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学具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学具的体会

曾桂珍

四会市青云小学  526200

【内容摘要】学具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合理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算理;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必须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给学生提供动机会;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关键词】数学学具  动手操作    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    激发兴趣   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概念的形成

【正文】学具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它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合理运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一、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

由于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整理能力较差,也比较好动贪玩,一个班级如果进行一次最简单的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学具摆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放在课桌右边,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操作过程中比一比哪一小组完成得最好收拾得最快等。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有余数)的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拿出5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首先让学生理解应先把整捆的分成两份,然后再把剩余的一捆拆开后和零散的两根一起分成两份。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分时要拆开一捆小棒,分完后收拾又要把它重新捆绑起来,这一过程老师要清楚要求学生,分时小棒应该放哪里,收拾时,小棒又应该放哪里,这样有条不紊的指导学生操作,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这既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整理能力。 又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分类这一内容时,我要求4个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每个同学都把铅笔盒里的学具全部倒出来,放在一堆,就把这四个铅笔盒当成一个“小货架”,然后要求小组的同学合作,把所有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学习用品按分类结果放进每一个铅笔盒里。操作完毕后,还引导学生拓展,如果自己的铅笔盒不是多层的就要买一个多层的铅笔盒,把自己的铅笔放一层,橡皮擦放了一层,尺子放一层等,这样进行分类摆放。书包也是一样,一般的书包,都有三层,我们可以把作业本放一层,书本放一层,其他的学习用品放一层。也可以语文书、语文作业本放同一层,数学书、数学作业本放同一层,其他书本作业本放一层。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但很容易理解了分类的学习内容,还提高了自己的整理能力。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经验合理使用学具,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 。但教师要对使用时间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教师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还要提出明确要求,做什么、怎么做。.如:学习《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开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特点,我特意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个活动角,使用起来方便自如,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理解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了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难点,我请一位学生先做两个相同的角,再把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让学生猜测:哪个角大?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发现这只是改变了边的长短,没有改变张口的大小,所以还是一样大的。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适合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2~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课堂上,两人或四人合作。一、用手中的正方体搭出几何组合体,就能生成多种观察资源,使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搭成的物体。二、两人或四人合作,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组合体的形状,用手中的正方体把它搭出来,学生手中有“物”,才能实实在在地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观察活动中,重视学生对几何组合体的整体观察,让学生获得对组合体形状、大小的整体感知,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引导学生注意对组合体形状特征的观察,切实将在每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储存在头脑中,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回顾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在头脑中建立起组合体完整表象。通过这一系列的学具操作,学生亲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和从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转化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除法时,让学生拿出小棒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在分小棒的过程中,对应着分步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并给出每一步书写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的含义,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就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在一张长30厘米宽23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生思考)师发给每生一张A4纸,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通过利用A4纸折一折,再解决这道练习题,不但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还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才能在长方形纸中剪出最大的正方形,也就是理解了算理。

四、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一年级学生理解“同样多”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和三角形学具,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拿六个圆形摆在桌面上,如果摆的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三角形应该摆几个。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三角形同样是摆六个,从而引出“同样多”的概念。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了许多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让学生2~4人为一组,摆出不同的长方形,然后数出它们的面积。学生通过利用学具,摆拼多个长方形,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长方形长是几厘米,每行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就能摆几行。得出面积单位的总个数是长和宽这两个数的乘积,由此概括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然后再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通过这样使用学具动手操作,学生都知道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能拼成了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通过学生摆一摆、拼一拼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

可见,合理使用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获取知识、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