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防洪堤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陈自勇

陕西省汉中市湑惠渠管理局   陕西汉中 723200

摘要:水利工程中,受复杂地质水文条件的影响,常见透水层、可液化土层、软弱地基、淤泥地基、深覆盖层地基等不良地基,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造成极大影响。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需针对各不良地基土层进行分析,结合地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应对,合理运用多种处理技术,最大限度提升不良地基处理效果。本文探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及其处理技术,结合水利工程实例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明确不同类型不良地基适宜的处理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防洪堤;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1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临河城市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使得防洪堤建设变得更加频繁。在防洪堤建设施工过程中,因为建筑垃圾堆积、河滩采砂严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诱发软弱地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团队就必须要针对软弱地基问题进行专项处理,并通过各类可行的方式强化地基,避免对防洪堤工程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但针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工程团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这里也结合我国防洪堤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探索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技术。

2防洪堤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在处理防洪堤软弱地基时,应首先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分析,为软弱地基的解决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防洪堤防工程中,上部土层为素填土,多为黑灰色,主要由河卵石、砂等采砂后的回填材料组成。同时,土层较湿松散,厚度为3.8-14.5m。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土层承载力变化较大,且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下土层为上侏罗统七曲寺组板岩、粉砂岩,多呈浅灰色、深紫色,整体承载力强,与上平原填土层形成鲜明对比。在地下水调查中,由于调查阶段为旱季,地下水埋深为2.25-3.17m,因此夏季汛期地下水埋深可能上升。

2.2可液化土层处理

可液化土层是水利工程常见的不良地基类型。无黏性土层孔隙水压力,在物理学静力作用下容易产生骤升现象。压力的增大降低了土层抗剪强度,致使可液化土层出现地基沉陷现象,甚至产生滑移问题,对水利工程安全性及结构稳定性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需集中处理可液化土层。处理该不良地质土层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将可液化土层部分进行挖除,选用强防渗效果、高强度土质进行替换处理。此外,还可应用强夯法,进行振动分层压实,以此起到加固土层的效果。除此之外,应注意构筑混凝土围墙,用于避免可液化土层向外扩散,或可布设管桩结构,对可液化土层进行贯穿,以此达到良好处理可液化土层的目的。可液化土层的处理需结合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尽可能降低液化程度,提升土层稳定性,以此较好地处理不良地基,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安全施工。

2.3软弱地基开挖换填方案

通过地质勘察结果可以知道,防洪堤工程施工区域之所以遭遇软弱地基,主要是因为采砂回填的物质过于繁杂,整体承载能力不足,回填土下方的土层在承载能力方面比较优秀。因此工程项目可以考虑将软弱地基中的回填土全部挖出来,再置换成为承载能力较高的土层。在技术设计方面,可以维持原本的提防高度与外形,然后两侧按照堤坡1:1.50进行开挖施工,将所有之前的回填土全部挖出。在此之后,则结合防洪堤施工相关技术标准,换填具有相应性能标准的填筑料,然后再进行回填土操作,最终将地基维持到原本的土地高程。

2.4软弱土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为水利工程常见地基,是影响水利工程地基稳定性的不利因素。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选用适宜处理技术,提升软弱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处理软弱地基时,多选择以下技术手段:(1)运用强夯法改善地基承载性能,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强夯参数,通过强夯技术提高地基密度;(2)引入注浆技术可使地质结构要素紧密衔接,在适宜的钻孔注浆工艺下,极大提升软弱土层结构稳定性,固结土壤;(3)若软弱地基中存在不良水文结构,如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等,可选用排水固结法,对软弱地基中的不良水文结构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地基沉降问题;(4)软弱地基土层松软,为保障地基稳定性,必须进行地基加固,此时可构筑预应力管桩。

2.5振冲碎石桩+CHG桩复合地基方案

在处理软弱地基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振冲碎石桩+CHG桩复合地基方案。这套施工方案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多有点。在具体使用这套技术方案的时候,主要通过碎石桩强化排水,接着使用CHG桩显著提高区域地基的承载能力。结合本次防洪堤工程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看,碎石桩桩身直径设计为0.8m,而CHG桩桩身直径设计为0.4m。在工程分布方面,桩距设计为2m,并且呈现为等边三角形布局模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桩尖进入到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的土层中。而结合之前地质勘察情况来看,素填土土层厚度为3.8~14.5m。

2.6淤泥地基处理

水利工程在水文地质条件影响下,常存在淤泥质土、内部腐泥环境条件,形成淤泥地基。该类地基含水量超出标准,严重降低水利工程地基抗剪性及承载力,在淤泥地基的流动性及软塑性作用下,大幅降低了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淤泥地基若不加以处理将会引发地基变形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妥善处理淤泥地质。(1)需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及建设要求,将淤泥质软土全部挖除,并运用砂垫层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塌陷问题出现概率,提升地基固结效果。此外,还可运用砂石挤掉淤泥,逐步提升地基稳定性,使地基满足水利工程建设条件。(2)集中处理淤泥地基的荷载速率,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排水固结,对淤泥地基进行加固,同时还可立足于水利工程实际条件构建桩基结构,用于进一步加固地基结构。(3)构筑板桩墙,对淤泥进行围封,用于提升砂石摩擦力,增强地基稳定。此外,还可结合水利工程情况构建镇压层,进一步改善淤泥地基环境,为水利工程安全化施工奠定基础。

2.7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方案

在本次防洪堤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中,也可以使用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技术方案。这套技术方案主要使用了土工格栅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同时将原本1:1.50的迎水侧边坡堤坡调整为1:2.50,而将背水侧边坡则从原来的1:1.50调整为1:20。在此基础上,还要将迎水边坡从以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调整为为复合土工膜+混凝土预制块柔性护面结构。这种结构相较于前者来说,可以更好适应软弱地基带来的沉降与变形影响。在具体设计施工的时候,在提防基础区域布设至少3层土工格栅。

3结论

综合来看,软弱地基会给防洪堤工程带来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必须在工程设计施工的时候引起充分重视,并进行专项设计,提高软弱地基的稳固性。本文通过研究防洪堤软弱地基案例,提出了基于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技术方案。这套施工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同时施工时间也比较短,施工过程非常简单,在长期使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可以进行全面推广。对于其他工程来说,在处理防洪堤软弱地基的时候,应该针对防洪堤工程项目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在收集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方案。在确定技术方案以后,工程团队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制定全过程动态技术管理制度体系,保证预先设计好的软弱地基技术方案可以得到完善全面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