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凯雷的可持续绿色建筑借鉴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弗朗西斯·凯雷的可持续绿色建筑借鉴意义

陈桢航1 ,海睿2

  1.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  广州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  广州  510642

摘要:关于第一位黑人普利兹克奖得主弗朗西斯·凯雷所做的生物气候型建筑并以此满足基本需求和纠正社会不平等现象。以有限的资源为基础,对设施进行物理和现代的设计,以应对极端炎热和恶劣的照明条件,并做到能源和文化的可持续以此来回馈社会和克服来自社会群体内部的不确定性。本文即探讨从非洲建筑的崛起中能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  弗朗西斯·凯雷  被动式建筑  社区

1背景概述

1.1可持续设计概念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兴起。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许多有远见的设计师一同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并首次阐述了可持续设计概念,在此背景下“可持续”设计概念从设计学科领域众多研究方向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设计学科的主流研究之一[1],并逐步成为改善、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面临的众多“不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2]。建筑环境对原生、次生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环境的人为程度越高, 人为主导作用越强, 自然因素则越少或起到的作用就越小。建筑环境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是消费者占主导的系统, 它事实上是很脆弱的。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要系统、整体地组织室内外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和信息在空间环境中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3]

1.2从布基纳法索乡间走出的全球化建筑师

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基于西方衰落,东方崛起的国际环境下。非洲依靠人口年轻化快速发展经济,建筑成为新兴国家表达民族特征的重要方式。但是,当前主要的非洲城市中也充斥着欧美建筑师的设计。这些建筑对能源的高需求、混凝土的大量使用、破坏本地植被等通病,遭到了非洲人民的指责。迪耶贝杜·弗朗西斯·凯雷等非裔建筑师基于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继承,让非洲本土的解决方案同合适的西方建筑理念结合起来。本土的文化元素、传统建筑特征在这些新兴建筑师的作品中得以体现,而非创造了一个折衷的泛非文化的混合体。

2基于资源和文化的可持续利用

2.1改善生物气候环境的被动式建筑

非洲的旱季长而炎热,雨季则短而迅猛,非洲的建筑必须适应这两种极端气候。弗朗西斯·凯雷的建筑作品中他设计出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来应对非洲的极端环境并以低廉的造价解决了当地资源匮乏的问题。在甘多小学中他设计出一种临时的、具有高度表现性和表达性的建筑词汇:双层屋顶、热质量、风塔、间接照明等,这些词汇成为他的建筑核心。他对本地原接照明、交叉通风和遮阳室有的黏土材料进行改良并压筑成黏土砖。因其黏土本身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黏土墙越厚房子的保温性能越好。利用热空气轻冷空气重与室内外负压的原理,他设计了新的风结构,利用双层屋顶、黏土砖和新的风结构使得凉爽的空气保留在室内,同时又能让热量通过砖块天花板和宽大的悬空高架屋顶散发出去,从而在没有空调的机械干预下实现通风,建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并通过结构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实现零耗的室内外能源循环。

2.2扎根传统文化的建筑

弗朗西斯·凯雷的设计充满西非的文化符号,在非洲外的作品也富满西非的传统符号西非的传统是在一棵圣树下交流思想、讲述故事、庆祝和集会,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反复出现。他用“树”为符号形成一种有效的、普遍的视觉语言,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独特建筑。

2.2.1传统下的社区文化

成长经历让弗朗西斯·凯雷富有文化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促使了他对社会和环境的公正的思考,也指导了他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一个建筑要在社区中立足,必须取得社区人群的认可及其“合法性”。

在社区建造中,他调动社区的群众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对居民进行培训、建造、就业的系统流程,即使居民得到完成建造的社区认同感又拉动当地就业,形成一种良性的持续的发展。

3.示范意义

弗朗西斯·凯雷以一种高度尊重地方和传统而又同时能带来变革的方式,不断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甘多小学的示范力量,早已超越了布基纳法索,盛名远播到更多的国家,他后来又为这所小学增添了教师住房和图书馆综合体等。在那里,凯雷认识到这一建筑项目的核心在于让孩子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上课。之后,他一直致力于寻求能与当地工艺和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办法,这种努力不仅改善了小村落的面貌和居民生活,而且也很快被提升到国家立法议事机构的建设之中。他投入社会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灵活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兼备本地和全球视野又把现代和传统融为一体,远超了美学和善意层面。在其从建筑设计发展到影响非洲甚至国际的社会运动所带来的示范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4.我国被动式建筑的艰难困境

4.1被动式建筑南北发展不平衡

我国南北地区跨纬度大,气候变化明显,需采用不同的建筑设计,以适应当地环境。近几年,中外双方合力建设的一系列被动房项目多集中于北方的寒冷地区,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且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被动建筑模式和标准,也多适用于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在政策标准方面,除去最新发布的国标,只有北方地区的河北、山东,出台了相关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黑龙江、北京等地区也陆续准备出台相关标准,相比南方地区,北方被动式建筑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更加进步和完善。

4.2 我国被动式建筑设计与施工能力不足

被动房项目在设计时,需根据环境、气候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综合性考量,对设计师有很高的素质要求,而我国被动房项目多为中外合作,缺少完全由中方主导设计与建造的被动房项目。另一方面,被动式建筑需要良好的气密性和无热桥设计,以防止热量流失,传统施工技术不满足被动式建筑的施工要求。

4.3南方的伪绿色建筑

南方在建筑方面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南方许多地区,尽管建有许多“绿色”“节能”的建筑,但实际上,许多建筑往往都是“伪绿色”“假节能”,这些建筑在南方地区泛滥严重,表面上做到绿色节能,实际采暖与制冷能耗巨大,由此还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如何解决该南方地区人民的冬季供暖问题且避免过多的能耗,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既是大势所趋,也符合我国建筑设计理念。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被动式建筑在北方地区逐渐完善的今天,南方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加强对被动式建筑技术的研究。弗朗西斯·凯雷的被动房项目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被动式建筑适用任何一种地域环境,并且以尊重当地传统立足于当地传统,可以使建筑焕发生命,这对于文化、资源都是一种可持续的利用。

文献参考:

[1]季铁.“生态设计”栏目开栏语[J].生态经济.2021,37(05)

[2]张军,徐畅,戴梦雅,王茜婧.生态文明视域下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演进与转型思考[C].生态经济.2021,37(05)

[3]高云庭.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础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2)

[4] MARKUS T A, MORRIS E N. Buildings, Climate and Energy[M]. London: PitmanPublishing Limited, 1980: 7.

[5]闵天怡.生物气候建筑叙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