划来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职责。同时,建模人员应在施工图纸、验收标准、工程进度等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际因素来分析、整理、复核建模数据。在结束勘察工作后,建模人员还要开展工程建模工作。建模人员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整理和统计相应的建设数据,从而保证建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4完善BIM技术人员配置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具有流程复杂、设计专业面较广等特点。从管理工作执行效率的层面来看,建设企业需要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在实际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作用,建设企业需要合理分配BIM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BIM技术人员需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以外,从成本控制的层面来看,BIM技术人员的分配可以采取“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方式,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地发挥人才的价值,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现阶段,从房屋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BIM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基于BIM技术本身带有的多维特点,可以将其内容空间的价值直接体现出来,并且有较强的可视性,可以让人们利用互联网来对于其具体的内容加以了解,同时对各方的协同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再加上BIM技术平台信息丰富,也容易进行分享,可以通过数据优势,搭配上数据的集成,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凸显成效,以此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启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BIM技术应用价值与要点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1, 17(10):2.

[2]邢智康.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1(9):1.

[3]徐鹏飞, 李晋, 孙继东.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S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