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9
/ 2

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祁颖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干预;生活质量;肝硬化;常规护理

    现阶段,肝硬化是临床中慢性进行性肝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存在较多的致病因素,长时间作用而变成了弥漫性肝损害,常常比较严重。肝硬化的特点为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病程长,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存在严重影响,并且也会对其心理产生严重负担[1]。晚期肝硬化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乃至癌变等情况,在该种背景下,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上述情绪会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对于其恢复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医院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有研究表示[2],在护理肝硬化患者中增加心理护理可使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减轻其抑郁情绪,增加治疗配合性。所以,本研究中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良好,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78例肝硬化患者(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49±3.02)岁;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47±2.9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将基础的生活服务提供给患者,患者在饮食方面注意使用高维生素、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禁食高蛋白食物。叮嘱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合理运动,将基础工作做好。观察组:心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确保其在接待患者过程中保持热情的态度,积极主动的为其介绍整体的病房环境,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对医院环境而出现的紧张感消除,保证病房内环境整洁干净,定时对病房通风消毒,将床单被罩及时更换,控制室内的温湿度至最佳,便于将舒适的治疗环境提供给患者。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采取健康知识讲解,让其存在正确的疾病认知,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需要进行耐心的解答,便于患者对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后续治疗有所了解,同时可以邀请治疗成功案例进行解说,便于患者疾病自信心的增加。如果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对于专业术语避免使用,保证语言尽可能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对患者本身心理状态充分考虑为基础,将系统且科学的心理护理计划制定出来,缩短护患距离,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构建疾病康复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动员家属对对的关心和呵护患者,同时耐心的陪伴其左右,让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进而积极的对后续治疗工作配合。针对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护理人员耐心的对其进行劝说,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加快康复进度,缩短病程,减轻经济负担。

1.3 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3]: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分数越低表示负面情绪越轻。

②生活质量[4]:简易生活量表(SF-36)评价,精神健康、躯体健康等4项,各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 负面情绪[(x±s),分]

分组

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9

53.22±10.64

40.65±6.63

54.67±10.45

41.13±5.77

对照组

39

53.44±10.84

48.72±5.45

54.10±10.51

49.34±6.41

t值

0.336

4.502

0.336

5.20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生活质量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x±s),分]

分组

例数

躯体健康

睡眠质量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9

60.21±6.63

70.64±5.53

59.67±8.33

71.86±6.54

65.43±6.98

80.97±5.32

61.34±7.41

75.53±5.30

对照组

39

60.47±6.54

64.77±5.72

60.44±8.11

65.33±5.97

64.97±6.77

73.83±5.28

62.13±7.54

70.31±5.27

t值

0.336

4.502

0.412

5.102

0.365

4.936

0.524

5.22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肝硬化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此病非常容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我国的肝硬化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使得临床对于此病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有关研究表示[5],患肝硬化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不但降低明显,同时会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若情况严重患者会发生自杀的倾向,对于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不能积极的配合。为了使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可以积极的进行配合,护理人员应该利用心理护理使患者对其产生认可,进而使患者增加临床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保证顺利实施后续的治疗工作。心理护理是现阶段护理模式中新型的一种,护理人员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其进行情感照顾,利用语言交流等方式而缓解现阶段紧张的护患关系,缩短护患距离,奠定后续治疗的基础。

    临床在肝硬化护理期间,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利用热情、积极的态度关心呵护患者,得到其信任,缩短护患距离。根据患者基本的社会情况,利用个性化的沟通计划,通过成功治疗案例将患者治疗信心增加,同时纠正其错误的生活方式,让其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正确的生活习惯,使其经济压力减轻。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表示心理干预存在良好的干预效果,可使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存在正确的疾病认知,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减少发生护患纠纷的例数。

总而言之,在临床护理期间对肝硬化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存在显著的干预效果,对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方面效果良好,也可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丛萍.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31-32.

[2] 张雪花,魏建红,过孝,等.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3):30-31.

[3] 申晶晶,王小平,王建园. 减轻心理应激干预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8-21.

[4] 孟园园,曾艳丽,王歌.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8):1150-1154.

[5] 陈丽玲,伍倩琪. 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