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任晓佳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对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诊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87例纳入临床研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2021年7月。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对照组(n=43)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44)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结果:(1)治疗期间,研究组胃痛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3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可积极维持远期临床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及有效率,纠正患者病后神经功能损伤症状,相较单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增加风险。

【关键词】急性轻度脑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临床效果;安全性

前言

药物治疗是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主要临床治疗方案之一,以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方案临床应用率较高,但在总结既往治疗经验后发现,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应用,虽具有确切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降低预后复发风险,但长期治疗存在机体阿司匹林抵抗风险,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呈下降趋势发展,或可联合其他机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综合提升临床效果[1]。因此,为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对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开展本次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将接诊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87例纳入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2021年7月,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研究组44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7~78岁,平均(62.55±4.97)岁,病程(17.25±3.98)h,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小血管闭塞性脑梗死,26/17例;研究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6~79岁,平均(62.59±5.02)岁,病程(17.39±4.05)h,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小血管闭塞性脑梗死,27/17例。临床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颅脑CT、MRI诊断提示轻度脑梗死;患者思维清晰,治疗配合度良好。排除标准:明确既往脑循环障碍病史者;脱离研究者。

2方法

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

阿司匹林,起始剂量150~300mg/d,次日剂量下调至75~150mg/d。(改为次日剂量下调至75~150mg/d。)

氯吡格雷,起始剂量300mg/d,次日剂量下调至75mg/d。(改为次日剂量下调至75mg/d。)

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连续性资料行t检验;定性资料行检验,SPSS24.0统计学软件统计组间差异,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期间胃痛、出血发生率对比

分析表1:治疗期间,研究组胃痛发生率为9.09%,出血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6.98%、11.63%,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治疗期间胃痛、出血发生率对比(n,%)

组别/n

胃痛

出血

对照组/43

6.983/43

11.635/43

研究组/44

9.094/44

13.646/44

0.1314

0.0794

P

0.7170

0.7781

2治疗后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不良反应率对比

分析表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NIHSS(7.91±1.3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治疗后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不良反应率对比

组别/n

治疗有效率(%

NIHSS(分)

药物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43

81.4035/43

9.28±1.92

6.983/43

研究组/44

95.4542/44

7.91±1.39

9.094/44

/t

4.2254

3.8188

0.1314

P

0.0398

0.0003

0.7170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治疗期间,研究组胃痛发生率为9.09%,出血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6.98%、11.63%,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3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且NIHSS(7.91±1.3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研究指出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中,可对花生四烯酸诱导血栓素转化数量进行积极限制,经抑制丝氨酸乙酰化活性,实现对血小板聚集、活化的积极抑制,但对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不佳,缺乏血小板生成抑制作用;氯吡格雷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药物,可在选择性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物质后,积极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机制,补足阿司匹林治疗限制,并具有积极血管内皮功能保护效果,可维持治疗后局部脑循环血供稳定,加强神经功能损伤纠正效果

[2-3]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可积极维持远期临床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及有效率,纠正患者病后神经功能损伤症状,相较单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增加风险。

参考文献:

[1] 杨晓旭.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8-49.

[2] 李桂恒.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68.

[3] 闫枫.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