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安全中的标准化管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电力营销安全中的标准化管理应用

许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河南省 漯河市462000

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今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方向,而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良好的服务品牌,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文章以标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安全方面的有效落实为契机,结合电力营销概述,深入剖析了标准化管理与电力营销安全工作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将标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安生产工作中进行有机地融合并深化应用,为此而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和分析要点。

关键词:电力营销安全;标准化管理

引言

在电力企业经营中,电力营销是重要工作环节,采用多元化电力营销服务向市场中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推销优质电力服务,通过营销活动构建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紧密联系,促进电力企业盈利。电力营销质量与企业长效发展密不可分。针对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环境复杂的特点,以5G 网传输技术为基础,确保信息传输的快捷可靠,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和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及其他在用系统进行高度智能化融合,研究智能化现场作业安全管控新模式,建设营销安全现场作业平台系统,同时利用智能安全工器具和先进的高清视频在线记录仪,确保实现营销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劳动强度,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1电力营销概述

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外的主要运营业务就是电力营销工作,电力营销就是电力企业依照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征,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进行推介,以此构建高质量和长时间的供应关系。从客观方面来看,电力企业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力企业的行业支柱地位和服务性相对较强;二是电力营销的整体性相对较强;三是电力营销和供应商在开展营销后,因自身极强的复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相对较强。

2电力营销现状

现阶段我国用电供需形势逐渐得到了缓解,但由于一些电能替代产品的衍生,导致电力市场中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受之前多年来供电紧张的趋势影响,造成电力企业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的严峻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观念与行为思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依然是被动的,尚未形成多角度、深层次的服务模式,这是在电力营销中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后续发展,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工作观念滞后电力企业的员工受多年来工作模式与观念的影响,思维已经受到了固化,不能深刻认知电力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规律,企业也没有分析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风险。企业内员工没有受到待业、下岗薪资减少等方面的影响,个人经济利益没有得到损失,所以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缺乏危机感。2)对优质服务理解存在偏差部分电力企业的员工没有结合企业的生存发展、经营战略等方面去了解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原则,这就导致对于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认知过于片面,如仅仅只是了解到优质服务的方式、手段、形式等,而没有深入了解优质服务的内容、质量等方面。这种对于优质服务目的不明确,缺乏实质性的情况,也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营销工作中过于盲目,抓不到重点。

3电力营销安全中的标准化管理应用

3.1组织架构及职责

在组织架构方面,中心为了有效落地实施标准化管理,成立标准化作业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整个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职责为统一部署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有序推动现场作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办公室又根据不同的业务开展范围,下辖两个工作实施小组,即现场作业工作组和实验室工作组。现场作业工作组负责室外现场作业的标准化组织领导,实验室工作组对室内实验室的标准化进行统一组织领导。两个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标准化作业办公室工作要求,组织优化各自业务面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安全隐患库,校验标准化作业卡,补充完善安全禁令、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库,明确作业安全红线,做细、做实标准化管理工作。

3.2监督措施

监督检查是确保上下级措施、意见建议等能够传递畅通,促进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是制度贯彻执行的有力且必不可少的途径。监督的过程要持续化进行,要常抓不懈,继而固化并形成良好的执行风气,在执行和落实标准化作业管理方案的同时,以检查推动标准执行到位。办公室充分利用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双到位”持卡监督,利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等多种形式督导巡视检查,全面展开标准化作业管理措施的检查、抽查,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电力营销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落实。

3.3提升业务处理智能化水平

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电子营销技术必须提高智能化水平,在基础业务中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应升级基础营销工作。例如,在记录电力使用情况、分析电力负荷状态和调查用电缴费信息时,系统应自动采集上述信息。上述信息规模庞大,人工处理数据难以保证处理效率、质量和数据准确度。系统应用后不仅应促进无纸化操作,而且应体现效率优势。数据信息采集应保证规范性,数据获取和分析应精准。通过系统应用,实现营销基本业务统一管理。

3.4加强安全管理

(1)系统需要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界面等的交互,在网络、系统、数据、应用等各个层面都存在安全风险扩散或放大的风险,形成新的安全漏洞。因此,接入前要进行安全评估,并在安全加固后才允许正式投运。(2)系统要避免未经安全评估、未被正式许可的任何单位、人员或系统的访问和链接,尤其要重点监护突发的、临时性访问,避免高风险的访问方式导致系统的安全事故。(3)开发和运维人员对系统操作需要制定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对于违反规范和流程的操作,要能够实时监控和审核,减少人为的安全事故。

3.5实施个性化的电力销售模式

要想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益,就要灵活应用电力营销的个性化模式。通俗来说,就是电力销售工作人员在使用大数据对消费群体的情况、使用特征、用电区域等进行分析以后,依照消费者的需求和特征分析结果,更为精准地定位营销对象。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并且市场竞争模式更为激烈。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及时转变自身营销模式,立足于消费者创新营销机制。

3.6培训学习

培训是管理者与具体的执行者间的双向沟通,促进企业与员工对政策、方针的支持和理解。任何制度的执行均是从良好的贯彻学习与培训教育开始的,对于电力营销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的落实,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诉求,如何将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宣贯至每一层每一个作业人员,培训贯彻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办公室层面印发行动方案,通过安全例会、安全日活动、专项学习等多种组织形式开展培训,并将重要的安全要点制作成口袋书,印发给全体职工,让员工利用闲暇时间补充学习,并在网上制作专栏进行贯彻和展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和载体,增强员工学习意识。

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电力企业不仅要提高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完成年度营销任务,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弋捷.电力市场开拓及电企业营销管理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21(24):34-35.

[2]马玲.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及优质服务[J].电工材料,2021(02):68-69.

[3]沈秀萍.患者安全目标标准化管理的构建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