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

张,俊

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已经由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教育同经济发展并重的新理念。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美育建设,它对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育教育根本上来说就是立德树人,从狭义上说,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从广义上来说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品德的优点。通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断培育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美育教育协同机制。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学方法

前言: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综合素质人才,而综合素质人才品德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高校中注重加强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形成有效统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以美育育人与文化育人并重,高校必须深度体会美育精神,制定并规划美育教学新思路,平衡美育与文化教育天平,积极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使美育教育植根于高校文化之中,将美育教育作为长久教育方向并进行深度挖掘。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文化沉淀基础,可谓海纳百川博大精深,中国美学文化早就植根于华夏儿女血脉之中,因此对教育工作来说,开展美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学生拥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美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不仅能够使中华传统美学文化得到传承,还能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使德、智、体得到极大的提升。

1高校美育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机理

我国教育事业近些年发展迅猛。美学教育体现在不同形式院校的方方面面。在艺术院校中,对美学艺术的研究是其根本的教学目的,艺术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并将这种情感进行升华而产生美感,所以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可以说“美育是最基本和最容易‘落地’的方式”。2002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见》同时明确“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从狭义上说,美育教育的普适性特点容易在高校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使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之能够体会到艺术之美,通过美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然地受到艺术熏陶、并在行动中规范言行,培养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气质得到相应的提升,对文化教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从广义上说,美育教育的宗旨意在育人,使受教育的个体达到“美善相谐”境界。美育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德育教育,在美育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待别人时要有谦逊的态度,要与人和谐相处。要形成爱党、爱国之心,要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大学生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通过高校的美育教育下,使得大学生的情感流露与高校的德育教育产生共鸣,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搭构正确的价值取向框架,订立符合自身道德发展的精神追求,这对于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与正确的审美观念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美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环节,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心的传统的文化观念,并为未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奠定基础。美育教育即为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以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自我感知外部信息的能力下形成自我寻求真理的能力。而美育教育的核心应该理解为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在高校生活中,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审美理解。能够通过美育教育寻求不同复杂科目的美学特点,以便能够使学生形成钻研的兴趣,使得自我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高校美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2.1高校美育观念的狭隘理解

2.2.1 艺术类高校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教育部门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由于艺术类考试专门针对的是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技巧的考察,而对美育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不能有效地加以重视,这就使得某些艺术类高校对美育教育认知存在片面性,极大地制约了艺术类高校的美育发展。艺术类高校虽然在追求外在美感的硬件设施上比较完善,却在素质教育体制的建设上有所欠缺。

2.2.2 非艺术类高校

除了艺术类高校以外的各大高校在开设美育课程时常常持有一些片面的想法,这些高校部分地认为高校美育就是简单的吹拉弹唱或者琴棋书画。他们仅仅把美育看作是一种用来培养特长的技术性教育,认为它的作用只是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辅助于学生主要的专业教育,而没有意识到高校美育还可以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者鉴赏艺术活动来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加强对于“艺术美”的认识理解,从而更好地以抽象的思维去认识社会的不同层面,提高生活的质量,满足学生们的精神需求[3]

2.3不规范的美育教学方法

2.3.1 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在美育教学中,美育的内容常常局限于艺术教育这一狭小的范围内,从而直接造成了美育内涵上的严重单一化和功能的虚弱化,美育中美学教育的内容就常常会以一些晦涩难懂的美学类的专业知识和概念为主,这些内容专业性过强,因此并不利于美育整体上的大众化推广和普及。

2.3.2美育课时安排较少

大多高校基于其各自的专业需求和科研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很少给予美学课程较大的空间,除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程之外,各种各样的专业课占据了学生的绝大部分课程安排。除却部分小众的选修课,美育课程至今并没有大范围地开起来或者说有实质性的进展。

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美育发展路径

3.1以提升文化内涵为目标,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美育的内在表现在于文化修养的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中渗透着家国情怀、礼仪人伦,是传统文化在人性修养上的具体体现。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中论述道:“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高校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4]

3.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契机,创新美育组织形式

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改进校园美育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融合的体现。高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塑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团学精品,让优秀传统文化引发大学生共鸣,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国家民族情怀,使当代大学生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

3.3以传统文化继承为重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传承文化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高校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体验、交流、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5]

结语:“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高校美育发展需在文化育人视角下把握育人目标,拓宽建设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发展全面、科学、融合的美育发展机制。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文化自信,推进国家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贠艳培.美育视角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文化产业,2022(07):154-156.

[2]咸国军.新时代高校美育评价体系建设探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10(04):7-12.

[3]刘珊.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指向与路径选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5):159-165.

[4]刘钰涵,刘茂平.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65-67.

[5]胡琦,章凡.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机理及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2):201-207.

课题信息: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文化自信”为导向的本科院校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究

项目编号:2021-A-16

项目类别:专业教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