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裴敏如,葛波艳

江苏泗洪医院,江苏 泗洪2239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分析组、参照组,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二组患儿护理前运动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值>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分析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值<0.05;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儿病毒性脑炎后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性病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征,患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御疾病能力较差[1],容易受到病毒入侵,进而诱发颅内急性感染,患儿患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进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儿远期生存质量,进而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为降低后遗症,提高临床疗效,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有研究表明[2],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进而减少后遗症,对重建患儿运动功能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旨在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0例,收治时间段分布在2019年4月-2022年4月,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为分析组、参照组,分析组共35例,男、女患儿比例为18:17,年龄最大5岁,最小1岁,平均值为(2.46±0.71)岁,病程1-10d,平均(4.52±1.04)d;参照组共35例,男、女患儿比例为17:18,年龄最大4岁,最小1岁,平均值为(2.40±0.69)岁,病程1-11d,平均(4.58±1.09)d;比较二组患儿病历资料,数据相似,P值>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密切检测患儿病情,并定时巡房,指导患儿家属用药方式,协助患儿完成健康检查,并给予对症护理。

分析组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多数患儿家属缺少对该病的了解,外加患儿受疾病的痛苦影响,家属极易出现过度担忧、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治疗与护理的配合性,故而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儿家属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治疗方法、预后等,进一步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并通过与患儿、家属同时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并给予安抚,患儿出现哭闹不止时,护理人员可通过玩具、动画等形式接近患儿,并主动陪伴,消除患儿陌生感;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患儿病情及家属配合度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2)康复护理:积极训练患儿吞咽功能,可耐心指导患儿进行鼻子吸气、嘴巴吐气,于呼气末进行吞咽动作[3],进而避免患儿发生误吸;积极开展有效咳嗽指导,向患儿讲述咳嗽正确方法,避免呼吸道堵塞;向患儿教学舌肌训练方法,让患儿控制舌头进行上下、左右活动,或患儿无法自主进行活动,可辅助患儿进行被动运动,进而提高口腔敏感度;指导患儿开展面部肌肉训练,可通过鼓腮、咬合、面部按摩等方式促进患儿面部肌肉功能恢复;通过视频或亲子游戏,提高患儿认知和语言功能,并开展肢体运动训练,指导患儿家属辅助患儿开展四肢、关节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避免患儿肌肉萎缩,随患儿病情发展,可在保障患儿安全的前提下,适量增加运动强度。

1.3观察指标

对二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于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使用FMA运动功能评定聊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儿运动功能越好;对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主要包括:脱水、脑疝、吸入性肺炎。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s)表示;计数数据行X2检验,用[(n)%]表示;组间数据差异由P值评定,即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评分

统计可知,护理前二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护理后二组患儿评分均有所升高,分析组评分涨幅高于参照组,分析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值<0.05。如表1数据所示。

表 1 二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分析组

35

65.84±3.27

89.95±5.68

21.7632

0.0000

参照组

35

65.80±3.31

73.63±3.78

9.2196

0.0000

t值

-

0.0508

14.1511

-

-

P值

-

0.9596

0.0000

-

-

2.2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可知,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值<0.05。如表2数据所示。

表 2 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脱水

脑疝

吸入性肺炎

发生率

分析组

35

1(2.85)

0(0.00)

0(0.00)

1(2.85)

参照组

35

4(11.42)

1(2.85)

3(8.58)

8(22.85)

X2

-

-

-

-

6.2477

P值

-

-

-

-

0.0124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多发于5周岁以下儿童[4],患儿患病后需要及时有效治疗,即可脱离危险。而对于儿童而言,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毒所害,会导致语言、运动功能等神经支配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远期生活和生存质量收到严重影响;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导致患儿脑细胞、脑神经受损加剧[5],即便得到有效治疗,仍会造成一系列后遗症,甚至会影响患儿智力发育。故而有效的护理手段十分重要。常规护理模式更侧重侵袭脑组织的病毒,而缺少对患儿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恢复。而早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疾病治疗时能更配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通过康复训练的开展,使患儿吞咽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受到锻炼,进而提高患儿远期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开展肢体运动,对患儿脑细胞复苏、预防脑细胞水肿、建立脑侧支循环、构建受损反射弧有积极意义,进而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二组患儿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护理前二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较低且具有相似性,P值>0.05;护理后二组评分均有所升高,分析组涨幅明显大于参照组,P值<0.05。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十分优秀,能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减少并发展,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静.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康复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2):184-186.

[2]柴红.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64-166.

[3]宋燕燕.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254-255.

[4]王雁,王星.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8):286,288.

[5]乔淑兰.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