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采为作文赋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让文采为作文赋能

赵春燕

襄阳五中

一、修辞句式,文采之宗

1.巧用比喻

比喻在议论文中,小而言之,可作为修辞手法运用,以句为单位出现;大而言之,它可作为论证方法使用,以段或篇为单位出现,从而使论证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例一:写“机遇与成功”的关系

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的发芽、开花。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这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赏析】例一以春雨喻机遇,以种喻成功,通过春雨可使生命力茁壮的种子破土而出,无法使干瘪的种子萌芽的形象比喻,阐明了机遇与成功的关系。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例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海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懦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堵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赏析】例二是一篇高考作文的开头。全段几乎全由对称句构成,而三组对称句中,又有两组由比喻句构成。所以读起来不仅具有形式美与节奏美,而且还可由比喻引发一种形象美。

由此二例不难看出,好的比喻句,应以句群的形式出现,与排比句、对称句、反复中心句等多种句式综合使用,这样才会使文段锦上添花。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例一

赋能之前:时间贯穿人生,只有把握今天,才能拥有明天,只有珍惜时间,才能达到人生的顶点。

赋能之后:时间,是一条贯穿人生的金链,它的分秒日月,一环紧扣一环;只有握住今天,才能赢得明天;只有环环不松,才能攀上光辉的顶点。

例二

赋能之前: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科技发展,让人们更加理性。

赋能之后:让科学精神之光,驱散愚昧之阴霾,照亮理性之殿堂。

例三

赋能之前: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

赋能之后:用坚持之火浇铸希望之钢。

55分:那是健儿们以坚持之砂纸日夜打磨而成的拼搏勋章。

例四、

赋能之前:如果失去理性,大众的善可能反过来毁掉鸿星尔克。

赋能之后:如若不加以理性的浚治,大众如潮水奔涌的善,可能 会化为滔天巨浪,冲垮鸿星尔克苦心经营的大堤。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比喻论证呢?

  1. 积累大量比喻词,词到用时不恨少。仿佛、如同、犹如、宛如、恰似、好似

似……如……若……

  1. 本体+的(之)+喻体 

人教版第二册的演讲辞单元中,马丁·路德·金的名篇《我有一个梦想》,堪称这种比喻句写作的范本。这里先列举一些以作参考。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实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瑞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1. 建立比喻意象体系。想到一个恰切的喻体之后,就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还有相应的动词和形容词,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的构建一个或大或小的比喻体系。

如:自然类   (可以借助古诗的意象)

水——溪流、清泉、长河、海洋;涓涓、蜿蜒、丰沛、浩荡;枯竭、干涸、萎缩

风——暖风、朔风、清风、飓风;

幽兰——清荷、翠竹、寒梅、苦菊的孤傲;桃花、夻花、柳枝的妖娆

日、月、月光、星辰、星空、彩虹、草木虫鱼、雾雨雷电

   如:生活类   (需要在生活中多多积累)

       光——蜡烛、灯塔、极光;暗夜、燧道、洞穴;温暖、光明;寒冷

       歌  书   旗  帆   画   铁砧  蒲苇  磐石  

2.连续反问

例如:

鸿星尔克连年亏损却“野性捐款”5000万,这样有血性的企业他不火谁火?这样可爱的企业我们不爱谁爱?

没有一位位“倪夏莲”的坚持不懈,哪里会有感人至深的奥运精神?又怎么会有触动人心的坚韧之美?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事实不也正是如此吗?如果纪昌学射时,没有先练“视而不瞬”,再练“视小如大”这些基本功“量”的积累,又怎能有名射手那“质”的飞跃?如果王羲之学书时,没有天天染黑池水,日日从点横撇捺练起这“量”的积累,又怎能有一代书圣那“质”的飞跃?

没有涓涓细流的汇积,就不会有汪洋大海的形成;没有粒粒沙石的堆聚,就不会有巍峨山岳的耸立。你学习一个个公式,就是汇积学海的涓涓细流;你学习的一篇篇课文,就是堆起书山的粒粒沙石;你每天的一堂堂新课,便是你“至千里”的跬步!朋友,你想要学有所成吗?那就从点滴积累做起吧!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连续反问句呢?

  1. 积累一些反问词: 难道、怎能、岂能、岂会、怎敢
  2. 运用连续反问的句式(一般要用到假设推理):没有……怎会……?没有……怎能……?

有了……怎会……?有了……怎会……?

如:“躺平”一族,回避现实,难道那就是青春吗?那是春寒料峭的初春,从冬天苏醒,不敢拥抱春光;沉迷游戏,玩物丧志,难道那就是青春吗?那是万物凋零的寒秋,没有了理想追求,只能葬于人生的寒冬。

3.整句出彩

例一  河南灾情,举国关注,风雨交加下,患难见真情。奔波在河道堤坝的逆行队伍,奔走在街头巷尾的忙碌身影,奔腾在四面八方的支援洪流……可谓汇小善之细流,成大爱之深海。

例二  十年淘沙,历尽磨砺之苦;百倍努力,孕育梦想之珠。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整句呢?

  1. 前后对比,句子结构和长短一致,是最简单的整句构成方法。

如:有了科学精神,就多了一分理性的光明,少了一分愚昧的阴霾。

   “大厦将成,非一木之材也;大国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无数英雄用个人生命的“舍得”,换取人民群众的“获得”。

   在时代的大道上,有停在路上“发霉”的“城市蹲族”,也有躬耕于脱贫攻坚一线的大学生村官;有躺在路上的“丧文化”信徒,也有把自己的卫星送上太空的“天格”青年。

    舍弃了……,却得到了……;舍弃了……,却收获了……

对……弃若敝履,对……视若珍宝

  1. 前后语义相近,句子结构和长短一致,也是构成整句的不二法门。

如: “奋斗无用”的无稽之谈大行其道,“一夜暴富”的成功鸡汤死灰复燃,“贩卖焦虑”的陈词滥调甚嚣尘上。           

  1. 与反复手法结合,写出前后连贯的两到三个句子。

如:我们弘扬科学精神,是为了驱散人们心中的愚昧,是为了社会更加理性。

  1. 近义词替代法

如:上课礼体现的是…… 上课礼传达的是……上课礼流露的是……

5.用成对的关联词语写出一个复句,然后再复写一个复句。多用复句比多用单句更有文采。

如: “上课礼”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更是弘扬尊师重道的重要方式。一声“老师好”,体现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和尊重;一声“同学们好”,传达的是师者对学生的回应与肯定。纵观古人,礼敬师长者从来不在少数。宋人杨时,年逾四十,“程门立雪”;明代宋濂,更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看似“作秀”的师生之礼,其实是上课一种仪式,其本质是对师者的尊重,更是对知识的敬畏。有了这份尊重与敬畏,又怎会一事无成?诚然,上课礼的回归,益处多多。但是我们重拾上课礼绝不是倡导繁文缛节,而是希望借此唤起师生内心,对课堂的关注,对知识的热爱。故而,上课礼决不能流于形式,成为敷衍;而应该行于身,记于心。

4.长短结合

短句一定要够短,短到2字、3字、4字,长句不必太长,和短句构成对比就行。短句尽量写得字数一致。

如: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秋日游,落英缤纷花满头;冬日游,似水云雪落满头。

    于人,空谈是摇曳在枝头的花,实干是摘取理想的梯;于国,空谈是衰败之由,实干是兴国之本。

5.说文解字

例一  “坚”乃坚守本心,矢志拼搏;“持”为持之以恒,永不言败。“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例二  “坚持”二字有十六划,“放弃”二字有十五划,也许,正是少了那些坚持,便与梦想失之交臂。

二、细节呈现  理中含情

【来自考场的习作】

论述观点:劳动的重要性

45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劳动的,《诗经》当中就有许许多多关于劳动的诗歌。有关于割麦的,有关于织布的……正是这么热爱劳动的勤劳的人民,创造了我们这么久灿的历史文明

55:中华文明是劳动铸就的文明。你读过《诗经》吧,你听见了关关和鸣的鸠吗?你闻见了稻麦和泥土的香吗?感受到了镰刀齐口割下麦茬的神奇吗?(排比+细节呈现,将读者引入中华民族“代代吟唱"的“劳动场景”中,形象生动,引人联想)这音乐声声。....这是独属于中国文明的平和安详和踏实。于是,我们看到,一群群荷着锄头,露水沾湿衣衫的人,在麦香中铸造着伟大,中国文化隆重登场,代代吟唱。如果没有他们的双手,双脚,没有他们热烈的付出劳动,我该去哪里寻找如此美丽的山河?(假设+反,突出“劳动”的重大意义表意鲜明)

知道吗?这才是中华文明如春水生发,生生不息的原因。

你说,这一切离你还是太远,那么,我说得再明白一点吧

如果,你不曾体会街边绿色邮筒中给送来的一信笺的喜悦;

如果,你依稀记得烛火下,机杼声声中微弯的背影;

如果,你仍贪恋嘴角留的团香,那是在江畔制青探青换来的美味……

论证观点:倡导上课礼

千百年前,漫天大雪中,神色恭谨的杨时,静静伫立

千百年后,三尺讲台上,郑重躬的陈建平,微弯腰

【感受一下来自名篇的感动】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节选自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细节呈现:就是细节化、形象化地描述例子。是在叙述事例时,调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的具体场景中叙述人物,让文字读起来有“声响”“画面”“气味”。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呈现的语段呢?

  1. 调动五官,感受素材

如:一句亲切的老师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无论这一行为是由衷还是应付,它都将唤起我们那一段青春年少的时光。学生岁月里恼人的烈阳,疯长的枝丫,黑板上簌簌落下的粉笔灰,课本上奋笔疾书的摩擦声,所有隐秘的少年心事都如同仲夏夜的荒原,一旦回想起来便会烧得漫天遍野。

再如:看到了……的笑脸,嗅到了……的馨香,听到了……的呢喃,触摸到……的坚硬

  1. 描述与论点相关的画面,截取细节、片段、瞬间

【例一  在个例论证中的运用】在准确取舍的前提下,对跟论点有关的部分进行形象化的引述。多用细节化、形象化的语言,有场景,有细节,而不是平铺直叙。

论述观点: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

选择事例:徐本禹,放弃读研,去贵州大方县山区岩洞小学支教坚守在黄园山区。

写法一: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本可以在高等学府他却放弃了。为山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所有青春。孩子们都很感激他。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45分)

写法二:徐本禹,20多岁的花样年华,他本可以在高等学府教室里,聆听优秀学者的教诲,接受更优良的教育,但是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期的眼神,让他然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压在了箱底转身走向了贵州大山深处。将青春的每一滴汗水都酒向了那一片贫瘠的土地。那破败的教室里有他高大的背影有他声情并茂的讲述,有孩子们充满爱戴的眼神。从此,大学校园里少了一位翩翩少年,大山深处里多了一个闪光的身心-——那光芒的名字叫一一奉献!(55分)

【例二  在排例论证中的运用】

论述观点: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

选择事例:

①程开甲是中国核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脸中作出突出贡献1946年,这个吴江青年远渡重洋,求学国,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旧中国的弱,让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备受歧视。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1950年,程开甲婉导师挽留,然回到当时一二白的祖国,先后任教浙江大学、南京大学10年,其撰写了我第一部《国体物理学》;1960年,他一纸命令抽调北京,从此“消失”在公众视野之。虽然在参加核武器研究的20多年时间里隐姓埋名,没发表过论文,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但程开甲经常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放弃保研选择去贵州山区支)

王健才(20多岁登上开山岛守岛32年)

秦明飞(2011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湖南乡村当村官)

(55分)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于是程开甲听到祖国的殷殷召唤,留给导师一个背影,埋首大漠30年,那一声核弹的巨响是青春的价值,更是奉献精神的礼炮;;于是26岁的王继才,登上开山岛,一站就是32年,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23的徐本禹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花样年华的秦明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离开耶鲁,棘和瘠中俯首躬拓荒守梦…… 

要写好细节呈现的语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1.要防止选取的和展示的部分与观点脱节。

2.要防止论述偏少,重生动而缺逻辑。

3,形象生动有画面感细节感

4、尽量用到比喻和反问等修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