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科特需门诊患者满意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提高产科特需门诊患者满意率

李佩,赵涛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实施后,产科特需门诊患者满意率情况以及就诊等候时间,评估该措施的可行性、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入选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选择62例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随机(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分组(两组:各31例)。组别设置:研究组、对照组,对上述组别分别实施品管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局。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就诊等候时间对比显示,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品管圈可行性较高,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各院可进行积极推广,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关键词】品管圈;产科特需门诊;满意率;就诊等候时间

产科特需门诊是对产妇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随后对产科检查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以提高孕妇满意度、服务质量。产科特需门诊部的成立,为孕妇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1]。产科特需门诊是指在围产期为孕妇提供的保健服务,从怀孕第11周到分娩产前检查服务,均具有专属领域[2]。如超声诊断诊疗室、专属挂号室、收银员等,随着我们生产检查就诊量的增加,挂号费排队等待时间长,专科门诊产前问题逐渐出现,在多个科室之间来回走动,使孕妇无法得到充分休息,降低了孕妇对医院的满意度[3]。品管圈是一种人性化、科学的管理模式,该措施的实施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对护理措施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实现最佳护理结局。为进一步研究上述措施的可行性,本文主要是对62例产科患者进行分析,现具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对62例产科患者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评估与分析,在随机分组下,分为各31例的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前者:入组年龄为20岁-38岁,平均年龄为(28.49±0.23)岁。后者:入组年龄为22岁-36岁,平均年龄为(28.38±0.34)岁。纳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P>0.05,对比结果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就诊指导,重视口头健康教育及指导。

研究组:品管圈护理。主题选定:选出主题与门诊产检患者满意度息息相关,能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计划拟定:合理计划时间,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负责人,极大地提高了每个圈员的积极性;现状把握:通过查检表寻找原因,实事求是地记录现状;目标设定:根据圈员能力设定目标,目标与工作目标相一致,圈员共同努力实现目标;解析:对发生不满意的环节均有细致的考虑,强调工作细节;对策拟定:圈员集思广益;效果确认:根据数据显示,目标达成。实施方案:(1)无现场服务人员对策:增加现场服务人员及重点环节分流。与第三方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重新调整特需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要求每个岗位主动告知患者下一检查项目和位置。(2)改善胎心监护室拥挤状况:胎心监护房间9台胎心监护仪器及沙发。根据3楼房间布局,整理出3个单人胎监室,让患者做胎心监护时家属可以全程陪同,提高患者满意度。(3)特需茶歇:特需组长每天监控出品糕点质量。当日产检患者抽样回访患者对糕点满意度。(4)采血室:根据孕妈妈大肚特征,重新选品,更换采血椅。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就诊等候时间进行分析:平均排队时间、医师平均看诊时间、平均总逗留时间;满意度(100%-较为满意占比-特别满意占比=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研问卷,问卷总分为10分,分为特别满意(总分>8分)、较为满意(总分≥5分且<8分)、不满意(总分<5分)三个维度。

1.4统计学分析

在SPSS22.0中输入所有样本资料:P<0.05,表示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 就诊等候时间差异分析

对照组各指标均长于研究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就诊等候时间对比(min,±S

组别

例数

医师平均看诊时间

平均排队时间

平均总逗留时间

研究组

31

6.23±2.12

10.25±3.12

32.12±6.25

对照组

31

9.33±2.45

24.23±3.58

43.12±5.44

T

-

5.3273

16.3910

7.3915

P

-

0.0000

0.0000

0.0000

2.2 满意度差异分析结果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上述评分分别为100.00%、80.65%,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31

21(67.74%)

10(32.26%)

0(0.00%)

31(100.00%)

对照组

31

10(32.26%)

15(48.39%)

6(19.35%)

25(80.65%)

X2

-

-

-

-

4.6131

P

-

-

-

-

0.0317

3讨论

产科特需门诊的服务对象大多是高质量、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因此,孕妇及其家属对时间安排、环境秩序。、医院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逐步实施,孕妇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出了更好的需求

[4]

相关研究显示,以往的医疗流程存在医疗流程复杂、重复排队、等待时间长等缺点[5]。在本研究中,品管圈下的护理措施主要以信息技术代替人工操作,缩短排队时间。会同医保办、信息部,将产科检查内容中的医疗技术项目转化为产科检查套餐,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多次付费的现象。该项目将被制成条形码,以完成无现场服务人员对策、改善胎心监护室拥挤状况、特需茶歇、采血室等项目。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可行性较高,各院可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伟腾,李润青,赵志鹏,等.检验护理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样本异常率中的应用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157-160.

[2]张帆,关丽丽,董玲玲,等.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分娩计划对抑郁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0):123-125.

[3]聂嫦玲,阮永兰,唐亚莉.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791-794.

[4]付金竹,杨艺,伍雪,等.成都地区妇产科护理人员和乙肝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现状分析[J].医药前沿,2019,9(34):204-205.

[5]蒋宝,吴美灵,全蕾.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门诊孕妇孕期检查认知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