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之“道”来说“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从《大学》之“道”来说“道”

王玉洁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大学》被普遍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人们对其中的一些段落句子耳熟能详,但多半对“大学之道”中的“道”之一字的涵义却似是而非,不甚明了。到底何为大学之“道”?本文通过对先秦道家与儒家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典籍中出现的“道”进行解读,力图搞清这一抽象的哲学概念,以清晰《大学》之“道”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 儒家 老子 孔子 道

《大学》是中国古代一部儒家经典之作,相传为先秦时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著,经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极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必读书,一个读书人要通过“学而优则仕”来寻求人生的出路,达到读书做官的谋生之道,那便逃不脱对《大学》的熟记背诵与理解,与今天的学子们考取院校谋求职业而熟记背诵某些知识点别无二致。《大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清晰“大学”的概念

那么,何为大学呢?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他的《大学章句》里头言明“大学者,大人之学也”。那何人又称之为“大人”呢?此大人当然非我们普通所理解的成年人或肩负一官半职之人,在《易经》的《乾卦》中有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由此,许多学者都不否认《大学》思想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五爻。原来,所谓“大人”是与天地之性德相生相合,同太阳月亮一样光明磊落,与春夏秋冬的时序一样清晰分明,同鬼神一样变化不测,这样的人堪称其为“大人”。这种人的主观力量(精神),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等客观存在的力量相合,亦即主客力量的互相转换与合而为一,这种力量的产生,就如哲人们所言之“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心能转物”等,二者可以能量互换。概括而言,凡立志于在学养上下功夫,内养的功夫与外用的知识皆能达至一定的水准,便可称之为“大人”。实际上,这也便是先秦儒家思想所要重点标榜和培养的内圣外王之人,而要培养这样的人何其不易!

再回到“大学”这个话题,古之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朱熹在其《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又言:“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古之大学与小学的区分不仅以年龄为界,更明显的在于学养境界的上升,小学注重生活能力习惯的培育,大学则强调正心修身的内在修为功夫的养成。亦可见此“大学”,跟我们当下教育中融合了中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不能等同,它非是一种学历,而是一种在内容上全面覆盖,时间上需养成终身学养的学习观和方法论。从内容上来看,它既包含了一切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国家社会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学习,同时更注重人内在层面的心性修养功夫的养成。因此,需要指出的是,朱熹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这一主张并不妥当,与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所释义的“小学”以及其所注解的“大人之学”形成了矛盾的说法。明明《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与初学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凡对古代传统文化有所涉猎的读书人对这一段文字都不陌生,文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三纲八目”,纲是纲要,目是条目。“明德、亲民、至善”便是三纲,不是古代传统文化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八目。鉴于本文作者的学识水平与文章主旨的突出性要求,八目的概念不在本文论述之列,笔者只拈出《大学》原文的第一段中出现的“道”之一字进行探讨。

二、对大学之道的“道”的解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最基本的宗旨所在。这首句话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字——道,其所包含的抽象性的一面涵义,若非特别且深入进行研究是难于理解到位的,再加之中国文字本有着一字多义的传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大相径庭,在同样的语境下亦能有不同的解读,这应当是东方文化内涵丰富且极富神秘性的一种特别的呈现。

1.“道”字的四种常见涵义

笔者查阅《说文解字》,结合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以为“道”之一字在中华文化中,最常见的含义和用处约略有四种:

一是道路的道。《说文》上解释:道者,径路也。一条道即一条路,这是最好理解的。犹如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中所写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道即古路之意。

二是讲话的意思。古代语言文化中习惯作为动词所用,在古代民间通俗小说中随处可见“且听我慢慢道来”,“速速道来”,“为某人说道说道”等等,不胜枚举。

三是法则、守则。例如《孙子》中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再如人们自古以来形成的口头语“盗亦有道”,或子产在《左传》中所言之“天道远,人道迩”,都是指有一个特定法则的道。

四是形而上哲学的代号。如《易经·系传》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物质世界有形有相的东西,“器”字就是指有形有相的东西而言;那么,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不是“物”,也不是“心”,称为形而上的“道”。例如《老子》一书,首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从形而上说起。其实,大学之道的修养所要达到的“道”,也是从形而上而来的理念。

  1. 大学之道包括两种内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则近道矣”,这开头一段里出现了两个“道”字,同样的抽象但具有两种不同的内涵。正如上文所言“道”字有形而下的法则、守则之意,开篇第一句所出现的第一个“道”,很显然是指大人之学养成的方法原则,或说其所要遵循的法则、守则,在于要“明明德”,要“止于至善”,然后具体该如何去修为和实践,则提出了七证的内养功夫,也就是后面指出的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学养功夫。达成了这一系列七证的功夫,才称得上“近道矣”。而这第二个“道”便是以上所言之道的第四种涵义——形而上的哲学代号,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里的第一个“道”便是形而上之道,第二个是表示言说之意,第三个则是原则、规则之意。老子说这个“道”啊是无法为人述说的,因为其“非常道”,不是我们寻常所能理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器物,是不可见不可触摸的抽象的一个理念。这听起来十分难于理解,如果对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生命哲学观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与把握,只凭字面意思是很难清晰其内涵的。

此不可思议境界的实质内容,不是言语所能述说的,这就正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非言说境界所能了解,但不可思议境界虽是不可言说,在主体生命中实有其自我验证的实质内容。那便是通往此“道”的七证功夫。换言之,得“道”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即儒家强调的要自力以成圣。这揭示了东方生命哲学所展示的生命本质的作用——一切因道所生,一切因道所变。“道”是最根本的哲学问题。要深入了解何为大学之“道”,我们需还原到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尚未明确区别之前,从两家的元典中去考究和理解。

三、大学之道的“道”即宇宙生命的本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道”不可说,要是可以言说,那便不是寻常日用的“道”了。这有点把人弄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到底何为“道”?但其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似乎又解释了这一问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很明显,有关“道”的涵义,老子已经自问自答了。有一个混沌之物,在有天地之前即已客观存在,它本无形无相,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一切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源自于它。寂兮寥兮,亦即绝对的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涵盖一切的万有但又没有形相声色可寻。“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超越一切万有之外,悄然独立,不动声色,不因现象界的物理变化而变化,不因物理世界的生灭而生灭。它无所不在,遍一切时处,人类日用而不自知。这个东西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所以老子说不得已姑且名之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所提出的如何行道的方法。人要效法大地,因大地具有厚德载物的属性,能包容一切万有的生命,且能做到清净平等;大地要依法于天,为何要效法天?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自己实在不想说太多话了,真正的学问道德是不需执着于自我知见的,观察天地就知道,上天何曾说过什么?天从来不曾言说,可是四时的运行却如此分明有序,万物在天地之间照常生长。天地能有规律地运行靠的是什么?即法于“道”,而道法于自然。此自然并非我们固有概念中的名词“大自然”,而是指道效法的是它自己本来的那个样子,即宇宙生命本身当然如此的那个“自然”,这也便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开端。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万物予人享用但从不要求回报,并且生生不息,平等无别。所以人的胸襟和器度都要像天地一样坦荡、包容,善于付出而不求回报,此之谓法尔本然,。

无独有偶,稍晚于老子的孔子所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也谈到了“道”。在孔子所著的《易经·系传》里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实际就是秉承着老子所言之“道”而来的,象征宇宙万有本体的形而上道。孔子研究了周易以后,得出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与阳的一体两面,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有一个正面就会有一个反面,这是道的法则和定律。每一个现象都是相对的正反两个力量而成,这个相对不同于西方逻辑所认为的矛盾,这个相对最后还是中和的、统一的,是均衡的存在。所以阴极阳生,阳极阴长,宇宙万象都是由相对的两个力量所产生。在《论语·里仁》中,孔子发出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在《里仁》这一章中反复主张“仁”的修养,因此他主张道是仁之体,仁为道之用。他认为一个人若早晨得了道,哪怕晚上死了都值得,人生怕的就是不能闻“道”。

有了老师的这一主张,无怪乎其学生曾子要大谈大学之“道”,并且孔子的孙子子思在其所著《中庸》一书中也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虽无形无相不可言说,但却是充满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你修它就有,不修它就没有。道就在我们人的身上,如何让它的作用显现出来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实际上,原始儒家“道”的概念,和道家所首提之“道”的内涵是一样的。换言之,在老庄孔孟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圣哲的认知里,“道”即宇宙的本体、本源,是这个宇宙生命所形成的原动力和本来面目,是万物未生以前的那个东西,它是无象可以形容的,这个无象之象代表了完整的一切,姑且用一个字“道”来代表。这个道是清净的、至善的,本体自足即万物皆备于我,因此原始儒家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认为人性本善就是必然的了。如何达到人性的“至善”呢?《大学》所列出的方法就是七证的功夫,并且达了“道”以后,还要懂得道的妙用,那便是后面讲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整个中国文化史,王阳明可谓将大学之“道”践行并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的学问、遭遇与修养正是《大学》中“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证功夫的完整展现。其所形成的思想体系“阳明心学”,涵盖了整个大学之道所涉及的内容,因本文篇幅有限,另行再作讨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之“道”即发端于先秦儒道尚未细分时,圣者们所发现之象征宇宙生命本体本源的“道”。中国文化在先秦时即已成熟,其核心是“道”,“道”之哲学的根本发端为《易经》,之后的老庄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和孔孟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思想哲学理念都不离“道”。秉承着“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道不可须臾离,离即非道”这样的思想主张,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及中国人都在无所不在的“道”的文化中孕育和滋养,古往今来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寻“道”、了“道”。循着古圣先贤所教导的方法,若人人致力于在学养上努力用功,一代一代实践着象征着东方文明文化的生命哲学,那便可一步一步接近于宇宙生命的真谛了。

参考文献:

  1. [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 王国轩注.大学·中庸[J].中华书局.2006年9月.
  3. 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本文作者:王玉洁,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