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实解读《内经》针刺补泻理论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从虚实解读《内经》针刺补泻理论内涵

李双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100039

摘要:《内经》针刺补泻理论内涵历来众说纷纭,笔者从针刺补泻对应之虚实含义为切入点,明确虚实含义在《内经》中主要指气血分布不均导致的相对虚实,通过揭示针刺前、针刺中、针刺后均以脉诊之气血虚实为针刺补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正确解读《内经》针刺补泻理论内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针刺;补泻;虚实;内涵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文献专著,许多后世的概念、理论均从《内经》起源,其中针刺补泻理论也是肇起自《内经》。针刺补泻理论不断演变,尤其到了近代以后,更有甚者开始怀疑针刺补泻的临床效应存在与否[1]。在目前针刺临床中,针刺补泻理论的运用也没能受到医家的足够重视。

针刺补泻理论属于针刺治疗的范畴,而针刺治疗的补泻与否显然取决于医者对疾病和人体的虚实判断。换言之,疾病和人体的虚实诊断决定了针刺治疗的补泻。笔者尝试从《内经》中虚实理论含义为切入点,解读《内经》针刺补泻理论的内涵。

何谓虚实?在《黄帝内经》中,虚实含义有多个方面。李成卫[2]指出:“虚实二者在《内经》不同的学说或理论体系下延伸出不同的含义。”经笔者考察,《内经》中虚实含义主要包括脉之虚实、邪正之虚实、气血之虚实、五行盛衰之虚实等。

1、脉之虚实

     本含义在《内经》针刺补泻中贯穿始终,即通过脉之虚实来诊断人体之虚实。黄龙祥研究员认为“脉诊候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直接刺灸诊脉处治之,因而脉诊部位渐渐演变成针灸治疗部位[3]。”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强调:“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首先就强调了针刺之前通过诊脉来判断人体气之“剧易”。同时在《灵枢·逆顺》篇明确提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可见,脉之虚实诊断的是人体气血之虚实。此外,在《灵枢·终始》中言“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此即通过比较针刺前后脉诊的虚实变化来判断针刺补泻成功与否。诊脉可决定针灸的方法、补泻、取穴,检验针刺的效果,判断针灸的禁忌,对针灸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可见脉之虚实变化是针刺“损有余补不足”的前提和评价标准。

2、气血之虚实

气血之虚实当为《内经》虚实概念的主要含义。气血之虚实是针刺补泻所调主要对象之一[5]。在《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进一步展开说“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已。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可见,人体气血之左右上下倾移,产生人体气血虚实,此处人体之虚实是由血气分布异常造成的,而非血气总量的增加或减少,故表现为脉的虚实并见,或阴脉盛阳脉虚,或阳脉盛阴脉虚,或脉上盛下虚,或下盛上虚[6]。而对于气血总量之“阴阳形气俱不足”,则强调“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同样,针对人体气血分布之相对虚实,在《灵枢·终始》中也明确提出了在虚实不同经脉分别采用先补后泻的治疗原则,亦即“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阳虚而阴盛,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可见,针刺补泻同时取阴阳表里经脉,补虚泻实而使阴阳恢复平衡,这是针刺补泻调阴阳的最常见方法[5]

3、邪正之虚实

明确提出“邪正之虚实”为《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为不明《内经》原文本义,受到后世虚实概念含义演变的影响,我们常常以此处邪正之虚实作为虚实的定义。然而若以此句作为虚实的定义,则难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病理现象[7]。本虚实概念之含义不以人体气血之分布偏倾为判断依据,以邪盛为实、精夺为虚。

4、五行盛衰之虚实

目前对《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主流认识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面对这样一部非一时一人之作,其虚实概念在《内经》中常常有不同的指称,比如太过不及、有余不足、盛虚等词汇。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言“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显然,此处之虚实含义为五行之虚实,亦即未至而至为实,至而不至为虚。

综上,针刺补泻为针刺治疗重要原则,针刺补泻以虚实为依据。以气血之虚实为切入

点,对于我们解读《内经》中针刺补泻理论内涵尤为关键。《内经》之虚实主要指由血气分布异常造成的相对虚实,而非血气总量的增加或减少。人体气血之虚实判断贯穿整个针刺补泻过程。在针刺补泻操作前,通过脉诊之虚实判断人体气血之虚实以明确针刺补泻之方向;在针刺补泻操作过程中,以操作之动静出入为要点针对气血之虚实分别进行补泻;在针刺补泻操作后,通过脉诊之虚实评价针刺补泻成功与否。无论是针刺补泻前、针刺补泻中以及针刺补泻后,气血之虚实均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人体气血之左右上下倾移,产生人体气血虚实,通过以动静出入为操作要点的针刺补泻手法,补虚泻实,使气血分布之虚实状态恢复平衡,即针刺补泻理论的主要内涵。

通过溯本回原,明确了虚实主要含义,通过厘清前者主要含义来理解后者之内涵。也即通过将重要概念还原到其产生的历史时代和文本中,以减少后世概念外延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核心概念之内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英英, 沈燕, 王舒. 针刺手法补泻有无及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1):81-84.

[2]  李成卫. 《黄帝内经》虚实词义延伸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 018(007):700-701.

[3]  黄龙祥.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711.

[4]  诸毅晖, 成词松. 从《内经》看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J]. 中国针灸, 2002,022(001):62-63.

[5]  李素云. 虚实含义与针刺补泻理论内涵之演变[J]. 中国针灸,2018, 038(003):309-313.

[6]  黄龙祥. 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84-85.

[7]  蔡通. 针刺补泻的文献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8]  吕文超. 《黄帝内经》与《难经》中针刺补泻的比较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9]  赵京生. 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114.

作者简介:李双(1988-),男,湖南长沙人,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针灸优势病种临床与研究。tel:13001241836,E-mail:Ls6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