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术后拔管的时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术后拔管的时机

袁文均 ,通讯作者:郑莉

江津区中心医院402260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术后拔管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膀胱充盈出现胀痛感),与参照组(膀胱有尿意感),对比2组患者导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以及膀胱刺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且膀胱刺激征症状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后应注意拔管的时机,于患者膀胱充盈且出现胀痛感时拔除尿管,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恢复效果,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前留置导尿;术后拔管;时机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多因昏迷等因素无法进行自主排尿,因而在治疗期间需要为其留置导尿管[1]。但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患者在拔除尿管时存在疼痛、尿潴留或是排便障碍等情况,且长期应用尿管会对患者膀胱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为患者带来较高的痛苦与心理负担,因而临床之中应选择适当的实际拔除尿管,先就拔除尿管时机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17,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3.95±5.84)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15,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89±5.5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拔管前对所有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确保患者能够开展自主活动,为后续拔管提供条件。同时为患者讲解拔管的重要性、拔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拔管后如何正确排尿等,拔管前应先进行导管夹闭确定患者膀胱的排尿反射功能,在拔管后均鼓励患者在相对轻松隐蔽的环境中进行排尿。参照组患者于有尿意感的时候使用依从性无菌注射器,将导管气囊之中的液体彻底抽出,随后将导管拔除。研究组患者则在患者有尿意感的时候继续安抚患者,通过音乐、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直至患者膀胱充盈出现胀痛感后使用无菌注射器将导尿管气囊中的液体进行彻底抽尽,最后进行拔管。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导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以及膀胱刺激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s)、%表示,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二、结果

2.1首次排尿情况

研究组患者首次排尿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为顺利,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首次排尿情况(n/%)

组别

例数

顺利排尿

辅助排尿

辅助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9

15(38.46)

22(56.41)

2(5.13)

37(94.87)

参照组

39

12(30.77)

18(46.15)

9(23.08)

30(76.92)

-

-

-

-

5.186

P

-

-

-

-

0.023

2.2膀胱刺激情况

研究组患者膀胱刺激症状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轻,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膀胱刺激情况(n/%)

组别

例数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研究组

39

10(25.64)

24(61.54)

5(12.82)

0(0)

参照组

39

0(0)

15(38.46)

18(46.15)

6(15.38)

-

11.471

4.154

10.421

6.500

P

-

0.001

0.042

0.001

0.011

三、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留置导尿管,而导尿管的长时间留置可能导致尿道感染风险逐渐提升[2]。由此,患者恢复期间应从多方面为患者提供干预措施以避免尿路感染,首先应由护理人员未患者开展无菌导尿操作,保障熟练、顺利,避免对患者的尿道造成损伤[3]。同时在导尿期间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充分规避由于医源性原因而致使的尿路感染。最后在留置导尿管的期间,应保障患者在翻身、过床过程中不会对导尿管进行牵拉,同时应充分避免尿袋高于耻骨联合,避免尿液倒流情况,尽可能保障抗反流引流袋的使用,保持患者尿道口清洁。此外,应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术后拔管时间[4]

本次研究之中,参照组患者膀胱有尿意感便进行拔管,而研究组则于膀胱充盈出现胀痛感时进行拔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顺利度为94.87%,相较于参照组患者76.92%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多集中于0级、Ⅰ级,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轻,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由于膀胱逼尿肌多处于轻度收缩的状态下,因而膀胱内压多处于1kPa以内,而膀胱内压会随着贮尿量逐渐提升,且膀胱平滑肌的良好伸展性也会使得最初内压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膀胱内压在尿量为400-500ml时会出现明显上升,但该阶段仍旧能够对排尿做出有意识的控制

[5]。如若患者尿量超过700ml,则可能导致膀胱内压急剧提升,并存在膀胱疼痛感,从而难以控制排尿活动而不得不进行排尿。

总而言之,于患者膀胱充盈且伴有胀痛感后为患者进行留置导尿管拔除,充分改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的情况,且患者后续危险性更小,恢复状态更好,临床推广应用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彦飞,苏艳.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身体约束患者自我拔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2):237-238.

[2]魏慧莹,邢爱华,吴月君.针对性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反复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J].现代养生,2021,21(24):98-100.

[3]孙美玲,杜小凤.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5):38-41.

[4]孙金凤,林丽萍,陈惠.个性化归因训练法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3):547-548-549.

[5]蔡美蓉,欧阳玲.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持续质量改进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4):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