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徐欢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442000

[摘  要]目的探究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94例(收于:2019.01-2020.12),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均等分成2组,命名为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5A康复护理模式),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康复效果、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甲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予患者5A康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值得优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5A康复护理模式;早期干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属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由急性冠脉阻塞引起,多采取PCI术治疗[1]。但PCI术后仍有冠脉缺血或再狭窄风险,且PCI术中可损伤桡动脉内膜,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需辅以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2]。5A康复护理模式,以自我管理为指导,为个体化康复方案,广泛用于心肺康复等领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01-2020.12,选9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甲、乙组,各47例。甲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5-80岁,均值(57.83±5.16)岁。乙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5-83岁,均值(57.98±5.24)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甲组:常规护理,即:向患者提供药物,要求患者按医嘱内容用药,同时指导开展饮食、运动等,患者出院时还应进行出院指导。

乙组:5A康复护理模式,即:⑴成立团队:由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血管康复医生、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康复护士组成。所有组员均接受心脏康复核心能力培训,掌握识别高危心电图和运动风险识别技能、应急预案及相应流程等,同时开展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应急演练。⑵具体护理内容:①评估:评估患者术后12h病情及运动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人档案。对再灌注治疗后8h无新发或再发胸痛等患者,可遵医嘱开展早日康复运动。病情不稳定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②建议:收集评估信息,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告知患者自身存在或潜在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强调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不适症状处理等。③达成共识:开运动处方,确定康复处方,制定康复目标,并由护士指导完成运动,遵医嘱用药,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等。④帮助:评估患者围运动期状态,填写记录单,并交接班。⑤安排随访:出院前,评估患者状态,并给予出院运动指导。

1.3观察指标

术后康复状态:开始床上活动时间、开始床下活动时间、术后6MWD。

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四项和为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量、计数资料用t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状态的比较

乙组开始床上活动时间、开始床下活动时间短于甲组,术后6MWD、术后3d6MWD、出院前1d6MWD均长于甲组(P<0.05),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状态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开始床上活动时间(h)

开始床下活动时间(h)

术后6MWD(m)

甲组

47

11.77±2.84

25.32±2.27

155.76±5.54

乙组

47

6.43±0.59

14.13±2.83

194.97±5.66

t

-

12.621

21.146

33.940

P

-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较

甲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28%,乙组为6.28%,乙组低于甲组(2=4.374,P=0.036),见表2。

表 2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力衰竭

总发生率

甲组

47

4(8.52)

3(6.38)

1(2.13)

2(4.25)

21.28(10/47)

乙组

47

2(4.25)

1(2.13)

0(0.00)

0(0.00)

6.28(3/47)

2

-

-

-

-

-

4.374

P

-

-

-

-

-

0.036

3讨论

随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各种新型护理理念不断发展,出现5A康复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应用5A康复护理模式,能够解决患者实际问题。护理人员根据5A康复护理模式要求,制定符合患者实际的康复计划,充分展现其安全性、可靠性等优势[3]。本研究中,乙组康复效果好于甲组(P<0.05)。常规护理仅是对症护理,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现已无法满足临床护理需求[4-5]。5A康复护理模式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理念较先进,更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提升。同时本研究中,乙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甲组(

P<0.05)。首先,常规护理理念较落后,难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故护理效果欠佳。其次,患者护理需求愈发明确。5A康复护理模式通过成立医护康复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状态,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由专业心脏康复护士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指导,严格把控运动开始、中止指征,保证康复效果的同时,积极解决康复训练期间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予患者5A康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徐玉凤,傅咏华.优质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5):712-715.

[2]刘艳,周美,李芳,等.品管圈下KABP护理模式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36):192-194.

[3]胡叶暖,潘文龙.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焦虑程度和康复状态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06-1608.

[4]武艳妮,王蓉,栾春红,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1,36(05):5-9+39.

[5]赵穆媛.观察医院-社区模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