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引入时政教学之我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引入时政教学之我思

普红英

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和实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

1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初中生的学习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可以积极的引入时政,充分的发挥出时政的积极作用和优势,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时政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以及分析政治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有效的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初中生的综合发展。

2 时政教学对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2.1是时代的进步的体现,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看待世界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信息传递的速度飞快,学生们能够接受的信息量呈指数式增长,人们的身心也受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冲击,甚至主观感受变得更为强烈与敏感。与其让学生们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进行教育,这样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深层次思考与创新,并且经过老师的指引,学生们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正确的事物加以利用,加以整合;对错误的事物进行摒弃。由此看来,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问题是时代进步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可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在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中,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课堂上不免出现无聊的情况,同学们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授课当中,从而影响了学生们的上课效率。将时政热点问题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战胜初中教材的枯燥无味,改善课堂中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的局面,还可以使学生们增长知识,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提升他们对与社会的认知力,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成为学习的机器,可以让学生们成为既懂学习又懂生活的全方面人才。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时政的有效策略

3.1以时政内容来导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充满了理论性和逻辑性,其特点是范围较广、内容丰富等,这门学科的的内容比较考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其内容较多,较分散。就是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教课,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于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产生更高的积极性,能够让课堂教学在学生面前眼前一亮,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政新闻来进行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是一开始就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主动投入学习,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在学习“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的单元时,下次可以适当的便宜一些,2019 年 3 月份两会期间的提案等内容加入课堂,由于学生对此新闻是较为熟悉的,就能让学生很快的对课堂上所讨论的事情产生兴趣,适合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得到集中,在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人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大的责任有哪些”“公民如何履行自身的义务?”这样的问题与当时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联系,让学生在进行这单元的学习时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2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教学的实质是教和学的相互统一。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按照教学的内容和主观的经验合理架构课堂,比方说在教学“走进社会生活”这部分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按照自身的经验向学生们介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按照教学的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和学生的实际发展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出入,会降低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令课堂的氛围出现僵化的情况,进而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着时政内容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比方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社会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同一个问题,实现教和学的相互平衡,推动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3.3借助角色扮演,深层次解读教材,提升教学效率

为了让时事新闻更好地与教材结合,教师可针对时事热点中的人物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这节课时,教师可引入“哈尔滨大学生刘羲檬带着残疾瘫痪母亲上大学”的时事新闻。先向学生讲述刘羲檬从四五岁开始就学着照顾患有风湿而瘫痪在床的母亲,被哈师大录取后毅然决定带着生病母亲一起上大学的孝心之举,以及哈师大老师提前帮她联系住处,送去被褥、米面和2000元生活费的爱心之举。展示时事新闻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人物心理,感受家人间的关爱,体会家的温馨,从而深层次解读教材。

3.4实施时政分析教学,指导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时政信息,教师应当注意所选素材需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即选择一些发生时间较近的、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如可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来讲解相关知识。教师可对某条新闻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并形成清晰的认知,把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时应当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建议对时政案例的分析不超过10分钟。此外,教师还需预留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与时政现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内容。对于一些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带领学生认真分析,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相应的方针政策等,了解出台方针政策的具体意义,如我国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和预防网络诈骗出台的相关政策等,增强学生的网络使用安全意识。

3.5做好时政内容总结,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反思与总结是不断进步的前提。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信息的耳濡目染中,已经对时政内容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时政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避免零散的知识点影响思维的逻辑性。在时政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流程,为学生提供专题时政内容,并在内容引导下,完成知识总结。例如,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教学总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从反腐倡廉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的名义”背后体现的法治精神、民主内涵,并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

4 结束语

简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新闻,能够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以及我国具体的方针政策有深入的理解,如此一来便可有效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以及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在结合时政信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此才能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维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求知导刊,2021(07):39-40.

[2]孔春香.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智慧,2020(36):37-38.

[3]刘桂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的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4):51-52.

[4]程维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求知导刊,2021(0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