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华怡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患的作用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中随机抽选32位符合要求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在敲定实验人选后,对其展开分组对照探讨。16位病患归入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干预对策,另外16位病患归入实验组,对其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策。就两组护理成效展开评析。结果:将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等多种营养指标作为对比评析参数,安排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关指标测定,并根据小组划分进行数据整理,从数据调查结果来看,实验组病患的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可以对病人的营养指标和生活品质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干预成效

重型颅脑损伤发病后病情变化迅速,是一种临床上多发的严重创伤之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饮食、吞咽功能障碍,易导致病患出现营养不好的状况,对救治及预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必须为其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合理地矫正患者新陈代谢失调问,增加机体抗性并避免并发症产生,改变营养不好等状况,提高疗效。此次的研究探索中,为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了常规干预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并分析了二组疗效结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中随机抽选32位符合要求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在敲定实验人选后,对其展开分组对照探讨。16位病患归入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干预对策,另外16位病患归入实验组,对其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策。所有病例均经明确的检查,患者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病历信息,实验对象知情且同意,排除依从度差,拒绝配合或拒绝接受研究者。分析两组病患的基础信息,对照组包括9位男性以及7位女性,病患的年龄最小为24周岁,最大为75周岁,年龄均值为(47.37±5.82)周岁,造成颅脑损伤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车祸、高处坠落以及其他,对应病患人数分别为12、2、2。实验组包括10位男性以及6位女性,病患的年龄最小为23周岁,最大为76周岁,年龄均值为(47.59±5.36)周岁,造成颅脑损伤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车祸、高处坠落以及其他,对应病患人数分别为11、4、1。从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评析,差异微小,不会干扰后续探究结果。

1.2方法

对照组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策,主要内容包括按医嘱给与病人适当的护理,并进行卫生教育、心理干预、营养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实验小组的病患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肠内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在病人入住医院后的十二小时内,给鼻胃管置管,并实施低剂量流质饮食,24h后给予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低剂量多次时断时续推注或者连续滴注,48h后给予全蛋白类肠内营养制剂,初始低剂量多次推注或者每天五百毫升连续滴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了SPSS22.0软件,对计量以及计数资料用差异化的检验方法加以检验,分别为t检验及卡方检验,数值对比后的差异结果为P<0.05,则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将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等多种营养指标作为对比评析参数,安排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关指标测定,并根据小组划分进行数据整理,从数据调查结果来看,实验组病患的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入院十五天后相关营养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血清总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外周淋巴细胞计数(x109

对照组

56.67±3.24

28.19±2.17

1.47±0.38

实验组

63.54±2.35

36.56±3.23

1.77±0.34

P

<0.05

<0.05

<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现代临床常见的脑部疾患,致病原因通常是由于各种暴力径直或间接地作用于头颅,较典型的如交通事故、从高处跌落等,又可分为脑组织损坏、头颅软组织损伤等。重型颅脑损伤毁坏了人体脑组织内部结构,同时引起细胞破坏,缺血,脑水肿等疾病变化,致使人体处在新陈代谢相对比较高的阶段,容易使病人出现营养状态不好等现象,对病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增加了救治的困难系数。重型颅脑损伤通常为晕厥状态,早期营养支持是其常用的一项医治举措,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新陈代谢障碍,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也起到抑制效果,并能积极地恢复病人的神经系统功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的12~48h内予以适当营养支撑,可减少病人身体中组织蛋白的损失,从而减少自身能量消耗,以适应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需要,并保证人体脏器能量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有着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积极效果,对肠粘膜细胞的增生和修补起到促进效果。另外,早期肠内营养操作简便,引发的并发疾病少,花费也小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可能会引起许多并发疾病,如:拉肚子、胃潴留、反流、误吸、上消化道大出血等。而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EN阶段中更易出现拉肚子的症状,怀疑脂性腹泻时,需要在肠内营养干预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脂肪含量。若有腹泻现象出现时,要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以避免皮肤破溃。而重度颅脑损害病人的胃肠功能损害较明显,由于胃肠道运动缓慢,在EN阶段很容易出现胃酸潴留,成为引起食物反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在灌注营养液前要首先使用胃肠管予以抽吸处理,明确胃肠是不是已排空,以消除胃酸潴留;并同时应用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药品,如吗丁啉、胃复安等。在灌注期病患的最佳姿势Wie半卧位,每4h~5h监测胃潴留量一次,如潴留量超过150mL时,可停止或延长饲喂时间。如果出现反流,要及时排除口鼻和呼吸道内的食物液体,或者使用负压方式吸出胃中营养液,针对气管已经切开的病人要尽快将气管套管气囊充气,以避免误吸。误吸也是EN最突出的并发疾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不良症状的产生。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自主咳嗽咳痰能力明显下降,多采用气管切开术,但吸痰过程中容易对咽部造成刺激进而导致食物反流而引起误吸。在鼻饲前需要使用吸痰管吸净气道内的痰水,应注意操作轻柔,以减少对咽部的刺激。在发生误吸情况时,病人多表现为严重干咳、烦躁、气喘等,同时还可在吸痰管中观察到肠内容物,此时应立即暂停输注工作,并密切监视病患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检查呼吸功能是否有异常出现。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容易出现应激性溃疡,在接受肠内营养时,输注的营养物质太冷、太热或者太硬等都会引起消化管的大出血,重者则会出现窒息。发现消化系统大出血时应立即中止进食并仔细观察病患的生命迹象和病情改变程度,按医嘱予以适当的止血抑酸处理。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医治过程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研究效果显著,能够对病人的营养指标和生活品质都具有显著的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玲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2).

[2]许艳萍,陆燕萍,梁婷婷,等.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放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特别健康.2021,(15).93,95.

[3]刘芳,王美芹.ICU科室内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措施[J].保健文汇.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