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针对性护理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美春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检查相关指标,观察组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即通过CT成像技术来明确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的一种诊断方式,也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式。其具备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加上具备无创特点,近几年被临床推广实施。有研究表明[1],在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呼吸运动可能会影像检查的结果,因此,为了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则需要提升检查期间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平稳呼吸、控制心率,具体护理研究流程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6例,均为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33例中女性患者有15名,男性患者有18名,最小年龄者40岁,最大年龄者60岁,平均年龄为(52.41±1.35)岁。

观察组:本组33例中女性患者有16名,男性患者有17名,最小年龄者38岁,最大年龄者62岁,平均年龄为(52.35±1.22)岁。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入院后,以医院就诊流程和规章制度为准,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包括:口头健康教育、病房清洁、注意事项叮嘱以及告知药物正确服用剂量等,同时监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1)呼吸训练:告知患者检查期间的正确呼吸方式,检查前屏气,呈平卧位,双手放置于胸腹部,感受胸腹部处于静止状态,待听到指令后开始屏气15-50s,再听到指令后开始呼气,在此期间,需要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达到要求,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纠正,直至患者完全掌握(2)心率控制:检查前食用流食,安静休息30min,保证心率平稳,如心率波动较大,需要告知医生处理,并增加反复测量次数,直至心率平稳后再行检查(3)检查中护理: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并开展穿刺、固定、连接高压注射器等工作,并连接心电图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无低血压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可以服用硝酸甘油,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3](4)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必要性,并叮嘱注射对比剂后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指导应对措施,详细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5)检查后护理:叮嘱患者多休息,休息20-30min后如无异常,方可让患者离开,并叮嘱患者多饮水,促进对比剂排出,同时于检查后24h禁止对穿刺点热敷,避免诱发出血等。

1.3观察指标

检查相关指标:包括候检时间、检查时间、受辐射剂量、心率控制时间以及呼吸配合时间。

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结果以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示。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查相关指标

如下表一所示,检查相关指标,观察组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一 检查相关指标 (±s)

组别

n

候检时间(min)

检查时间(min)

受辐射剂量(mSy)

心率控制时间(min)

呼吸配合时间(min)

观察组

33

45.10±9.80

7.30±1.63

6.70±1.24

32.13±8.21

30.71±9.24

对照组

33

52.15±16.26

9.55±1.95

8.47±1.62

58.33±15.24

53.15±11.83

t

2.133

5.086

4.984

8.694

8.588

p

0.037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如下表二所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 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3

20

12

1

32(96.97)

对照组

33

15

11

7

26(78.79)

X2

5.121

p

0.024

3讨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属于临床操作便捷、安全且经济的诊断方式,可以明确了解患者的冠脉情况,但检查过程中,由于受呼吸、心率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得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障。

有研究表示,图像质量受呼吸和心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应重视临床护理工作,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明确何时屏气,何时呼气,做好配合工作,同时安抚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率[4],避免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影响诊断的结果,此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需要注射碘对比剂,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瘙痒等不良反应,进一步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产生负性情绪,因此,护理期间也需要重视观察患者的个人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由于常规护理较为被动,护理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上述需求,而针对性护理则可以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患者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的工作,强化指导,规避影响因素,确保检查流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检查流程的顺利进行,保障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潘小芳,何秋燕,岑凯欣.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2):159-162.

[2]胡细娥,李倩芳,马华.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7):250-252.

[3]李建红.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9):1259-1260.

[4]赵新雁,潘爱珍,洪居陆,陈秀玲,周嫦英.群组管理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38(0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