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2
/ 2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萍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广西玉林市  537600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没有太多重视,因此不断产生环境问题。更糟糕的是,环境问题目前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环境保护背景下的环境监测非常关键的一环,是通过运用采样分析的方式,为描述实际环境损害程度提供依据,并利用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取样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为了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起质量管理观念,强化取样过程的质量监控。由于现场取样工作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且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出现不可预测问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面对这种情况,从现场取样入手,制订出一套能够提高现场采样质量的措施,使其能够得到切实的实施,同时又能确保其可信度,从而使其能够顺利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1 环境监测点采样概述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大部分结果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恶化使发展和进步难以持续。世界各国对环保建设标准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因此,环境监测已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选择,为创造生态环境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通过环境监测可以直接获取生态环境状况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数据。环境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实际情况。有效反映和监测生态状况是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以尽可能保证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实时监测环境,准确分析采集的样本数据的可压缩性和准确性[1]。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充分保证现场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准确进行现场采样非常重要,这也是后续行动有序开展的基础。许多案例充分表明,现场监测和抽样监测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不同。环境监测站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严格监测所有连接的工作。如果存在错误或者偏差,需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避免对未来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在实践中,从现场采集的样本和实际监测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将QC(质量控制)或QA(质量保证)用于实验室,能够有效地确保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环境监测中取样质量的影响因素

2.1预处理要素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取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它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这就是先期的工作。在进行取样时,有关工作繁琐而复杂。要进一步确保取样工作的质量,必须对取样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确定取样目标和具体要求,并对监控程序进行优化,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使有关因素对监控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有关部门要根据监测资料的来源和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取样地点和仪器,保证所提供的资料准确、可信。

2.2材料设备因素

在进行环境监测的现场取样时,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取样。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做好材料和设备管理,规范化取样程序,使用适当的取样设备对环境进行监测。因此,取样装置对取样过程中的质量有很大的作用。若取样装置选用不当,或检定校正不当,会对取样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仪器故障等问题也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3耗材控制系统

硅胶管,滤筒,滤膜,吸收瓶,玻璃针筒,气袋等,都是在现场取样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耗材,这种耗材的总体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取样的质量、清洁程度和老化程度。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监测的现场取样,必须加强对耗材的管理,并构建相应的监控系统。既能保证取样样本的质量,又能使环境数据准确、客观、可靠、有效。另外,在辅助材料的选用上,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的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对产品的选型、质量管理等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

2.4采样现场要素

我国环保督察的现场取样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些监测点的取样工作都是基于以往的工作经历,很难确保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时会造成资料的错误,从而影响到环境监测的可信度。所以,在进行环境监测的现场取样工作中,必须设立一名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取样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有效的监控,强化取样点的质量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在仪器等方面,要做好维护保养和一系列的维护工作,以确保每一次的工作都在准确的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而延长仪器的使用年限。

3加强环境监测和采样质量控制措施

3.1 监测采样时间和频率

对现行环境监测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采样时间和频率应严格按照标准中关于污染物监测数据可靠性的统计规定确定。在监测特定污染物时,需要结合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监测目的以及分析方法确定采样的时间以及频率。

3.2 环境监测点的合理布置和监测

一般情况下,在环境监测站的采样和监测过程中,需要确定环境监测站的采样地点,以反映当地环境监测的总体情况。在确定监测点位置时,应充分考虑该位置是否会影响数据的最终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数据的真实性。选择准确合适的监测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无论分析多少样本数据,都很难正确反映监测点的采样环境,导致监测结果之间存在误差。因此,在进行采样工作之前,必须合理地确定监测点,这也是对样本进行获取的关键环节。

3.3 为现场监测和采样操作制定

详细的操作说明环境监测涉及多个行业,现场工作复杂多变,监测要素更加多样化。现场监测采样工作也需要实现标准化,使变化不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从监视器上。如果能够区分现场监测和采样的类别,并根据类别制定详细的现场监测和采样操作规程,就可以提高现场采样的标准化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场监测和采样的操作说明,需要由经验比较丰富的现场监测人员结合相应的技术监测规范,使用的现场监测和采样设备进行编制。复制标准或标准语言,直观、简洁、易用。

3.4 加强对现场监测采样人员的培训

一是现场监测采样人员持证上岗,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技术考核,具备早期现场监测采样技能,能够操作和掌握相关设备。然而,监测点的情况复杂多变。监测采样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标准和方法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解决监测问题的能力。例如,当设置监测点对废气进行不协调监测时,采样点应根据气象参数向上和向下分布。在监测过程中,应根据现场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调整天气。天气晴朗时,应同时在污染源周围进行采样。根据相对稳定的进水水质,制定不同的水质收集方案。未能准确确定采样地点或采样时间,将导致监测结果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的误差。许多现场监测面临着多个挑战,这是现场监测和采样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通过沟通仪器制造商和先进技术部门,不断完善现场监测技术,提高对现场监测数据的敏感性,及时发现现场监测数据的异常,及时采取行动。对于新员工,要组织两位熟悉现场监测和采样的老同志,带头、帮助、指导新员工,使新员工更快更好地提高工作质量。

3.5 标准化抽样任务环境监测

采样要按标准要求进行,避免自然环境对质量监测效果的影响。在采集水样时,注意空样和平行样的质量控制,提高采样质量控制意识,保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确保采样人员认知监测点的质量和安全。此外,采样作业需要合理选择采样的精确技术方法。采样人员应注意技术改进,合理理解采样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不同的样品,合理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方法。如果样品是特殊的,应注意保修期,以保护采样过程,确保采样试剂符合标准,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采样操作完成后,重点是监控样本并检查数据文件以验证其完整性。实验室收到样品后,操作人员应检查采样记录和样品状态,进行彻底的交付处理,合理分配样品,确保样品质量满足项目监测要求,减少监测数据的误差,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服务,并证明这一点。

结语

总之,现场取样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是推进环保工作的一条主要途径。从目前现场取样情况来看,国内现场取样存在诸多问题,不但会造成测量资料的准确率下降,还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年限,从而对取样的可靠性造成很大损害,因此制定合理的措施十分关键,需从采样点、技术、容器等方面切实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越.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清洗世界,2022,38(01):158-160.

[2]杨滨瑜.浅谈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及重要性[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