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丽杰

鸡西市虎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鸡西158400

摘要:目的:分析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肝硬化患者(53例)及同期入院健康检查者(50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11月,两组人员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组间差异;分析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差异性。结果:(1)肝硬化患者PT、MVP、PDW高于健康者,PLT、PCT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2)肝功能C级患者PT、MVP、PDW高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且PLT、PCT低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健康者延长明显,血小板计数较健康者减少,且随患者肝功能减退进展,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均呈进展趋势发展。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临床价值

前言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肝脏疾病类型,病情具备显著进展性特征,可依据临床发病诱因分为病毒性、酒精性、代谢障碍性等类型,发病期间受肝功能障碍进展影响,肝脏功能代偿期内可见患者乏力、腹胀、黄疸等症状,失代偿期内可见患者乏力、消瘦、贫血、下肢水肿等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较高肝癌转化风险,或由肝脏造血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死亡,故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干预,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分析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接诊肝硬化患者(53例)及同期入院健康检查者(50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11月。

肝硬化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38岁,平均(50.56±4.15)岁,肝硬化病程(3.65±1.22)年,确诊病毒性肝硬化26例、酒精性肝硬化22例、代谢障碍性肝硬化5例。健康体检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8岁,平均年龄(51.52±4.26)岁。临床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研究纳入者均确认加入研究,同意院方收集诊断治疗行数据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肝硬化后上消化道出血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2方法

两组人员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组间差异;分析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差异性。

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检验,数据组间差异性统计由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研究结果

5.1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组间差异比较

分析表1:肝硬化患者PT(16.39±1.89)s、MVP(15.06±2.15)fl、PDW(17.68±4.11)fl高于健康者,PLT(63.62±5.15)×109/L、PCT(0.26±0.11)%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组间差异比较(±s)

组别/n

PT(s)

PLT(×109/L)

PCT(%)

MVP(fl)

PDW(fl)

健康者/50

12.25±1.16

91.35±5.42

0.46±0.41

12.48±2.11

13.38±2.98

肝硬化患者/53

16.39±1.89*

63.62±5.15*

0.26±0.11*

15.06±2.15*

17.68±4.11*

注:*P<0.05,较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差异性分析

分析表2:肝功能C级患者PT、MVP、PDW高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且PLT、PCT低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

表2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差异性分析(±s)

肝功能分级/n

PT(s)

PLT(×109/L)

PCT(%)

MVP(fl)

PDW(fl)

A级/18

14.25±1.18#

72.35±5.45#

0.35±0.35#

14.02±2.11#

15.31±2.97#

B级/22

16.39±1.89#

63.62±5.15#

0.26±0.11#

15.06±2.15#

17.68±4.11#

C级/13

20.05±2.13

55.45±5.26

0.13±0.08

17.65±2.29

19.03±4.15

注:#P<0.05,较肝功能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肝硬化患者PT(16.39±1.89)s、MVP(15.06±2.15)fl、PDW(17.68±4.11)fl高于健康者,PLT(63.62±5.15)×109/L、PCT(0.26±0.11)%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2)肝功能C级患者PT、MVP、PDW高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且PLT、PCT低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

肝硬化是一类发病诱因复杂的慢性肝脏疾病,发病后可由肝脏组织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损害等病理表现,影响肝脏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抑制激活纤溶因子、组织凝血活酶清除效果,严重降低肝素酶合成水平,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下降明显,且随肝硬化进展患者,肝脏功能障碍的加重可导致上述病理性变化的加剧,故可依据相关指标数据变化评估肝硬化患者残余功能水平[2-3]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健康者延长明显,血小板计数较健康者减少,且随患者肝功能减退进展,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均呈进展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刚,王艳,李姣姣. 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2021,27(3):435-437.

[2] 孟令竹,尚帅. 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J]. 当代医学,2021,27(6):130-132.

[3] 程晓慧. 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验在肝硬化患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