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分析与小柴胡汤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9
/ 2

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分析与小柴胡汤治疗效果观察

詹念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1333

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观察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00%vs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证候积分(0.65±0.17)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予小柴胡汤治疗能提高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眩晕;小柴胡汤;临床疗效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病残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卒中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显著进步。而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存在较多后遗症,眩晕则为常见的一种,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不利影响[1]。对脑卒中后眩晕,临床多予改善脑部供血药物治疗,但单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经典方剂,近年来在脑卒中后选用治疗中已经有一定应用,但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分析[2]。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脑卒中后眩晕者80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了联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脑卒中后眩晕者80例,时间2021年1-12月。纳入标准:(1)满足脑卒中后眩晕诊断标准;(2)认知正常;(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依从性极差者;(3)合并其他导致眩晕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5(63.15±5.20)岁;病程0.5~2(1.15±0.24)月。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5(63.37±5.12)岁;病程0.5~2(1.18±0.22)月。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予降压、调脂、控制血糖、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地芬尼多片,每日3次,每次25mg。观察组则联用小柴胡汤干预,基本方:柴胡24g、妊娠、法半夏、黄芩、生姜各9g,炙甘草6g,大枣4枚。并结合患者证型加减用药,痰浊上蒙加用茯苓、白术各15g,陈皮10g;肝火上亢加龙胆草、栀子各10g;肝阳上扰加钩藤15g,天麻9g;气血亏虚加当归、葛根各15g;肝肾阴虚加熟地黄、山萸肉各12g,怀牛膝9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两组均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临床治愈:眩晕完全消失且随访4周未见复发;显效:眩晕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持续时间缩短70%以上;有效:眩晕症状减轻3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2)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对眩晕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从轻到重分别计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2(30.00)

15(37.50)

4(10.00)

9(22.50)

31(77.50)

观察组

40

18(45.00)

16(40.00)

4(10.00)

2(5.00)

38(95.00)

X2

-

-

-

-

-

5.165

P值

-

-

-

-

-

0.023

2.2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10±0.31

1.13±0.25

观察组

40

2.08±0.27

0.65±0.17

t

-

0.308

10.042

P值

-

0.759

0.000

  1. 讨论

眩晕即表现为眼前发黑、视物昏花、感觉外界旋转晃动等的综合征,病情轻微者很快即可缓解,严重时有晕船感甚至可出现恶心呕吐。脑卒中即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3]。脑卒中后发生眩晕的风险很高,和步态不稳、局灶性受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密切相关。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西医多予改善循环药物治疗,但整体疗效欠佳,病情容易反复。近年来,中医药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将眩晕归为“眩晕”、“头眩”等范畴[4]。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与肝脏功能失调、清窍失聪、痰饮等密切相关,内因为痰,在肝脾不合气机失常时,即可发生,治疗时以健脾化痰、疏肝理气为基本原则。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黄芩能够利胆清热,该两药物能疏肝利胆,进而使气不犯胃,最终使气机升降复常[5]。党参、大枣、甘草配合,则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健运功能,以断生痰之源。半夏、生姜则能够降逆止呕,并可化已生之痰。诸药共使,可肝脾同治,化痰与调气并举,有利于改善眩晕表现。另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辨证用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能提高眩晕治疗效果;而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该方案能减轻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眩晕症患者,采用小柴胡汤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鑫.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183-185.

[2]芦宇. 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9):163-166.

[3]牛丰收. 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18(47):314.

[4]张东锋. 小柴胡汤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94-95.

[5]徐玉婷,李若照,陈刚. 小柴胡汤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