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项目“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保育员项目“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

闫菲菲

淄博市技师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者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采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发挥了互联网优势,弥补了传统培训的弊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了保育员项目的培训效果,提升了保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保育员 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

    一、保育员项目“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背景

    (一)社会需求更高质量的保育员

保育员指的是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要求幼儿园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在幼儿园工作中,保育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相互协调的两项工作,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也需要大量耐心细致高素质的保育工作者。

通过对我市保育员队伍的调查发现,保育员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者占60.3%/,30岁以上者占81.2%,20-30岁以下的保育员仅占18.8%。保育员学历层次以高中或中专(技校)学历为主,本科学历较少,还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保育员为初中学历,保育员编制情况以非正式的编制占有比例较大,保育员的培训、再培训机会很少,无论是幼教理论素养,还是业务能力都难以提高,导致保育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

(二)互联网+社会背景

2019年11月,教育部等十四部门发布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强调:“支持职业院校敞开校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培训,推动学历教育与培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多渠道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共建共享”,突出“短平快”等特点,通过智慧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提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些国家政策为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打破了传统培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生态圈,应用计算机客户端、手机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学习,依靠互联网展开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学习,师生网上连线互动,交流沟通。

二、保育员项目传统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保育员项目传统职业技能培训是依靠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将参加培训的保育员集中起来,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培训教师进行统一的集体授课。它具备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省时高效,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多是以地区为单位开班学习的,同一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工作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对于需要参加培训的保育员来说,因平时工作较忙,要所有人集体参加培训,就要牺牲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从情感上是抵触的,对于保育员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也会有影响,因周六日的学习没有休息必然也会影响到新一周的工作。

其次,对于培训教师来说,因集体培训往往人数较多,对教师的教学控制能力要求更高,为了完成培训内务,教师更倾向于理论教学,填鸭式的教学,在前面的讲台上一个劲的讲,培训者在座位上只能被动的单向接收,教师讲的眉飞色舞口干舌燥,培训者可能两眼无光不知所云,这样的培训缺乏过程性的考核,不利于真正提高培训者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再次,对于培训来说,并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培训教师和培训者从集体授课到培训考核、组织技能评定考试、教师监考判卷,公布成绩,确定领取资格证书结束,期间周期较长,耗费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培训管理多为纸质性材料,培训资料数据不能进行查询和检索,需要配置教务人员进行培训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培训的成本较高。

三、保育员项目“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实践

(一)组建培训班级,加强教育管理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然而大多数的职业资格培训及证书认证多是通过民营机构来完成的,难免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传统培训中管理薄弱,教师只管上课,学生只求考试通过,培训的效果以总结性考核评价为主,忽视了培训过程对学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的作用。

由专业院校引入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机制,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能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由院校和企业洽谈对接,签订职业技能培训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培训的内容成效,保障培训的圆满完成。由企业确定参与培训的人员,提供参训人员基本信息,校方根据企业方的信息,组建培训班级,安排专人教师担任培训班班主任负责该班培训期间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培训学员的信息更新维护、培训期间的课程安排,学员学习情况的统计和推进,学员评价的收集反馈,考核评定的组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等。

(二)建设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库建设是保育员项目“互联网+职业资格培训”模式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课程思政,注重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要提高保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更要把提升保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许多幼儿园内发生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保教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够造成的。要加强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爱岗敬业观念,尊重幼儿、关爱幼儿的科学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树立,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课程资源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技能训练。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保育员知识课堂”和“保育员学习检测”两个模块,并以此进行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学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中知识课堂主要包括保育员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婴幼儿生理卫生学知识、婴幼儿教育学知识、婴幼儿安全知识、相关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卫生管理、生活管理、配合教育等技能内容,知识课堂包含教案、课件、和微视频,微视频呈现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讲述。学习检测模块是以习题库方式呈现,既可以按照知识理论习题库和实践操作习题库来练习。有辅助知识课堂的随堂检测,有知识模块的章节检测,及保育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模拟考试检测。培训学员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入习题库,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章节或专题章节进行巩固强化,夯实理论基础;再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通过实践操作习题库练习,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巩固其专业技能。

(三)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完成线上教学

利用学校提供的超星学习通教学资源平台,钉钉直播、班级微信群等网络媒体完成线上教学。班主任在教学资源平台上建班建课、组建教学团队和班级学员,根据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制定发布培训课程学习安排表,授课教师利用平台直播功能进行线上直播,对学员的疑惑线上答疑,未能观看直播的学员在课程开放时间限制内可观看视频回放完成学习,使学习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自主性。

知识课堂模块的教学资源平台后台数据统计,可以实时了解学员的保育员培训课程学习进展完成情况,学习检测模块的教学资源平台后台数据统计,可以分析学员知识任务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错误习题的统计可以为日后线下辅导做好准备。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考核评定体系

对线上学习,学员多是碎片式的自主学习缺乏系统性,对于疑难问题特别是实践操作问题学员并不能完全掌握,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的方法对培训进行补充与完善,在培训后期组织线下培训,教师对学员进行现场培训,以系统的逻辑结构对知识进行梳理,以规范的标准化操作对实践技能进行完善,对线上错难疑问题进行现场讲解。这种“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双线培训学习更有利于学员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

除了职业技能评定考试的成绩考核外,利用教学资源平台的学员知识课堂学习完成情况、习题库练习情况进行过程考核,还有培训教师在线下现场培训时对学员进行评价考核,三者按比例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根据学员最终考核结果情况颁发培训班培训等级证书和保育员职业技能证书。

通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完成的培训,与同期的传统培训模式相比,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训管理效率,学员的保育员职业资格评定的通过率也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培训学员的职业素质。

四、结语

保育员项目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依托教育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培训的时间、空间、费用、师资等方面的限制,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效果,加强了学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好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张英.“互联网+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的研究 [J].职业,2019(13).

[2] 李强.“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分析 [J].人力资源,2020(22).

[3] 桑明荣.“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探析 [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06).

[4] 康素洁,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模式研究 [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

[5]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0).

[6] 李栋,王海军.“互联网+职业教育”视域下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教

育与职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