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之生——让美术教育生活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乐活之生——让美术教育生活化

刘静

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幼儿园  512000

摘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艺术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开发儿童智力有着重大作用。以生活为主导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不但能够使儿童在美术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启迪儿童对生命的向往与探究精神。为让幼儿园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将生命教育渗透儿童的生活环境之中,运用生命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儿童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让美术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有效性

前言:幼儿园美术教育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外界的认知,而且是儿童理解、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使儿童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任何事物的感受和想法。在“乐活之生”美术教育中,我们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在掌握一定美术技能的基础上,让生命教育以浸润方式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共鸣。做到生命教育融入美术教育中,遥相呼应。要重视培养儿童主动求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品质,使儿童在实际的美术学习中深切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这样,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利用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场景

PPT和Flash媒体艺术具有直观性、灵活性的优势,在教师艺术领域课程上的应用更加广阔。许多生活化画面利用媒体艺术可以在教学中再现,老师在这个互动环境下,可以比较高效地进行艺术教育。相比较而言,孩子喜欢绘画活动课,同时绘画的内容又将关乎孩子今后的成长。利用一张PPT或是一段视频,把孩子快速引入美术创作情境中,提高孩子绘画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开展“夏天的景色”绘画课程中,老师首先利用一个图片,把夏天中的风景展示出来,五彩缤纷的夏天吸引人目光。然后老师引导孩子回忆夏天中独特的场景与色彩,再利用PPT表现教师提前准备的不同场景,拓宽孩子的眼界,进一步指导孩子用暖色表达夏天的炽热,用冷色表达夏天的清凉。通过多媒体应用,进一步创设具有特点的生活美景,加深孩子对色彩的理解,从而培养孩子绘画的技能。

二、加强社会实践,感受生活美术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目光。”老师透过引导孩子进行实践,可以帮助孩子深入体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绘画,提高孩子在生活中发掘艺术的意识,受到艺术的陶冶。绘画活动源于生活,孩子可以从社会现实中发掘美术,老师要指导孩子做好绘画观察。

比如在开展“水果列车”的教案设计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孩子们进入果蔬店和果园,利用自己体验,了解不同果蔬的色彩以及造型。然后由老师组织孩子们结合所见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最喜爱的果蔬并为其涂色。在水果列车上,也可画些人物和动物。因为绘画源于日常生活,而通过社会现实,能够增加孩子的沉浸式感受,也让孩子们对绘画学习越来越有信心。

又如“真情“父”出,爱在当下”活动,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为树立“感恩父亲,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借助“乐活”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感谢父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结合我园广东省“新课程”项目《生态文明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与本土资源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从美术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感激生命,引导幼儿学会对亲人的爱和感恩。并通过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制作小小礼物,把对爸爸满满的爱寄在小小的礼物中。

三、挖掘生活材料,丰富美术活动

绘画源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有许多绘画有关的材料,教师加以利用,可以丰富绘画活动。乌申斯基曾说:“儿童使用形状、语言、颜色和情绪来认知身边的事情。”而通过美术教育,则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身边的事情。

因此在开展与“树叶变变变”有关的教案设计时,老师可以指导孩子们采集叶片,或把叶子夹到书本中,并透过制作成叶子标本,巧妙运用叶子,并借此来完成美术作品的设计。而透过实验也表明,当孩子用枫叶制作成金鱼的尾巴时,孩子的想像力就获得了发挥。再例如,老师就可能以“纸盒”为创意点,让儿童在纸盒上完成相应的绘画创作,体会游玩的快乐。发掘生活材料,让儿童在“玩”中感受画画的快乐,并透过培养想像力,提升图画的审美趣味。

“以劳动之歌 绘美好篇章 喜迎二十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劳动者最美的姿态,为了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深刻的认识,培养幼儿主动求真,主动探索, 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品质,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生命之乐。我们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劳动节点点滴滴,自己主动探索,去看看,听听,想想,并在园区内采访身边劳动者,再以绘画与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并结合《寻找被土资源——新丰美食》活动,体验劳动快乐, 体会劳动辛苦,收获喜悦,体验劳动快乐,感受生命美好。

四、举办相关活动,激发儿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图画游戏,孩子学习画画的积极性将大大增强,绘画活动课的品质也将有所提升。儿童图画游戏是“玩”与“学”的艺术,“玩”是形式,“学”是目标。

例如通过开设“冬天的墙壁”,让孩子在墙面上自己画画,通过孩子对冬天的认识,活跃美术活动课的气氛。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老师的课程目标就能顺利完成。期间,绘画方面的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除开放墙壁,让孩子自己画画以外,老师还会引导孩子在树叶上涂抹染料、或者给废旧报纸进行裁剪等活动,打开绘画方面的大门。项目的设置主要针对孩子的兴趣特点进行,进一步调动孩子对于绘画知识的浓厚兴趣。

五、开展亲子活动,渲染生活氛围

父母是孩子非常亲密的人,通过在绘画活动中开展亲子活动,可以缩短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进一步营造家庭气氛,更加促进绘画活动的进行。父母比较熟悉孩子,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美术素质,提高孩子学绘画的趣味、自主性。

因此,我们组织家长参与举办以“我爱我家”为题材的绘画活动课,透过让孩子与父母联手创造,终于呈现出自己绘制的优秀作品,经过评估遴选,展现优异的艺术作品,从而可以提高孩子和父母创造的积极性。“草帽”的制造,也可由父亲、母亲与孩子们一起完成,经过制造草帽并为草帽进行上颜色,孩子们对美术课的理解就会增强,在亲子活动的结尾,可以透过照片,保留由亲子配合而制造的草帽与孩子满足的笑脸。而生活化的绘画也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需要由老师和父母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孩子的绘画素质。

结语:综上所述,儿童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满足儿童潜在的精神需求,又要使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感到快乐。通过“乐活”美术课程,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创造。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插进高空飞翔的翅膀,才能真正享受乐活、乐玩、创新、创美。

参考文献:

[1]李婧一.用生活化材料构建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1(50):65-66.DOI:10.14161/j.cnki.qzdk.2021.50.022.

[2]刘雅茹.试论儿童创意美术活动中生活化材料开发与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95-96.

[3]陈玉琼.“玩”与“学”的艺术——谈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