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灵敏度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6
/ 2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灵敏度影响

王衡

衡阳市中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对灵敏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疑似菌血症患者中,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200例,分别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测定和血液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将其划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并对其血清降钙素原和细菌出现阳性的时间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在54例疑似菌血症患者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后,阳性124例、阴性76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分别为(12.31±3.42)ug/L、(0.29±0.42)ug/L,差异显著(P<0.05)。在124例阳性患者在2d内呈阳性的,有98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16.37±4.32)ug/L,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在3~4d呈阳性的,有26例,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9.42±2.31)ug/L,感染较为严重,但相对98例较轻。结论:在菌血症发生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基本一致,可通过降钙素原变化来观察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可结合实际状况来加以选用。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血液细菌培养;菌血症;诊断价值;灵敏度

   菌血症是一种全身性血液感染性疾病。顾名思义,是细菌经过创口或者体表进入血液系统,并且经过繁殖和扩散,所导致的机体异常疾病。该种疾病均有病情复杂、进展较快、死亡率高、影响范围较广等特点。随着近几年来,临床收治外伤患者数量的增加,菌血症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在以往,对于这类疾病多通过血液细菌培养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其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但是这类检查方式耗时较长,阳性率低,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无法保证诊治时效,自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发现,以血清降钙素原来进行检查,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疑似菌血症患者中,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200例,分别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测定和血液细菌培养。其中,有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97例,年龄在22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45.21±3.48)岁,发热时间在2到6d,平均发热时间(4.2±1.2)d,体温在38℃到40℃,平均发热体温(38.7±1.2)℃。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意识清晰,沟通能力良好;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菌血症的诊断标准[1]:(1)在入院时,存在发热急、寒症的现象,且无其他疾病;(2)对其进行检查后,确定存在微生物感染病史;(3)在检查后,血象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异常,且以中性粒细胞较为典型;(4)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病原菌;(5)在以抗生素治疗时,效果尚可。

1.2方法

选取的54例患者均需要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测定与血液细菌培养。

其中,血液细菌培养,需要运用法国引进的ALERT3D分析仪以及检验科的相关试剂。注意,其所选用的试剂均无污染。取患者的静脉血,将其放置于无菌需氧和厌氧瓶之中,每瓶约8~10mL。在检验后,5d内能测出菌株的,则为阳性;在5d内无菌株检测,则为阴性。

血清降钙素原 根据细菌培养的阳性和阴性进行分组,然后分别进行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测定。采取梅里埃VIDAS仪进行检测,在血液采集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取得血清后,送至检验科室,并对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记录。

1.3 评价指标

    在检测中,血清降钙素原>0.05ng/mL时,可确定其为阳性[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54例疑似菌血症患者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后,阳性124例、阴性76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分别为(12.31±3.42)ug/L、(0.29±0.42)ug/L,差异显著(P<0.05)。在124例阳性患者在2d内呈阳性的,有98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16.37±4.32)ug/L,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在3~4d呈阳性的,有26例,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9.42±2.31)ug/L,感染较为严重,但相对98例较轻。

在200例疑似菌血症患者进行联合检查时,均确诊。在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灵敏度为96.00%,血液细菌培养时,灵敏度为56.00%,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菌血症是一种细菌侵入血液所引起的病变,不局限于某个部位,影响深远。在发生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细菌的繁殖与扩散,很容易导致在血液循环之下,进入其他组织,进而引起全身性病变。在实践中,可通过血液检验来确定细菌的存在,并因此确诊。但这类检查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细菌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污染,限制结果的准确性;(2)在检测时所使用的血培养仪,得出阳性率较低,灵敏度不高,进而限制准确性;(3)整个检查至少需要5d时间,存在较强的滞后性,无法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

[3]。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个体发生细菌感染后,血清降钙素原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血清降钙素原作为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特点。在进行检测时,可有效地鉴别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病变。通常,正常人的血清降钙素原<100mg/L[4]。在机体存在细菌入侵或者发生炎症后,其水平会立刻上升。因此,在实践中,可通过血清降钙素原的指标高低,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感染现象,即诊断菌血症[5]。在本次研究中,以血液细菌培养的结果作为参照,就其降钙素原状况进行比较,可看出感染越加严重,个体的降钙素原水平越高。同时,感染越严重,在细菌培养时,阳性率检出时间越短。而在灵敏度上比较,血清降钙素原检查明显高于血液细菌培养,这也论证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作为菌血症的诊断途径之一,且准确率与时效性较好[6]

综上所述,在菌血症发生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基本一致,可通过降钙素原变化来观察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可结合实际状况来加以选用。

参考文献:

[1]尹健,沈玉萍.菌血症临床诊断中血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评析[J].系统医学,2021,6(03):43-45+48.

[2]陈黛琪,洪浚锋,黄志昂.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5):56-58.

[3]罗春伟.血液细胞培养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03):288-290.

[4]钟显英.血液细菌培养联合血清PCT水平检测对菌血症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02):256-257+260.

[5]邹裕,朱素仪.探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4):120-123.

[6]李小霞.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意义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