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田青   ,杨芳

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744100

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现状,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2020年7—2021年7月我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时间以及对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层级、学历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3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管路滑脱45例、药物准备错误35例、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32例、无菌操作不规范43例、医嘱转抄错误28例、护患纠纷或投诉30例、执行给药错误24例、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20例,且不同层级、不同学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管理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对策

引言

临床护理工作量大且琐碎,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与差错是难以避免的。以往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细节性,护理效果欠佳,而目前关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管控的护理措施,临床相关报道较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关于专项管理对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初步探讨,旨在为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内科病区的1960人次护理操作中发生的353人次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护理部质控组、内科质控组和科室质控组检查,还有护士长、其他医务人员上报及患者投诉的所有不良事件进行统计。

1.2方法

(1)成立专项管理小组。成立压疮、管路及跌倒3个专项管理小组,由1名主任护师担任总组长,由3名科室护士长分别担任压疮、管路及跌倒小组组长,组员各5名。建立小组微信群,便于信息交流共享。小组成员分析、收集、汇总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方案。(2)明确专项管理职责。各专项管理小组负责所管专项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培训及上报工作。有计划地检查专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对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多学科分析研讨及制订整改措施。(3)专项管理方法。①压疮管理。2h翻身一次;采用气垫床减压;正确指导使用便器;保持皮肤干爽;尿失禁患者,使用皮肤保护剂。②跌倒管理:评估存在的风险,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标识;保持地板干燥,保持室内灯光明亮不刺眼,卫生间及走廊设置扶手;意识不清患者,经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视力障碍或步态不稳患者,应专人护理;卧床患者,需给予床栏保护。③管路管理。针对输液治疗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必要时可采用PICC导管,避免出现反复穿刺引起静脉血栓;尿路导管的患者,做好固定管理,避免引起导管脱落。

1.3观察指标

(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2)护理人员的一般状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3)不同学历护士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导管脱落、无菌操作不规范、药物准备错误、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护患纠纷或投诉、执行给药错误、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等,见表1。

表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2.2护理人员的一般状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护理人员层级为:N0级45人(包括轮转护士35人)、N1级15人、N2级10人、N3级8人,不同层级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N2级与N3级及以上层级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层级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差别,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大到小护士层级分别为N0>N1>N2、N3,说明低年资护士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人群,尤其是N0级护士的发生率为最高。

2.3不同学历护士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涉及护士学位构成为:研究生3人、本科48人、大专15人、中专12人,不同学历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8.8,P=0.000),经卡方分割分析(检验水准χ2=0.007),除研究生与本科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学位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差别,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大到小护士学位分别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提示低学历护士是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中专护士的发生率为最高,护士思想不重视,警视加强教育培训。

3讨论

住院患者医疗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常见难题,其中以跌倒、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最为常见,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完善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的评价、监控及持续改进机制,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积极采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专项管理区别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工作效率更高,管控范围更全面,突显全程性及及时性优势,可提升住院患者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研究指出,压疮、跌倒等不良事件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影响因素。专项管理是一种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组建护理专项监控小组,积极发现护理问题,并不断创新改进,加强各个环节控制,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住院患者不同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化管理可降低跌倒、压疮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专项管理可针对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频发类型,建立管路、跌倒及压疮专项管理小组,展开专科、专业管理模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方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专项管理是一种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组建护理专项监控小组,积极发现护理问题,并不断创新改进,加强各个环节控制,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住院患者不同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项管理用于住院患者护理中,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静.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113-114.

[2]薛萍.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0):113-114.D

[3]傅华梅.护理工作中常见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74-75.

[4]杜娟.浅析导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2):266-267.

[5]刘丽艳,陆文佳,孙青,张雅丽.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8,33(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