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

郭媛媛 ,王玉瑞

高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  聊城市252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实施带了来新理念、新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乡村振兴面临转型发展的难题。由于村庄规划理论缺乏、技术不到位,导致我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并不合理。因此,实现乡村振兴,要综合配置空间资源,重构区域化的乡村空间,加强乡村空间治理,注重生态空间建设。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实施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在全面认知乡村价值的前提下,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传承人文历史为先决条件,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安排,统筹农村地区生态、农业、城镇空间资源配置,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最终目的是通过重构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为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塑造新型的城乡建设关系,消除城市发展差距,最终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乡村风貌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风貌规划滞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来,我国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城市规划,忽视乡村规划,导致乡村式规划滞后。这一趋势没有完全扭转,各级政府对新农村规划没有正确认识,农村规划还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布局,农村发展缓慢。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有大量的荒地和闲置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特色景观破坏,房屋前后乱搭乱建。

1.2乡土特色消亡,被迫同化

实现乡村振兴还应解决拯救乡土特色消亡的问题。由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他们进城务工或从事商业经营,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他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本具有农村特色的人口被迫城镇化,失去了原有的乡土特色。此外,一些具有历史底蕴的村庄因人口流失也成了“空心村”,失去了原有色彩。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2.1转变规划思维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应转变传统化思维。①“多规合一”思维。村庄规划需在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良好衔接市县级规划方案,整合村庄范围内各类资源,注重“多规合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统筹乡村产业、土地资源,突出村庄特色,实现乡村地区的差异化建设;②区域统筹思维。实用性村庄规划需对区域内各居民点体系展开统筹,明确村庄职能,优化公共设施,以此提升村庄宜居性,引导村庄集聚发展,科学规划村庄类型,并以村庄类型为依据带动村庄发展,促进村庄区域性资源分配与共享局面的形成;③实用性规划。村庄所处地区、环境、资源等均有所差异,村庄规划应立足于实际,着眼于未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内做好动态调整规划,尊重村庄主体意愿,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实用性面向村庄主体,在村庄规划时需尊重主体需求,在调研、讨论中明确规划重点及手段,使村庄规划真正做到“为民、利民”,为实现该目标,要求村庄规划人员深入调研,激发村庄土地“活性”,综合统筹村庄土地、水利、生态等资源。

2.2引导产业发展

良好有效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需带动乡村发展,为产业建设提供发展方向。①在规划调研期间明确村庄内一、二、三产业用地范围,规划期间以农业农村资源为核心,根据现有一、二、三产业规模进行用地规划,分析现有产业链条是否合理,适当调整农村功能、产业链条,确保乡村产业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方面,引进电子商务模式,并统筹规划生态资源,以此拓展乡村产业范围,将村庄范围内经营性土地按功能进行规划,为便于管理,可将经营性土地详细分为农业耕地、物流仓储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使村庄规划更为合理,且可为村庄发展提供思路;②村庄规划过程中需注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整合村庄土地资源,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以此提升村庄土地利用率。为促进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规范指导下,鼓励村庄运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民宿、电子商务等产业,借助村庄规划契机促进乡村发展。乡村城镇地区对于推动整体流域内的生态建设质量,实现产业互补与引导,构建特色产业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可最大程度的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利用区位优势谋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农民群众搭上旅游发展的顺风车;通过国土绿化工作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产业+”模式,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相呼应,实现农民的不断增收、产业的不断增效、生态的持续性增值式发展。

2.3农村电商助力模式

电商在农村区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草根、作坊式的创业模式,需要协同农村各个资源,优化淘宝村级服务站建设,带动农村地区电子信息化商务集群的发展,为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途径。农村地区电商助力发展模式中,主要依靠电子商务为主载体,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大力发展适宜的农业经济,为解决农村经济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借助此理论来实现乡村振兴。该模式适用于配套服务比较完善,且产业特色和区域品牌优势较强的乡村地区。

2.4文化传承带动模式

保留乡土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农村,也是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选址时要注意具有特殊性的人文景观,比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或者文化底蕴比较丰厚的乡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广民俗文化,传承文化经典。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意式发展,最大程度的提炼乡村文化符号,积极打造和构建乡村特色文化品牌,为融合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重点引导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的“度假转变”,为进一步的激活乡村变化,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保留乡村原有建筑和景观景色的前提下,加强室内现代化服务设施,将乡村文化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不断推动本土文化与传统民间艺术的多元发展,促进创意再生,积极打造乡村名片。

2.5变革村庄管理方式

乡村整治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必经阶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好管控引导工作,积极变革传统的村庄的理方式。村庄管理要使用刚柔相济的方式,推动乡村实现生态优化、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提升乡村人的生活品质,传播乡土特色文化,高效达成综合治理乡村的整体目标。同时,管理村庄应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守住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底线,合理规划“三区”空间,并划分出管控边界,力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乡村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结束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振兴乡村,要构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体系,着眼于人口产业与资源文化的发展,从整体出发、全局规划,构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格局。地域特征是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特色,在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振兴乡村更应树立起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意识,认识到发展条件的不平衡性、差异性,从各方面全面发展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8):16-23.

[2]汪素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方法探索[J].城市住宅,2020,27(6):139-140.

[3]郑期曦,唐旭,孙业驸,等“.国土空间规划”热点演化及前沿动态分析[J].福建建材,2021(5):13-15.

[4]季正嵘,李京生.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与有效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3):33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