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望  静待花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用心守望  静待花开

谭建美

湖北省石首市文华小学    434400          

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已经教书十年啦!回首过去的教育生涯,我可能没有多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也没有多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作为教师真诚地付出,有的只是作为教师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有的只是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我骄傲,我是一名教师,我自豪,我是一名教师。

(一)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老师是父母,亲戚眼中的好工作,铁饭碗,大多数都认为老师收入稳定,有寒暑假,有双休日,有时间顾及家庭,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让我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中,让我领悟到教育的意义,以及这份工作带来的责任。

2011年8月25日,是我步入教育行业的开始,第一天去高基庙小学报到,内心忐忑不安,既有面对前辈的敬畏,也有初入教师职业的茫然。既来之,则安之,与领导交流之后变走马上任——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加数学老师。后面的日子至今都记忆犹新:每天带着那群孩子,一起上课,陪着就餐,领着跑操,所有的心思和时间都在我的学生上,踏实而又充实。有人曾说过:“如果你爱上一朵生长在某颗星球上的花,当你抬头仰望夜空时,你会感到很甜蜜,仿佛所有的星星都开满了鲜花。”接下来欣慰的是,用心的守候换来了孩子们的配合与体贴,换来了家长的信任。记得当时班上一个男生暑假腿骨折过,家长希望我多关注一下,我确实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孩子关照到。后来他爷爷专程过来,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老师!我代表全家感谢你!得到这样大的认可,是对我工作莫大的肯定,而孩子们也用行动在捍卫着属于我们整个集体的荣誉。第一次学校运动会,集体项目让我非常没底气,尤其是隔壁班班主任专业素质过硬,班级管理经验丰富,我深感对手强大,但孩子们用赛场上奋力地比拼最终赢得了比赛,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在从教的第一年,非科班出身的我同样也取得了质量领先的好成绩。我深感,拥有责任心与爱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这种动力让我对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

(二)试错与成长

伴随着我教书生涯的,是中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近年来教材的大改、考试方式变革。我会一直问自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能在这种变革的浪潮中做些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完善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当下的时代,要求老师不能只看到分数,需要“授业”,更需要有帮助孩子“解惑”的能力。怎样才能真正帮孩子“解惑”?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我们能不能提供给孩子需要的帮助?当然,这很难,但社会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成长对教育的需求已经达到了这个层面。老师不能再仅仅是学生学科学习的帮助者,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帮助,也需要进行“供给性改革”。

所以,要适应当下和未来教育的要求,老师就需要不断学习,全方位提升自己。真正的“好老师”不是因为你有个什么标签,而是因为你有超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我自己在教学这一块一直不断的摸索着,尤其是课堂的打磨上,一直进行着自我迭代。刚开始肯定有很多不顺利,上班的头几年,信息还不是那么畅通,没有很多资源,那时唯一靠的只有教案,和听其它老师上课,刚开始只知道把教案一一搬给学生,老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后来一味地模仿其它老师,但是风格跟自己明显不适配,而且也没有掌握人家的精华,导致不伦不类。

2013年一次去荆州学习的机会,总算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当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即,对于自己的学生,按照他们的学情去设计自己合适的教案,因需而动。进而我们的课堂会自然的生动起来,生动在这里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更像无心开出的花。我将感悟运用于教学实践,赋予了课堂一些特别的色彩,比如把德育、生活实事贯穿到课堂,因此课堂也渐渐丰盈、成熟起来。

进入文华后,我又学会了些新的教学方式。去年,我曾上过一个课题,估测树叶面积,当时是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设计教学的,试课之后获得了一些建议,让我换个方式教学,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当时不太理解,我这个方式习惯了好多年,自我感觉很舒服,学生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现在突然要改变方式,又陷入了迷茫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后来专门向同事请教,就是在之后的碰撞中我觉得应该要尝试。同事认为,我课堂开头太平了,不能激发兴趣,所有环节基本是一问一答,所有知识的产生都由我总结出来,好的课堂必须要有生生互动。总之,这更像一堂我的课,而不是学生的课堂。我醍醐灌顶。改,要改,马上改,我马上与同事进一步探讨更多的课堂设计。

信息时代,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必须改变。当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时,这样的老师恐怕很难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网上有个灵魂之问:你到底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是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用了十年?看来要想做个好老师,我们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三)责任与爱

俗话说: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从外面打破是食物。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总具有独特的魅力。

去年转入我班的两名学生——许诗妍和袁佳钰。许诗妍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由奶奶照看,之前一直在昆明上学,都还没有习惯这边的语言,听老师上课,与同学沟通,都存在问题;袁佳钰,妈妈一直在外打工,爸爸忙于工作,在补习老师那里搞全托,性格内向,基本不做声,很少与同学交流,基础很薄弱,他们俩都可以算作是问题儿童。五年级上期时,课堂上从不见他们举手发言,看得出来她们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作业有时没法改下去,期间也与家长沟通过,效果不太理想。

我深深明白教育应该就像播下的种子一样,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要用无声的关爱走进她们。采取一对一帮扶,安排和成绩最好的坐,时不时的鼓励……这个学期,果然情况变得更好了。她们俩上课发言特别积极,我时常对学生说,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想法,不论对错,都值得表扬,他们俩虽然每次回答都不是那么准确,但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举动,我都会大力表扬一番。得到了鼓励,她俩的学习积极性更浓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不少,脸上时不时挂着笑容。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更是给了我惊喜。我想,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每一颗种子的花期不同,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则需要漫长的等待。守望这一方教田,用心耕耘,耐心等待,终将会让人欣喜,让人期待。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担当。

这十年,我无数次问自己:“你喜欢教书吗?”每次都有一个肯定的声音回答:“喜欢。”我喜欢孩子们的天真与纯粹,我喜欢看到他们的成长,喜欢看到学生的进步,喜欢与学生上课时碰撞出的火花,喜欢他们自信有力量的回答,喜欢学生喜欢我的课。

细数过往岁月,10年里,我热爱这份事业,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为学生带来更加有品质的课堂,我将时刻秉持爱心、责任心,用心守望,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