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应用分析

吴文琼

青田县人民医院,浙江 青田 323900

摘要:PICC应用于肿瘤疾病的化疗是一种重要的静脉给药途径,能够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是安全、有效的长期输液通道。但受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务、当前工作岗位等因素的影响,护理操作规范性不能达标,患者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会出现脱水,致使静脉不充盈、塌陷等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引发护患纠纷,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严重影响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因此,研究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

组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静疗小组;应用;

化疗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渗漏性损伤、血管破坏等并发症,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PICC置管化疗能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对于稳定患者整体疗效尤为重要。PICC 置管的主要作用是对化疗及长期输液的患者进行抗生素管理,同时开展相关胃肠营养治疗。PICC 置管的治疗方式虽然方便简单,但持续使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血管感染等。因此,对 PICC 置管肿瘤化疗患者采取妥善的临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 60例肿瘤化疗患者均来某县人民医院,均行PICC置管,均为女性,研究时间为 2020 年 7 月—2021年 6 月。纳入标准:①无药物过敏禁忌者;②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话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代谢性疾病;②慢性感染性疾病者;③不具备正常沟通能力者。将其按照随机信封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5.32±5.37)岁;癌症类型:肝癌7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11例,食管癌4例,其他3例。观察组30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6.14±5.25)岁;癌症类型:肝癌13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5例,食管癌5例,其他2例。2组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0.05)。本研究已通过人民医院的伦理审核,患者与患者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上海库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 7617405 的巴德PICC导管。对照组实施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静疗小组指导下开展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静疗小组。选择具备丰富经验的 5名护理人员作为PICC置管人员的助理,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制定出规范的 PICC 护理流程,并完善监督、考核与提升机制。(2)PICC置管理论培训。通过发放知识手册、播放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详细的宣教,以强化护士PICC 理论基础。(3)PICC置管的流程培训。①选择导管:导管选择的两个主要原则为对血管刺激性小,导管口径小于穿刺血管。②选择穿刺血管:选择管径粗、直,清晰,弹性佳,滑动性小,针头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③导管距离测量:包括“一字法”“常规法”“改良法”等手法。而血管条件差者、病情严重者可在B超引导下置管,同时加强此方面的培训。(4)PICC置管维护流程培训。敷贴、输液器、肝素帽等应定期更换,掌握正确冲管及换药技术,控制合理的滴注速度,以维持导管通畅;一旦发现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需要立即对症处理。(5)PICC置管拔管流程培训。拔管时注意动作轻柔,拔管困难时可以使用导丝和穿刺鞘来辅助拔管;导管断裂时,可以经血管介入完成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局部存在的感染,并对致病菌行细菌培养,结合结果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PICC置管情况,统计上腔静脉到位情况与操作时间。②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护理质量、护理态度与护理技巧,每项考核标准均为 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③对比2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导管阻塞及静脉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PICC置管情况比较

对照组上腔静脉到位18例(73.33%),操作时间为(45.22±4.23)min;观察组上腔静脉到位22例(93.33%),操作时间(31.27±3.00)min,观察组的上腔静脉到位率高于对照组(=4.320,=0.037),观察组PICC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14.734,<0.001)。

2.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和对照组的 66.6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3 2组穿刺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腔静脉到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另外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原因在于:选择具备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静疗小组成员,从本科室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 PICC 护理流程,同时健全监督、考核与提升机制,可以系统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PICC 理论知识、PICC置管、维护、拔管流程以及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通过发放知识手册、播放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强化其PICC 理论基础,规范置管操作,提高护理水平。加强PICC置管前合理选择导管的培训,提高冲管及换药技术,维持导管处于通畅状态,能够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减少感染,并预防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另外,采用相应手法对导管距离进行测量,若患者病情严重,可在B超引导下置管,需要强化这方面的培训。及时换掉敷贴、输液器、肝素帽等,通过正确方法进行冲管及换药,调控滴注速度;若发现感染等,马上进行处理。而加强PICC置管拔管流程培训可解决部分患者的拔管困难问题,从而提高拔管操作的安全性;在PICC置管拔管流程培训中拔管要缓慢,若不易拔管可借助导丝和穿刺鞘辅助;若导管断裂,可通过血管介入完成拔管。加强相关并发症处理流程的培训则能够让操作者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处理,从而降低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针对静脉炎,马上外用软膏、热敷等缓解症状。针对血栓,用力抽吸或药物行溶栓治疗。针对导管阻塞,及时清洁,换用新的肝素帽、正压封管等,若发生导管阻塞马上进行尿激酶溶栓。针对导管感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强化对患者的监测。

综上所述,静疗小组能够规范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升PICC置管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小青.PICC小组管理对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护理质量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257-259.

[2] 王炎,陈瑞霞,王艳晓,等.静疗小组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1):112-113.

[3] 宋欢欢,高伟,武艳,等.山东省235所医院PICC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8):76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