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

曹奇志

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214101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2019年8月-2021年9月)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回顾临床资料。观察并对比观察组(40例,个体化护理)和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变化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激发自身恢复能力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盆底功能;盆底肌力;个体化护理;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的缺陷、损伤而导致的盆底疾病,并引起了盆底功能的障碍肌肉松弛的一组疾病。该病症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还会危及生命[1]。一般通过理疗与盆底肌训练,可产生一定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中,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期恢复盆底功能。故而本研究主要针对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开展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近2年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回顾分析探讨护理效果。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33岁(平均27.54±3.18岁)。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5-34岁(平均29.56±3.17岁)。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妊娠,产后42d到院复查,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上述病例资料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首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明确盆底肌力障碍等级,给予有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指导。同时,告知疾病相关知识,说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提高对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提高医疗护理依从性。

②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运用Kegal训练方法,加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强调缩紧肛门的动作是向上、向里,而不是向下憋气。每次收紧保持3s以上,然后再放松。反复动作15-30min,每日2-3次。

③在盆底康复训练中,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适时的电刺激。选择适宜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式,指导患者正确、自主完成盘底肌肉训练。对于Ⅰ类肌纤维的刺激频率为10-35Hz,Ⅱ类肌纤维为15-70Hz。

④不少患者因患上此病症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更会加重心理应激,不利于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关健康保健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指导,多鼓励、安抚和体贴患者,避免其出现急躁、紧张、焦虑、沮丧,甚至抗拒治疗的心理情绪,从而提高自主配合度,促进病情的康复。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分析数据。

1.4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变化[2]情况。

  1. 结果

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指标达3级38例 ,占比95.00%,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指标达3级29例,占比72.50%。其中X2值=75.985,P值=0.001。可知,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盆底静息压(58.70±3.10)cmH2O,盆底收缩压(61.44±8.52)cmH2O;对照组患者盆底静息压(39.11±9.51)cmH2O,盆底收缩压(35.72±7.11)cmH2O。其中t值=12.387、16.862,P值均=0.001。可知,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女性生育后常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因为在妊娠期间,胎儿发育会增加子宫重量,且持续时间,加上分娩时创伤,盆骨都会被不同程度撑大撑宽或耻骨分离,加之盆底肌肉极度松弛,若产后恢复不全极易导致盆腔器官方面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各种问题[3]

通常对于这类患者多嘱其尽早适当活动锻炼,及时使用专业的骨盆矫正带,以帮助盆底肌肉弹性快速恢复,防止盆底功能障碍。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主要是先识别其盆底肌肉收缩程度,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训练,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本研究中患者者盆底肌力指标达3级占比高达95.00%,同时患者肌电压有显著改善,说明该护理模式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其盆底肌力恢复有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是因为盆底肌训练能直观训练其局部肌群,配合电刺激能进一步激活神经肌肉功能,从而加速康复进程,从而促使其早日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使其盆底肌力指标改善更佳,对促进病情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晨, 戴迪, 康金凤. 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和负面情绪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25):121+124.

[2][1]章香春, 陈慧敏. 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2):4-7.

[3]刘海婷.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对比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6)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