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预防ICU非计划拔管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预防ICU非计划拔管的效果

章丽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对于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期间,通过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的开展,有利于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性,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非计划拔管;护理满意度

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ICU主要用于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以期确保患者生命的合理维系[1]。从护理工作的角度分析,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变化较为迅速,因此,良好的护理工作往往对于患者健康至关重要[2]。在此期间,大批医护工作者对于患者护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解释,从而有效推动了ICU患者护理干预方法的多元化调整。本文针对在ICU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对于非计划拔管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现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8岁,平均(64.64±2.20)岁;研究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0~77岁,平均(64.47±2.35)岁;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者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做好ICU住院要点的宣教工作。②对患者临床体征与相关医疗设备的参数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与记录。③遵医嘱发放相关药物。

1.2.2 研究组  采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非计划拔管风险因素评估:医护人员在护理期间应结合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在此期间,通过结合文献资料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将非计划拔管因素归结为护理操作不规范、风险评估不全面、安全标识不显著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②落实护理操作缝隙阻断工作:医护人员在护理期间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护理注意力,结合危险因素积极做好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在此期间,其应对于患者翻身以及管道固定不牢固等问题进行充分防控并在交接班时有条件患者管道情况进行密切检查。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做好各类管路安全标志的粘贴,通过不同颜色的贴纸对于管路重要性进行区别。③落实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管路重要性的合理宣传和说明,以便促进患者护理配合度与自护理意识的合理提升。

1.3 观察标准

1.3.1 患者非计划拔管率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1.3.2 患者非计划拔管率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1.3.3 患者护理满意度  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选取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以P<0.05,表示其具有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非计划拔管率对比

研究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患者非计划拔管率

组别

n

非计划拔管数量

非计划拔管率(%)

研究组

40

1

2.50

对照组

40

6

15.00

χ2

-

-

3.914

P

-

-

0.048

2.2 患者ICU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2。

表2 患者ICU住院时间

组别

n

ICU住院时间(d)

研究组

40

4.12±0.35

对照组

40

6.97±0.46

t

-

31.184

P

-

0.000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

40

24

14

2

95.00

对照组

40

16

15

9

77.50

χ2

-

-

-

-

5.165

P

-

-

-

-

0.023

3 讨论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ICU住院期间,由于患者的身体状态总体上相对较差,为了保障其生命安全,医疗人员往往会对患者插上不同种类的医用管路。医护人员指出,ICU患者留置的管理主要包括引流管、尿管、胃管以及气管导管等[3]。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积极结合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对护理服务进行开展,医护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于患者管路情况进行合理观察与充分管理,降低了患者管路堵塞打结以及脱落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有利于确保患者管路稳定性的保障[4]。与此同时,在护理服务开展期间,医护工作者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实现对于护理工作内容的管理调整,有利于促进患者护理工作的组织细化,对于其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5]。基于这一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对自身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关注,从而实现对于风险评估和工作流程等内容的系统梳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下,患者非计划拔管率可以达到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其ICU住院用时显著缩短,且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

综上,在ICU患者护理期间,为了有效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持续优化,医护人员应积极结合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开展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钰. 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护理预防ICU非计划拔管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6):171-172.

[2] 关雪. ICU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强化护理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33-234.

[3] 李巧玲,沈希爱,吴婉眉. 强化性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护理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35-137.

[4] 庄丽娜,周世彬. 预见性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5-346.

[5] 马娟,吴丽蓉. 分析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