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新校园设计要点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关于城市新校园设计要点的研究

苏晋乐夫

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 分享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当代新型校园设计的过程及经验。将项目面临的限制因素转化为机会,多维度出发,融合叠加的对应策略,复合型的空间使用是高密度校园的重点。

【关键词】学校建筑;学校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城市化建设带来的资源聚集效应,大量年轻人流入一线城市,为城市发展带来持续的活力。与此同时,大量人群的聚集与城市紧张的用地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特别是学校、医院、文体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在高密度空间下实现舒适实用、多功能复合、对社区开放等新的设计目标。

一、学校的概况

附图 1

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用地面积23656㎡,建筑面积76175㎡,容积率高达2.03。(附图1)项目除北侧的城市界面之外,其余各边都被现状城中村的复杂功能所包围,在一段时间内都仅可通过北侧华旺路这一局促的城市界面解决学生集散接送的问题。同时学校为了协调周边社会停车需求,项目在地下室增设了社会停车场,但额外的地下室建设进一步摊薄了学校建设成本。

这些高功能密度、高建设速度却又低成本造价的前提条件成为了项目面临的限制因素,同时也是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可以专注于解决这种典型的为应对深圳严峻学位缺口所产生的一系列高密度学校的问题。 

二、设计策略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附图 2

我们认为一所好的学校是多个维度的。对学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能够沉浸式的学习,是庇护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对老师,学校同时还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场所,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对家长,学校还应该是家长和学校共建教育的平台,也是家长们拓展朋友圈的场所。对社会,学校同时还是社会资源共享的路由器,是创新的孵化器,是可以开放的社会资源。对后勤,拥有便利高效的管理设施和专业安全的操作空间。(附图2)

所以,空间的复合使用是高密度校园的重点,每个空间都需要响应更多类型人群的使用需求,再将之融合叠加成形成多个明确的需求以及对应的策略。

基地周边除北侧为市政道路外,其余界面均无直接对外的公共界面。场地内外高差较大;同时,基地北侧为项目唯一的公共界面,公共性较强的组团布置在这一侧和球场一侧,公共性较弱的功能依次向基地内布置;小学和初中的三个组团围绕各自的内庭院组织功能,普通教室和机动教室同层布局,为后续增加班级提供更好的组团关系;位于小学初中之间的共享轴线上布置了最适合共享使用的剧场报告厅,泳池和教师办公区,既方便小学和初中的共享使用,也方便学校管理;教师办公以更为开放的联合办公形态出现,提高了办公品质,也促进了教师和教师的交流。

连续多层次的架空层、露台和屋顶花园成为日常教学、休息活动和生态体验的优良载体;通过一个完整的屋面将面向球场的最为活跃的多层露台和架空层组织在一起;最后通过一个连续的屋顶将其余的建筑体量梳理为高效简洁的形态,与核心的多层平台形成鲜明的对比。 基于以上的设计策略,一个分区明确,高效运作,活跃开放的林中学堂呈现于此。(附图3)

附图 3

三、人工自然:非正式教学空间

设计在学校高效便利的教学功能之上,提供了一个“非正式教学空间”,以一个由灰空间钢桁架结构组成的“户外森林”作为学校最活跃的焦点,形成一条愉悦的上学休闲路径,营造在森林般自然轻松的交流氛围,同时形成学校独特的建筑形象,成为一个个性鲜明,充满趣味的校园环境。(附图4)

附图 4

我们希望这些多层的平台是孩子们随时能到达的玩乐空间,空中穿插的盒子并没有做严格的功能定义,可以随着学生的需求变成不同的功能,同时每个平台之间并不做过于正式的围合和限定,让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空间成为孩子生长的土壤。

附图 5

在这个最活跃的界面形成的立体舞台,学生可以在这些立体的庭院和平台进行小型的乐队、话剧、歌舞演出、电影播放、演讲等社团交流活动。(附图5)

这些互动的台阶,而不是单调的垂直楼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产生上下的视线交流,增加趣味性;同时是学生可以坐下的非正式的、不拘谨的交流、学习场所。

附图 6

     教育漫步道与操场、庭院形成视线交互,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学校内发生的大型活动。中心位置的平台甚至可以延展为运动节的主席台;学生在台阶上也可以放松的坐下来观看活动。(附图6)

立体的教育漫步道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场所,视线与操场、教室互相渗透,学生可以进行观察、交流沟通、玩耍娱乐等多元的活动;而课间学生能够停下来活动、观看展览的同时,不会感受到拥堵。而中间散落的的教室,让学生课余的焦点集中到动手实践的场所上;其间穿插的小角落和家具,让学生也拥有自己的自学、排练、动手创造的场地。

四、开放的校园主入口

附图 7

社会共享的学校需要一个相比传统校园更加开放的校门,通过对高差的处理,我们取消了围墙,设置了两道门的组织关系,欢迎家长和社会走进校园,同时又不会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这种开放的设计方式极大地缓解了学校门口常见的接送拥堵情况。首层即可直达的接送区是图书馆的延伸,家长可以在这里等候孩子,学生也可以在此进行课后活动。(附图7)

附图 8

交流互动的校前广场是他们与家长、同学、老师相互等待和游戏的地方,可以讨论前一日的有趣事物和当日放学后的安排。开阔、开放的校前广场可以让学生避免日晒雨淋地坐下社交,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共情心理成长。(附图8)

五、高低年级领域的建立

火车在站台旁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附图 9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学生容易产生冲突,对学生活动区域的划分是功能布局的难点,我们希望小学和初中既可以有相对明确的领域感,又可以在老师的关注之下有所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设计上将小学和初中较为专用的功能独立分区,形成大小两个庭院,通过教师办公室作为节点将两者相对地划分开,低龄学生在自己的领域空间内可以更为放松地活动,也可以实现高低年级的交流。(附图9)

六、向城市共享空间的可能性

附图 10

我们认为学校因为教育和生活的强关联、以及宝贵的功能空间特点,在未来一定可以作为社区生活的纽带,成为周边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对外开放、功能共享的可能性。

本项目用地的特色是场地内外高差较大,特别是北侧的公共界面,可以创造一个一层高的双首层的城市关系,因此设计上将那些易于对外共享的功能如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和艺术类教室布置在面向城市的标高上,未来通过在垂直交通上的管理,可以让学校在城市标高上是开放的、共享的。(附图10)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