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王敏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我院炎症性肠病患者共8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不同的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最终结果差异。结果:对IB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其IBDQ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认知水平,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护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普及。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护理;生存质量;影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患者罹患疾病后会出现直肠、结肠、消化道等位置的并发慢性非特异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粘液便等临床症状[1]。患者一旦患病后往往会反复发作,所持续的时间较长,带来严重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双重负担。除了及时治疗干预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改善患者病症,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炎症性肠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现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我院炎症性肠病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治疗规范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存在腹痛、腹泻、排便急迫等症状,患者根据随即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研究组包括男性2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为42-78岁,平均分布为(53.32±5.43)岁,参照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为41-79岁,平均分布为(54.15±5.32)岁。所有患者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共34例、克罗恩病34、其他疾病12例,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病情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措施。(1)病情护理:对其进行肠镜检查,注意维持肠镜压力适当,以避免腹部压力过高而引发的肠道穿孔,如果患者出现肠道不适引发的呕吐情况,可以应用甲氧氯普胺,在灌肠的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应该对其进行CT检查,以防止出现脑梗死的情况。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放松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使其提升疼痛的阈值,加强对于机体的控制。腹部按摩以及热敷也是缓解病症的可行方式。(2)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以及具体机制,告知其对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如果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应该告知医生。对于存在激素依赖状况的患者,应该确保用药的持续性,以避免因为药物供应不足而引发的病情复发,注意对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其是否存在各项毒性反应,定期进行其血药浓度以及血尿常规的检查,分析指标数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3)感染预防:罹患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因而需要做好护理过程中的预防工作,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密切观察,炎症性肠病患者会伴随高频率的腹泻,对此护理人员应该保持其肛周的卫生情况,勤换尿片,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严格遵照无菌护理的原则,做好口腔、会阴位置的清洁。必要时应用止泻药物。维持病房内整洁、卫生的状态,患者在饭前、便后清洁手部。(4)饮食护理:让患者了解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在住院期间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食用质地软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机体恢复,同时需要注意减轻对于肠道黏膜的刺激,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海鲜等存在寄生虫以及细菌的食物,以防止其出现继发感染的状况。(5)心理辅导:因炎症性肠病所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痛苦,患者在罹患疾病后,往往会心情烦躁、苦闷,甚至会陷入抑郁中,因而有必要提供情绪出口,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状况的基础上予以同情及支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聆听患者的想法,获取患者的信任,使其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疾病,提升治疗的依从性,让患者维持规律、科学地治疗,同时配合以家庭以及社会的关怀,提升护理的综合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照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生存质量问卷(IBDQ)来进行生存质量评估,问卷共包括32个问题,分值范围为32-224分。分数与生存质量状况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通过Excel来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18.0进行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组间差异分析,计数资料通过χ2进行组间差异校验,结果差异显著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住院时间及IBDQ生存质量评分

对照两组患者的评价住院时间,可见研究组的住院时间(5.23±1.45)<参照组(7.53±3.21)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BDQ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可见,研究组的评分(156.32±32.43)分明显高于参照组(128.42±31.5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患者护理认知水平测评结果

对患者护理认知水平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以及心理调试等方面的认知状况,可见研究组患者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患者护理认知水平测评结果分析

组别

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

合理运动

心理调适

总分

参照组

14.32±3.26

25.82±4.82

17.38±5.83

21.64±4.91

87.23±18.79

研究组

21.37±4.21

39.34±4.79

28.32±5.91

38.72±4.81

127.32±21.32

t

5.728

7.372

6.379

6.281

5.72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IBD目前确切的病因不明,相关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免疫以及环境等。肠道的炎症以及屏障防护功能失常也是引发炎症性肠病的重要原因。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群体低龄化[2]。IBD患者因为疾病影响会存在无症状脑部梗死的情况而导致注意力、执行力以及言语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活质量降低,作为一种慢性病,IBD患者病程时间较长,除了科学的治疗之外需要配合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来提升其健康水平,配合药物、饮食、感染预防等手段可以使得患者的自身认知能力提升,健康状态也得以改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优化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IB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其IBDQ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认知水平,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 汤小兰,李婷婷.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J]. 特别健康,2019(32):197-198.

[2] 王玉霞,李君. 强化心理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627-630.

[3] 王晴文,朱爱芳,郭兵妹,等. 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3):4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