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韦柳艳

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  广西河池 547400

 摘要:目的:探究骨外伤急诊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6-20224收治60骨外伤急诊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96.7%73.3%,且研究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伤急诊病例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改善患者的康复质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外伤急诊患者;康复质量;护理满意度

骨外伤是指因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积累些劳损等因素引起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这类患者进行急救时,要注意对患者受伤的肢体进行保护,减少创口再次损伤、感染发生率。如果患者出现骨外伤,会出现较大的恐惧等负面情况,这种情况会对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以60例骨外伤急诊病例为对象,探究其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病例均来源于2021年6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外伤急诊患者,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缺少完整资料者;排除存在精神类疾病或意识交流障碍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416.45)岁;研究组有2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3.026.48)岁。对比可知,两组年龄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骨外伤急诊特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等,遵循医嘱提醒患者用药,关注患者身体情况,避免发生一些并发症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术前:针对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手术有关知识,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术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术中注意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患者术中若出现焦躁不安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对患者进行开导,提升患者对治疗工作的依从性;术后:手术顺利成功后,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及床单被罩,为患者擦拭身上的血迹及污迹,促使患者身体保持清洁、干燥的状态。术后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促使他们明白家人支持、鼓励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多鼓励、陪伴患者,促使其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1.3临床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通过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康复质量展开评估,包含生理、环境、社会及心理四项指标,每一项均为20分,分值较高,表明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借助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效果展开调查,非常满意、一般所处分值依次为>90分、89-75分、不满意≤74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差异

采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分析,采用()、%代表计量、计数资料,用t、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质量

两组患者心理、环境、社会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生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康复情况对比(,分)

分组

n

心理

社会

生理

环境

研究组

30

13.472.74*

12.932.32*

12.812.68*

12.942.32*

对照组

30

9.862.41

10.122.06*

10.352.16

10.452.06

t

5.419

4.961

3.915

4.396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情况(n,%)

分组

n

非常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30

40.0(12/30)

56.7(17/30)

3.3(1/30)

96.7#

对照组

30

33.3(10/30)

40.0(12/30)

26.7(8/30)

73.3

X2

4.706

P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骨外伤急诊病例因疾病突然发生,患者一时间心理难以接受,容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对救治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由于常规护理方法较统一,针对性不足,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开展统一管理,心理护理则能弥补其不足之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水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综合分析患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患者开展全方位的心理疏导,有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治疗依从性

[2]。骨外伤急诊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周海燕研究指出,骨外伤急诊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得到提升[4]。本次研究证实,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等指标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骨外伤急诊者采用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质量国保健,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实施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各指标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小清,宋琼,郑冰莹. 56例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 中营养,2019,29(29):367.

[2]陈萌,顾炎. 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34.

[3]农丹蕾,潘耀宏,张瑶,等. 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62,73.

[4]周海燕. 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