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征

林倍异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引言

爱情心理通常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精神活动。青少年在性荷尔蒙作用下,对性刺激反应灵敏,对异性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吸引力。最初,他们互相倾心,互相亲近,当他们愿意聚集在一起,常常交流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时,他们就开始了爱情的发展。经常的约会和深沉的谈话,使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当关系进一步发展时,会出现亲吻,拥抱,抚摸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从那时起,它将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是经过一段平静的思索时期,比较全面地评价了自己的爱人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决定继续发展,直至结婚,或者停止。第二种,就是任由对方的情绪发展,甚至发生关系,时间长了,两人的弱点就会被揭穿,无法理解,最终导致关系破裂,爱情终结,甚至是悲剧。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探讨恋爱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作用,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调整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对策。

1 .恋爱心理产生的因素

1.1社会因素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大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其生存条件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95%的学生说他们不会在大学里谈恋爱,60%的人说他们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了恋爱,50%的人说大学里没有谈恋爱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更加开放,与过去数十年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1.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和谐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家庭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弱。家长们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恋爱观。家长的情感、婚姻状况对孩子的爱情观念有重要的影响。个人早年家庭生活背景、阅历、成长路径等因素导致他们对爱情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家庭是大学生情感的第一个启蒙者,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上,而对他们的情感、情感、道德思想等方面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其次,

1.3个人性格因素

当今的大学生是具有特殊人格的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有自己的主张和个性。外表孤傲,内心却渴望与人沟通,获得别人的认同。在情感上,他们外表上也是一样的倔强和高傲,但他们的心里都渴望着真诚的感情。一旦陷入爱情,就会用从小培养起来的“脾气”去和对方相处,在思想上,他们只是想要别人的东西,而不知道怎么去做:在行动上,他们只知道索取,不会互相帮助。心中所向往的是“白手起家、白头偕老”的情感,行为上则是以冷漠的孤独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心中想着:“两情若长久,何须朝夕。”这句话,看似是“岁月能冲淡情感”。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念具有波动性、幻想性、排他性和冲动性。

2.恋爱心理的特征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和较多的感情经历,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2.1好奇心理

瓦西列夫曾经说过,“爱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智,是自发的,是自觉的,是道德的,是感情的丰富,是感情的丰富和想象的自由,是残酷和怜悯,是轻蔑和渴望,是痛苦和快乐,是痛苦和快乐,是光明和黑暗,是人类的一切经验。”

2.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     

大学人才聚集,有些人觉得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对象就被其他人给选走了。很多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都下定决心不在大学里谈情说爱,但因为年纪大的缘故,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班级或者寝室里,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时候,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孤独、虚荣、自尊、攀比,慢慢地占据了上风。所以,那些本来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就模仿着其他人谈恋爱,或者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示欢迎,或者对自己的同班同学表示好感,或者对自己的同班同学表示热情,或者“横刀夺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渴望。

2.3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天生的孤独感,以及对别人的关心和关心,他们是一种“情感寄托”的恋爱动机,他们缺乏独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挫折。

2.4游戏人生心理

游戏生活的心理动力是为了满足与异性的交流、寻找刺激、填补心灵的空白,甚至是婚前性行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未来将会面临巨大的变故,他们的毕业分配、工作都是未知的,就算找到了真爱,也很有可能在毕业后就会分开。所以,大学生“不求长久,只想拥有”的爱情态度,也是人之常情。

3.恋爱心理的问题或困惑

3.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大学生们刚刚从中学的囚笼中解脱出来,对于大学的校园充满了向往和向往。然而,理想中的爱情和现实的落差,却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失望。他们认为存在着完美的爱,但事实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男女。

3.2学业与爱情的平衡   

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用爱情来填补自己的心灵的空白,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高中都是一日三餐,没有太多的自由时间。从早自习到晚自习的时间安排,使他们的学习成为了他们的生命。进入大学后,他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己的自由活动的能力和经历,因此,爱情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填补空余时间的方法。此外,许多学生以考上大学为最高目标,但在步入大学后,他们的新理想尚未确立,一些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想观念。在爱情的观点上,他的动机是错误的,他用爱情来打发时间。

3.3行为与观念的矛盾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导致了恋爱的低龄化,交往的公开和开放。他们年纪还小,经历的事情还很少,感情的发展很容易被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所左右。大学生的恋情是“公开的秘密”,现在的大学生们从“地下活动”变成了“公共活动”,他们和情人一起出入食堂、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合,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很多大学生却忽视了别人的存在,在公共场合和情侣搂搂抱抱甚至做出过于亲密、过于不雅的行为。过度暴露的爱情行为和行为会使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污染和空间上的污染,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

4.恋爱心理的调试措施

目前,高校学生的恋爱心态尚未形成,应从积极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

4.1首先要区分现实和幻想,第三,对自己的爱情有一个合理的期望,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幻想中的爱情往往是王子和灰姑娘,而现实中的爱情则是门当户对,要看两人的学识、职业、家境是否相同。

4.2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一、倡导有志同道合的爱情;第二,要正确对待恋爱和学习。爱是一种很好的东西,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整个生活的全部。一个人的爱情之花,只有在事业上的成功,才能使他的爱情之花更灿烂、更香。因此,大学生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恋爱上,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恋爱观其实是人生的一种体现,有什么就有什么,要做什么,要做好怎样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对待爱情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第三,大学生在步入恋爱社会后,要明白承担和承担的责任,爱不是只有索取,而是要有责任感,要有奉献。

参考文献:  

[1]山月,爱情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24

[2]张建《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安徽文学》2009.6

[3]郝文斌,冯丹娃《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最新动态和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4]戴正清,孔瑞婷《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5]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