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的抗干扰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自动化仪表的抗干扰策略分析

杨秋实

身份证号:220202199008275136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各行各业开始应用相关解决方案,以实现原有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工作目标,自动化仪表便属于较为典型的概念之一。通过部署相关技术,可以使传感信息得到全面收集,并在无人条件下完成汇总与显示,能够显著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性,避免人力执行导致的风险问题。但自动化仪表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明确主要应对措施,可以为未来进一步推广相关技术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抗干扰策略

引言

干扰属于自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有可能导致数据处理出现错误,也有可能引发一系列执行问题。为确保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能够维持可靠应用效果,需要针对其主要抗干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相关应用方案,为未来采取自动化发展措施提供有利条件。

一、自动化仪表常见干扰因素分析

(一)静电干扰问题

在自动化仪表工作环境内,静电是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之一。各种设备、仪表、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问题,根据条件不同与环境状态差异,强度也会有所变化。通常情况下,静电干扰主要以电磁感应、电辐射为主。这些因素会对自动化仪表造成影响,严重影响其内部数据处理精确度或信息收发可靠性[2]。例如,部分大型机械化设备在运转的一瞬间需要大量的电能,这些电能会在电磁感应或辐射影响下,产生静电问题,最终对仪表内部元件造成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仪表损坏。此外,静电干扰最有可能导致仪表出现测量误差和判断误差,不利于传感可靠性提升,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负面问题,属于有待解决的关键干扰因素。

(二)耦合干扰问题

在自动化仪表所处的环境中,生产设备均需要用电力维持运转。但是,由于设备应用时间逐渐延长,内部元件绝缘层老化很可能会引起线路不良接触,从而产生电气耦合问题。此类问题会造成较为强烈的干扰,最终导致不良安全事故出现。此外,电路还有可能出现电导耦合干扰,容易引发自动化仪表数据不准确、内部元件击穿等情况发生,不利于后续正常应用。因此,需要重视设备的例行检修工作,并针对内部元件与绝缘层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电导耦合问题,使负面影响能够得到充分控制。

(三)EMI干扰问题

EMI即电磁干扰,其属于影响自动化设备或仪表运行的重要原因。常规情况下,工业生产环境中存在大量应用元件,包括设备、电线、变压装置、通信线路等,这些元件均会产生电磁辐射,进而对自动化仪表造成干扰。部分强度较高的电磁波还会损坏仪表内部元件,造成严重故障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重视EMI干扰问题,确保其能够通过抗干扰措施得到有效解决。

二、自动化仪表干扰原因及抗干扰策略

(一)采用屏蔽技术避免干扰

自动化仪表因为受到电磁干扰影响,引起测量结果误差过大,影响自控能力,严重出现仪器失灵情况,造成安全事故,一般可以采用屏蔽管对自动化仪表进行隔离,减轻电磁干扰影响,可以将金属导线和电缆穿接在同一个屏蔽管中,减少干扰的情况,采用较好的屏蔽技术措施,能够解决电磁干扰情况,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性能,实现自动控制和管理,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保持安全距离设计

受到电磁干扰影响,一定距离范围内,自动化仪表干扰情况强烈,保持在一定安全距离,要降低电磁辐射频率,合理规避电磁干扰情况,针对此种情况,要将化工仪表设置在比较远的位置,这样可以免受电磁干扰影响,再加上屏蔽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干扰。

(三)安全接地设置

将自动化仪表进行接地设置,保证仪表系统安全运行,电流无法接入仪表,从而保证了仪表的安全性,在安装和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仪表安装标准,进行接地和接零设计。将仪表地线接入地下,对电源和电路合理设计,防止出现过多感应电路进入仪表中,减少辐射,提高精准度。

(四)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解决干扰问题

屏蔽器的使用可以防止电源和线路的电磁辐射,规避干扰,在自动化仪表系统中设置滤波器,可以消除电磁干扰,恢复仪表测量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将绝缘材料放在仪表和放大器之间,增加两者的距离,提高仪表运行效率,更好控制生产过程;利用磁力耦合器,消除磁场效应,解决电磁干扰。

三、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展望

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是智能化。随着技术发展,自动化仪表的智能化特征将成为突出优势。通过采用高科技的电路集成技术、远程监控和传输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等,可实现信息收集到信息传输及监控功能的逐步完善,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加强对整个生产的控制与保护。其二是总线。总线是自动化控制技术重要内容,包含变送器、执行器、联机分析仪器等仪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现场总线技术日益成熟,主要集中式测控和分布式测控两种测控系统。随着工业领域日益复杂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而生,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实现双向多站数字信息传输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其三是网络。网络是自动化控制技术中最重要部分,借助网络技术的便捷化、快速化、智能化等优势,将企业信息连成直观化的信息网络,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多角度传输,实现自动化仪表的不断完备。其四是开放性。自动化仪表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自然而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不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信息层面,都可以实现有效连接、沟通和共享,技术更加适应实际情况,能够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仪表基于时代内容而出现,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融合在一起,具有智能化、自动控制与保护、测量收集等多方面优势。自动化仪表干扰问题是一个多变复杂的问题,在解决干扰问题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生产过程,尽量减少干扰源、干扰途径以及增加抗干扰仪表设备等方式提升抗干扰能力,合理有效地制定抗干扰解决方案,保证自动化仪表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许旭东.自动化仪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8,35(12):117-118.

[2]张元亮,聂红伟.关于自动化仪表可靠性的分析[J].科技视界,2018(2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