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运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运用实践

胡国舜,叶晓晖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施工中对接漏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施工人员作业安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建设成果在竣工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目前,建筑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呈现一种规模化趋势,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与之匹配的建设施工方案逐步完善。为了提高施工中的用电安全、保障现场作业不出现漏电问题,下述将对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实践应用展开详细的论述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漏电;技术;保护;施工;电气;

1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原则

漏电保护是保证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的主要措施,为了满足此项需求,下述将从五个方面,对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

1.1漏电保护工作的实施要严格遵循协同性原则

在建设项目施工前,要求技术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及时掌握与此工程相关的施工特点,根据工程需求,制定完善的电气施工方案。重点做好在施工中对现场用电的监测,对于用电负荷区域,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漏电问题。

1.2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应遵循规范化组织原则

在施工中不仅要对本部门进行用电控制,还需要加强与合作方(包括土建工程方等)的合作,形成多方协同参与工作的良好场景[2]。同时,加强对市场作业现场公共区域的分析,制定一套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方案,保证在施工中不同电气设备的规范化使用与标准化安装。此外,考虑到此项技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因此,在对接技术时应根据施工工序需求,进行不同施工环节漏电保护工作的对接,保证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

1.3将接地保护工作原则作为支撑

在施工期间,要控制所有的电气设备与用电装置中的低压运行系统处于稳定、正常运行状态时不对其进行接地处理,而是直接将装置金属外壳直接与地面进行对接。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其他装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其的接地保护处理。

1.4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装置的零线保护工作原则

包括所有设备的金属部位保护,包括设备配电器、电机等。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现场作业环境恶劣、配置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就可通过零线保护的方式进行施工现场漏电保护。

1.5在施工现场遵循三级漏电保护工作原则

包括对现场存在负荷现象的端口保护等。通过此种方式,保证现场施工设备在使用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保证现场供电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

2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设计

2.1漏电保护装置正确选配

为提高建筑电气的施工安全,从漏电保护技术实施的角度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在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选配时,需要保证其各个线路均具备相适应特性的情况下选择。

漏电保护装置在与其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后,使用中会受到不同耐受电压的影响,进而造成电气施工故障问题的产生。当这一问题产生时,其产生的故障电流通常能够超过正常电流强度数十倍。因此,为了确保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保障其安全性,在对装置的类型进行选择时,需要充分满足其相适应性条件。同时,在选择时还应当充分遵循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其表达式为:

 

公式中:∑I表示为电气设备连接电路当中的复合电流代数之和。

为了避免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动情况,影响整体供电,在针对保护装置进行选配时,需要对其额定状态下的不动作电流参数进行选择,将其电流参数设定为电气线路正常电流泄漏的2.5倍以上。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绝缘材料出现老化问题而使得正常泄露电流超过设定的规定范围时,则应当对绝缘材料进行更换,或直接选择绝缘性能更好的电气线路以及电气设备。其次,还可通过划分等级和区域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区域内电气设备有针对性的保护。针对部分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由于这一部分建筑的规模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队伍,对漏电区域进行划分,并形成分层次化的保护模式。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各个保护区域的灵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总漏电保护装置出现跳闸的概率,避免故障时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2.2配置漏电保护装置规划形式设计

在明确漏电保护装置及安装接线后,针对其整体规划形式进行设计,并完成对相应接线的安装。当漏电保护装置上标志着负荷侧以及电源侧时,应当结合接线的安装规划要求进行布设,并且不得出现反接的现象。针对在此过程中的四类保护装置,应在漏电保护过程中,将其中心线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直接对接。在此基础上,明确与装置呈现连接状态的中心线,不可作为装置使用中的保护线路,也不允许在施工中对此线路进行重复接地处理。对于装置供电输出的负荷侧,要保证其中心线路在连接时不允许与其他回路出现共用的现象。在对漏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选择时,应当根据建筑电气施工的实际特点以及需要,确保在满足防止电气火灾和电气短路事故发生的基础上,为每隔漏电波保护提供后备保护力量。根据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的规模,可选择的漏电保护装置额定电流应当在150~450mA范围内,对于额定漏电动作的时间选择,应当在0.15~0.25s范围内,以此通过上述参数的设定选择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压、电流以及电磁对其产生的干扰,进而提升漏电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漏电保护效果,还应当强化对漏电保护装置的管理,确保每一个漏电保护区域范围当中的二级漏电保护均能够始终处于有效保护状态当中,以此进一步降低漏电保护装置出现跳闸的概率。

3对比分析

选择建筑市场内工程项目作为工程实例,在建筑电气施工阶段,分别使用本文设计的漏电保护技术与传统的漏电保护技术,对施工现场行为进行控制。

试验中,先选择一个大功率作业设备作为测试对象,模拟此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电流负载。此时,作业设备的外壳将出现微弱的电流。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用手触摸其金属外壳,可以发现轻微的漏电。使用本文提出的技术对作业设备进行漏电保护处理,处理过程中,使用电流互感装置对其外壳电流进行测量,提取测量装置显示结果,绘制电流强度变化趋势图,见图3。

图3使用漏电保护技术后漏电装置金属外壳的电流强度变化趋势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使用本文设计的金属漏电保护技术后,漏电装置金属外壳的感应电流从剧烈波动逐步趋近于稳定,最终测定感应电流为0,说明此项技术在应用中实现了对漏电现象的有效控制。

使用本文设计的漏电保护方法与传统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出现高负荷用电的设备进行漏电保护,计算感应电流从剧烈波动到0的时长,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中:Ti代表漏电保护控制过程所需时长;Tj代表电流互感装置测量电气漏电为0的时间点;T代表电流互感装置测量电气发生漏电现象的时间点。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对两种技术的有效保护时长进行记录,记录后的结果见表1。

表1漏电保护技术实现所需时长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在进行相同电气装置同种漏电工况的保护处理时,本文技术所需时长小于传统技术所需时长,说明本文设计方法更为有效,可以将漏电行为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4结语

漏电保护问题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解决此项问题可以保证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与不受到漏电威胁。同时,开展此项工作研究还可以解决施工现场消防问题,降低现场安全隐患,降低工程施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郭春平.煤矿井下检漏保护装置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技术必要性分析[J].煤矿安全,2020,51(12):133-139.

[2]曹建文.井下新能源电动支架搬运车绝缘监测和漏电保护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1,34(2):39-41.

[3]刘林旭,吕志鹏.基于B型剩余电流保护的路侧智能用电设备漏电监测系统[J].电工技术,2021(4):77-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