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应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应对分析

宋洪涛

庆云水建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700

摘要:由于特殊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经长期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工程效益不理想、建设质量不高、建管经费短缺、工程老化失修等。为彻底消除这些短板,必须改革创新现行建管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

关键字:农村水利;建设;管理;问题;应对

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农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依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将农村地区水资源有效集合起来,并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实现水资源有效调控和配置;二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浪费、污染等情况,使得农村发展可利用水资源比较少,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贯彻落实节约、高效原则,通过统筹调配农村地区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一旦遭遇干旱、暴雨等恶劣天气,就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2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2.1管理主体缺失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失既有受益主体的管理积极性偏低,导致客观上难以管理的原因,又有政府“重建轻管”认识上的问题。农村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产权不明确,加之长期重建轻管,使得农民主动管理的积极性低、客观上难以统一管理、主观上不重视等问题日益突出。

2.2缺少统一规划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涉及自然资源、财政、水利等诸多部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因对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造成大量重复投资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多头立项使得资金利用率明显下降,标准不统一导致施工难度和投资成本增大,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无法实现有效管理等方面。

2.3工程建设模式单一

农村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定额偏低、投资规模小、单个工程规模小、施工地点分散及建设点多面广等特点,实施过程中对这些实际困难考虑不充分,对所有工程一刀切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反而不利于工程的建设。例如,招投标环节费用高、招标周期长,在增加投资成本的同时会延误建设工期。

2.4工程管护效率低

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涉及水土保持、排涝、农村饮水、灌溉等各类工程设备和设施,覆盖范围广且数量多,大多数现有工程的管理效率偏低。由于工程管护能力低、管护考核机制可操作性不高、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等,使得工程运行效率低、难以及时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无法充分发挥管护主体的积极性。

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化策略

3.1重视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

各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主要由当地水利主管部门承担。水利主管部门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抓工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设报告、开工报告的审批,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的竣工验收、财务审计的监督管理。1)投资主管部门(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中央投资和中央、地方合资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2)质量监督。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业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及人员,全程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依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3)项目监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的责任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监理工作由具备监理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筹措工作与规划设计工作、项目在建监管、建设资金合法使用、工程各环节建设质量监管、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工程建设合法用工等建设环节的内容。4)审计机关。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和依法使用,水利工程承建方必须依法接受或聘请具备资质的审计机构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进行审定核算,审计机构依法审定核算后出具合法有效的审计报告,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合法高效应用。

3.2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

监督管理工作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维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合理的建设项目立项,设计单位因地制宜、严谨细致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全面完整的监管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实施,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性保障。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从水利工程的定位、规模、资金等方面全面监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3重视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

根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各地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维护各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效检测与监控,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兴利除害、造福于民的功效。

3.4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制订及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应将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和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机制建设纳入考虑,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设施配置与机制建设,维护水土保持工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对当地的良好社会生态效益,保障水利工程为民造福的根本性作用。

3.5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建设,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上,只有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充足,才能够推动该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相关部门根据地区发展实际,适当增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结合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积极转变自身服务职能,拓宽资金筹措途径,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工程建设格局,并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举措吸纳社会资金,不仅可以妥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顺利、高效完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结束语:农村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机制改革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改革任务、目标和各种复杂关系,政府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与实施路径,才能保证该综合性、前瞻性、系统性工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建立运行顺畅的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机制,推进工程建管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保证农村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和长久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龚孟建.社会学视野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5):15-20.

[2]倪文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需关注的三方面关系[J].中国水利,2008(5):31-33.

[3]陈宇丰.浅析永修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0):201-203.

[4]王富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9,41(4):257-258.

[5]曹文平.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