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展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新时代下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展策略分析

张杰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近些年来,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成为了电视银幕上的主力军,在带给观众审美娱乐的同时反映出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引起观众的深思。新时代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当下现实电视剧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寻找更好的创作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

一、引言

自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以来,中国电视剧历经6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带给观众审美娱乐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发展。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直贯穿着电视剧发展的始终,不同的时代其所向人们表达的思想内涵也是不同的。新时代的来临,又对文艺作品有了新的要求,现实题材电视剧要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更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如何更好地去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克服一些自身的不足,是值得我们当代媒体人需要去研究的。

二、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的不足

(一)题材的“失真”,脱离现实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顾名思义是要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示现实生活,以此来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与反思。而某些电视剧打着现实题材的旗号,却呈现给观众以“狗血”“浮夸”的内容,脱离现实甚至粉饰现实。省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进行实地调研,不对拍摄的对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和了解。就如编剧高璇总结“悬浮剧”为一种特别省事的技巧:不用去做大量采访,不用真正地去写一个行业、一类人群,只要把掌握的技巧和戏剧套路负载在故事和人物身上即可[1]。这是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为了盈利而压缩拍摄时间,偷工减料,进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伪现实题材”的电视剧。

(二)人物形象的雷同化与虚构化

在电视剧中事件的发生,情节的延续,内容的展现都离不开人物形象。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更能够将观众带入到剧中,切实感受到电视剧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从而唤起观众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而引起共鸣,而当下出现了一批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越发的雷同与虚  构。高大帅气,高挑美丽,年少有为仿佛是当代年轻人的普遍状态,人物过于虚构化,完美的脱离了真实。而且这已不是某些个例,而是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人物形象的雷同化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生活背景方面,在服饰、行为方面也趋于雷同化。

(三)情节的套路化

每位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都曾有过这种感觉,这个情节一出现,不用等到下一个情节的展开就已经猜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故事的走向。命中注定、意外事件、突然失忆、职业危机等庸俗老套的情节,脱离现实的事件却成为了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习以为常的事件。电视剧《完美关系》本聚焦的是现实中的公关职场,然而全剧多展示男女主的感情戏,混乱的逻辑关系与老套的情节,观众完全无法贴近人物的内心以及将其联系到现实生活中。

三、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的优势

(一)题材的多样性

不同的观众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为了满足不同群体受众的需要,就要求其题材的多样化。现实题材电视剧题材涉及之广遍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多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领域也通过电视剧向我们展现了出来,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让观众更加了解我们的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心术》将当时大热的医患关系展示在大众的面前;《湄公河行动》将我国的国际担当展示在大众的面前;《安居》将拆迁问题展示在大众的面前。

(二)叙事手段的多样化

电视剧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相比较于现实题材小说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叙事手段的多样化也使得电视剧能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最大化的还原现实情境。音乐音响字幕等不同叙事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表现情感、抒发情绪。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一首《左三年又三年》不仅表达了女主等候之苦,后期两人产生矛盾,通过这首音乐的响起预示着两人彼此化解了心中的隔阂。以及字幕的运用,直接的向观众展示结果,对事件定性。

(三)视角的多元化

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并不是单纯的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地展现与分析,而是在此社会背景下多角度,多维度的进行剖析。电视剧《大江大河》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三个不同领域的人在此时代背景下的奋斗成长史为主线,其中贯穿着亲情、友情、爱情、教育、婚姻等副线,通过个体来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与问题以及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就如同我们的现实社会一般,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网状的社会中而不是一个线性的社会中,多元化的视角才能够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口味,引发观众对社会发展中产生出的问题的思考。

四、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策略

(一)向生活的深层开掘

现实题材电视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中真情实感呈现在银幕之上,这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魅力之所在。但值得我们去注意是立足现实生活并不是止步于表现现实生活的表面,更为重要的是向现实生活的深层次开掘,发掘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电视剧《大江大河》中雷东宝养猪场污染的问题的爆发,向我们展现出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经济发展跟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都挺好》中家庭关系明成与明玉的兄妹矛盾向观众展示出中国古往今来所受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一个家庭和谐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并不是简单的去描绘现实生活,而是要通过这些表面的事件去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此来反应社会问题,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达到艺术真实,向观众展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塑造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不仅作为剧情情节展开的落脚点,更是电视剧作品中的灵魂所在。要想杜绝雷同化与虚构化的人物形象的问题,就要求现实题材电视剧塑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他既要是特殊又要是普遍,既要拥有当代大多数人的共性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是唯一但他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人民的名义》中的的达康书记就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位典型的中国官员的形象。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处事霸道、不近人情、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心为了祖国的复兴发展,回到家庭中又何尝不是一位人夫,与妻子感情的破裂,妻子入狱后的痛心,向我们展现了一名有血有肉的市委书记的形象。世界上没有圣人,更多的是我们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着的普通人,这样的典型形象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三)向边缘视角延伸

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剧情故事的议程安排,能够聚焦社会热点,将故事文本的社会性发挥出来[2]。主流角度固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应该关注的重点,但同样的社会边缘化的问题也应给予重视。虽然在整体的作品创作中也能够展现出一部分边缘化的问题,但对其表现仍处于较少以及较为表面的情况,对边缘化的探究略显单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医疗问题、弱势群体、同性恋、精神疾病患者等问题都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些边缘化的问题都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去探究以及表现的。这些边缘化的问题在电影作品中已经有了较多的表现,如《我不是药神》、《HELLO!树先生》等。现实题材电视剧对社会边缘问题的探究与发展,不仅可以给观众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却又现实存在的社会,同样对促进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锐.与时代共振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重塑现实主义之魂[N],深圳特区报,219-01-07(A15版).

[2]李志一.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