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

逯建云

鄂温克旗林草局南屯林场办公室内蒙古鄂温克旗  021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在绿色中国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林业工程质量和造林效率已成为林业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绿化建设、人工造林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的苗木培育机制,加强技术管理,筛选合格的林木品种,优化移植方案,做到适地适树,以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知。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化苗木培育中,合理应用移植造林方法,对促进绿化苗木培育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能为实现生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林业苗木培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针对林业生态与环境建设的相关话题较多,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及发展需求的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林木种苗是林业健康持续发展与基础建设的重要核心,从树种到林种配置,均需采用结合与科学的应用方法,林木苗类种类较多,我国森林面积覆盖较大,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或南部等林业产业区内。苗木种植是指通过对不同树种的层次规划、科学配置,完成该林区及相关区域的生态绿化带,具有体系与系统的双重属性,是稳定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从基础与基层林业工作开展层面分析,林木种苗的可行性、保障性对树林成长与成林效果意义巨大,是稳定基层林业建设与工作开展的主要环节。因此,从宏观或微观层面来讲,林业种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森林培育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森林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科学培育、技术应用、综合管理的三维一体构建。森林培育是针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土壤养分及水文条件等,选择适合该区域生长、可持续发展的树种、苗木。通过一系列综合评估方式与种植工艺完成该地区的森林培育任务。

2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

2.1精选苗木种子

种子作为苗木幼苗的芯片,不仅含有幼苗生长的全部基因以及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更是决定苗木幼苗的生长速度、主干粗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基本生理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1.依据苗木的生态环境(光照强度、日照时长、昼夜温差、有效积温、年降雨量以及主要降雨季节、温湿度等),合理选择苗木种子,全面提高苗木幼苗的生长特性与生长环境的匹配性,为种子的萌发、出苗的整齐度以及苗期的茁壮生长奠定基础;2.依据种子的品质,采用风力筛种、浸泡选种、人工精选等措施,选择品质优良、种皮完整、千粒重达标的林木种子进行播种;3.为有效提高发芽率,应采取温水催芽、热水催芽等方法,对林木种子进行催芽;4.针对发芽率极低的林木种子(比如秦岭冷杉的平均发芽率不足7%),则要适当提高播种数量;5.营养繁殖,对于部分杨柳类强木,可以选取5年左右的健壮树木,进行枝条的截取和扦插,所截取的枝条应具备枝叶与嫩芽数量合理、粗度合适、水分充足等基本特征,从而确保在扦插过程中,可以分泌足够的生长素促进其生根,与此同时可以采用某些化学药剂或者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对枝条进行处理,以加速其生根以及伤口愈合。

2.2苗木培育

1.整地。为了提升苗木培育质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育苗地。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做好沟畦,方便圃地排水和灌溉,以满足不同生长期苗木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此外,选地整地时要综合考虑圃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促使苗木有序生长。2.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园林环境和土壤条件,综合考虑林木胸径和树型。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项目中的幼苗培育不宜选择胸径过大的树种;人工造林育苗时,一般应根据立地条件、降水量、光热条件选择容易成活、适应性强的树种,如柳树、杨树、银杏、杉木等,便于后续造林管理。3.播种育苗。播种前,应做好消毒工作,及时对种子进行催芽,始终保持外界环境水分充足。同时,还应把控好苗床温度,如果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可以覆盖地膜保温,为种子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在苗木培育期间,要精准施肥,施用经过发酵处理的肥料,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追肥。此外,还要做好林木移植之前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土地规划,设计定植穴的大小,选择最优运输路线。如果采用大苗移栽,应附带土球,降低树木根部水分的蒸发量,注意减少运输时间,避免苗木水分损耗过大。

2.3修剪技术

首先,管理人员应依据先前的规划挖穴且在挖穴前应做好移栽区域地下管道等隐蔽物的排查工作,并依据树木特征科学确定种植穴长宽及深度等。其次,若移栽小型树木,可以将树木放置于种植穴内,再进行填土并浇水,最后对周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若树木较大,则可以借助设备进行栽植。再次,依据移栽树木种类进行修剪,若树木为常绿针叶树,则基本不用修剪,管理人员只需清理干枯或染病树枝即可,若为其他树种,在修剪过程中首先在保证主干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适度修剪。

2.4施肥

苗木在生长阶段,由于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求的营养也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和苗木生长要求结合起来,补充相对应的营养,同时结合本地土壤条件,做好施肥次数和施肥量的控制,落实因地制宜原则,保证施肥效果良好。例如,在苗木种植前,施肥种类采用基肥,幼苗的生长阶段,需要施加钾肥,还需要对肥料和水的比例有效控制,保证苗木生长营养合理。在林木施肥中,还需要遵循固定原则,例如,定期每日或每周按照要求施肥,肥料的种类尽可能保持固定,避免对苗木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对肥料施加量也需要做好控制,避免出现烧苗情况。

2.5侧重日常管理提升病虫害治理

首先要明确病虫害的成因,其包括侵染性病虫害、非侵染性病虫害、植物衰退性病虫害等。侵染性病虫害是指真菌病毒感染、支原体寄生虫而导致的林木现象;非侵染性病虫害是指林木缺铁导致树叶变黄、缺锌树叶较小、缺磷树叶出现紫色等,树木所含氮磷钾等元素也许遵循均衡,如若元素不均才会导致病虫害现象。日常管理是指对林木进行日常维护,对幼苗生长进行水、肥管理,并做好日常成长数据与动态监测工作。森林培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是可在较短时间内便可完成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全面工作开展中一定要以日常工作开展为主,对林区发展与苗木栽培等工作进行技术性巩固,采用多种育苗栽培技术结合应用为主,提升育苗质量及育苗效率。同时,要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影响。基于此,需对病虫害种类进行明确,掌握具体信息与影响后果,结合自身幼苗实际需求采用针对性方法。如定期开展病毒、虫害的预防工作,对病菌的预防周期进行重新设置,提升不同生长周期与阶段的病虫害预防工作。最后,浇水与施肥要因地制宜,并做好土壤养分提升及优化,全面助力森林培育及种苗工作质量。

结语

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平衡以及完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地林业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构建推进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工程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许昌龙.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51-152.

[2]俞小勇.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12):103-104.

[3]严巍,杨瑞卿,胡永红.不同栽培基质条件对4种行道树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4):19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