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设计研究

张文瑞

兰州交通大学

摘要:生态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并且能够对城市起到间隔、点缀、软化环境以及改变生态格局等多种作用。甘肃省黄河流域极具地方特色,并且也是省内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部分。因此,对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的设计不仅能够在景观上体现城市建设的艺术性,也能够从生态角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肃省黄河流域城市的生态水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景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结合甘肃省的人文、地理、气候等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设计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地球中的水域面积占到全球面积的70%,人们在经济、能源等方面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在生态学中,对于水景观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深入。我国人口庞大,国土面积广阔,水文特征较为丰富,对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悠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部分地区水资源枯竭与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的局面。在甘肃省城市化的建设中,水景观的设计逐渐为城市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改善的思路。水是万物之源,不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还有着关于水的独特人文内涵。我国自古以来对“水”的探究从未停止,“上善若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都表现了我国对于水文化的向往。在因此,生态水景观的设计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学界对水景观的重视程度近年来也在逐渐提升。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态水景观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的生态学研究初期,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景观设计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有限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适宜的生活或生产途径”。他认为设计应当结合自然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并且认为可以举一反三地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运营到湿地系统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欧洲地区的早期水景观建造较为突出精致华美与浪漫的风格,将雕刻、绘画艺术融入水景观的设计。随着对于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东方园林艺术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追求自然的水景观模式。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生态学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对生态水景观引起注意,并将其融入对生态学的研究中。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景观也越来越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开启了具有中国东方特色的水景观研究。事实上,我国的水景观设计历史悠久,周文王开凿“灵沼”,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人工水景观建设的记载。另外,历代皇家贵族以及文人墨客都对水景观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我国的水景观更加注重浑然天成、写意的美感,既体现了独特的东方韵味,也展现了我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二、生态水景观的功能及作用

(一)生态水景观的生态功能

  1. 调节微气候

水的物理形态有三种,气态、固态与液态,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物理形态也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水循环的基础原理。甘肃省受季风影响,夏季与冬季温差较大,而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季节变换时可以吸收与释放一定的热量,大面积的水体则会起到减小温差的作用,使城市的气候更加适宜居住。另外,在夏季城市的地面温度升高,气体向上流动,则会形成地面风,这时水景观中的水分子蒸发,使得空气更加湿润;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热气团下沉,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稀释、沉淀污染气体,对于净化空气有着良好的作用。

  1.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水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城市中除了人类生活,还有许多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共同生存,生态链以及食物链的存在平衡了生态环境,使得物种能够共存,而随着近几年人类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破坏与污染,正在导致濒临物种的增加,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甘肃省黄河流域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物种,水景观能够为鱼类、水生植物以及部分昆虫提供气息的家园,也满足了鸟类等动物的食物的获取,对于生态平衡和物种的多样性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1. 对人类的精神与身体的健康作用

生态水景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沉淀污染气体,净化空气,为尘肺病人提供清新空气;生态水景观体现的自然环境会在水流的冲击下提供一定的负离子氧,人类摄入适量的负离子氧能够减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获得更加强健的体魄。而生态水景观本身作为景观的一种,能够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放松身心,减轻工作与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从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艺术观赏性

景观的设计需要注重满足其艺术观赏性,为城市带来美感。生态水景观符合我国独具特色的“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思想,以水造景形成视觉景观作用,将水的流动性、灵活性加入到景观设计中,并结合水流带来的清泠纯净的声之美,可以为景观提供灵动自然的美。而优秀的生态水景观设计,不仅使得景观的近景、远景、辅景的构图变化中更加流畅协调,同时也通过流水、静水、落水等多种形式增添景观的多样性,与城市的建筑、文化等要素相互映衬,相互协调,保持城市环境的整体性与景观的协调性。

(三)、突出文化内涵

水不仅仅是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其中也蕴含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国许多繁华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刻。对于生态水景观的建设,也是可以突出其文化内涵的。甘肃省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带,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因此黄河流域内的生态水景观也能够从中激发人们对母亲河的依恋与热爱,从中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中感受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场地作用

生态水景观在城市中还具备重要的场地作用,一是因为无论是人工还是自然形成的生态水景观,都能够自然的将区域进行划分,间隔出不同的分区,因此在城市生态水景观设计中年,结合城市原本的规划可以利用生态水景观进行交通、功能区以及植被等区域的间隔划分。二是具有城市特色的大体积水域可以成为城市中的标志性景观,为城市场地起到标志作用,这类水景观大多以喷泉、人工湖为主,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特定主题与风格,与城市区域之间相互协调。三是点缀作用,我国的山水写意讲究动静结合,互为辅助,小型的水景观对于景观整体来说可以起到更加灵动的效果,为景观整体增添趣味与点缀。

生态水景观的设计并不仅仅需要保证字面理解的艺术美感,而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将水景观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人文内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设计

(一)增强雨水利用涉及景观

甘肃省位数我国黄河流域,受季风影响,汛期集中在夏季,但是人们往往忽视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城市中缺乏对雨水的循环系统设计,不仅减少了可利用资源,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城市夏季内涝,冬季干燥的情况。因为甘肃地区的降水时期较为集中,因此雨水的直接利用方法并不合适,在生态水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主要采取以雨水的收集、贮留以及渗透等间接利用方式。

雨水渗透是一种较好的雨水利用方式,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许多城市对于雨水的收集处理等问题稍欠考虑,这就要求对于城市生态水景观的设计首先要从场地的规划与建设开始进行设计,为了加强对雨水的利用程度,首先通过科学研究分析当地的雨水循环模式,根据甘肃黄河流域城市的实际雨水循环模式进行渗透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城市道路中将沥青路面、铺设嵌草的砖改换成可以将雨水渗透到地下的路面材质,确保雨水可以进行渗透而不是直接蒸发。其次,在雨水循环的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城市的排水系统,依据水往低处走的特点以及地势高低起伏进行管道与水晶的铺设,选择地势较低且空气潮湿的地区作为洼地,从而保证雨水能够循环流动至城市生态水景观区域内部,提供一定的水资源,同时对于减少城市内涝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另外,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建造生态水景观,可以将雨水的渗透流动保持到较为自然的状态,使其与生态水景观相结合,充分发挥水流自然、灵动的特点,使人们可以感受水流的声音,水流的光影以及水流的动态美,从多个维度给予景观自然和动态的美感,促进生态水景观与原景观的融合,减少人工痕迹,增添城市活力。

(二)、建设保护湿地景观

湿地是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着较为完整的动植物生态循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少自然湿地景观正在逐渐消失,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甘肃省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为汛期与干旱期分明,河流泥沙较大,近年来水量逐渐变少,河道周围存在污染、垃圾堆放等情况。因此,对于当地的生态水景观设计,更需要的是保护并建立新的生态湿地景观。这种湿地工程,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因城市建设而破坏的自然湿地生态环境,也能够起到处理污水、净化空气的作用,为当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城市的环境增添升级,为市民增添情趣。

首先,对已被破坏的湿地需要进行环境的保护与污染的整治,清理河道周边的污染物以及入侵生物,保证河道周边的动植物能够继续生存,其次,需要设立湿地保护机制,减少后续的污染以及人为破坏,定期对湿地以及湿地周边进行清理与维护,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生态严重破坏的湿地,需要进行人工种植当地适宜的植被,在水域中适量投放鱼苗,吸引更多物种前来居住。

另外,甘肃省黄河流域内也可以依托黄河资源,开发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仍然以维持湿地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因此较为经济适用,首先需要运送具有透水性的砂石、土壤,使得湿地内水循环系统能够自然运行,并且适当种植湿地植物,例如浮水性植物以及挺水植物,增加微生物的附着。其次,对湿地中的所需的水进行处理,这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因此需要完善污水的收集、处理系统,并且在同时依托水循环系统将处理后的污水运送至湿地周围,使其能够在湿地周围环绕流动,在经过植物与土壤的又一层过滤后,水质也会进一步提升,从而进入湿地中的湖泊,形成可循环的生态水景观。

另外,不论人工湿地还是自然湿地,都需要增加城市居民的自觉与生态保护意识,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对湿地公园的后续管理,减少游客对其进行的二次破坏与污染,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中生态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气候、环境、景观带来更多的优势。

(三)、设计城市微生态水景观

甘肃省我国是“一带一路”的交通要塞,近年来甘肃省黄河流域的城市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出现“寸土寸金”的现象。因此,在城市中建造大量的大面积生态水景观是不符合当地实际的,因此,需要考虑将实际情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建造符合城市发展特点的微生态水景观。顾名思义,为生态水景观就是生态水景观的缩小版,这种水景观虽然在城市软气候调节等方面的优势相对减小,但是其形式与风格都更为灵活,对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也会有所提升,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可行的城市生态水景观设计方案。

在城市微生态水景观的设计中,国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践,他们通常采取水生植物的种植来实现城市微湿地的建造。然而甘肃地区四季分明,汛期以外较为干旱,且冬季寒冷,并不适合这种方式。但是结合当地自己分明、河流具有结冰期的特点,可以开发浅湖泊作为城市微生态水景观的模式,通过雨水循环以及污水处理来提供浅湖泊的水源,缩小湖泊面积,在夏季成为人们纳凉休闲的区域,在冬季浇筑滑冰场,响应我国冰雪运动的号召,为居民增添生活的乐趣。

另外,可以在城市的重要标志地建设小型喷泉,喷泉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样式进行设计,与该区域的主题相符的同时,也可以外钢筋铁骨铸成的城市增添一份水的灵动与婉约。

黄河流域内的城市,在河道周围可以增加植被的种植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乔木、灌木,将原本的河道放宽,设立主河道与次河道,在汛期以及汛期以外提供多种不同的水景观,增添其多样性。

(四)注重植物对水景观的作用

植物是生态水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植物种类也会对水景观的艺术性、功能性起到不同的作用。在甘肃省黄河流域城市内的生态水景观设计中,需要加强对植被挑选与种植的重视。

观赏性植物能够起到增强景观美感的作用,植物既是景观中的要素,也能够为景观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以植物配景,可以更加增强人们的感官效果,例如植物特有的花香,可以从嗅觉上为景观带来不同的特点。而植物的生机勃勃、向阳而生,代表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给人们起到净化心灵、感悟生命的鼓舞作用。高大的植物可以起到掩映作用,对于水景观的塑造,高大植物可以遮掩人们的视线,将水景观与周围的建筑隔开,给水景观营造别有洞天的效果。在中国的写意中,人们更加注重对线条的运用,植物也可以作为生态水景观中的线条来进行景观的优化,在美术与视觉设计后,放大植物对景观的作用,增强艺术性与美感。另外,具有生产性的植物也可以为游客带来丰收、采摘的乐趣,例如杏树、桃树等等结有果实的植物,也可以在精神上给予游客一种满足感与生命感,使得水景观更加富有灵动性与生命力。

四、结语

水是万物之源,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现代,仍然有不少人向往依水而居、依山傍水的生活。虽然城市的建设将人们与天然的水环境相隔绝,但是城市中生态水景观的设计却可以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使人们获得与水亲近的机会,并且通过这种形式散发独特的地域特色与城市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甘肃省位于我国黄河流域,具有生态水景观建设的天然优势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并且该省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也是水文化可以发扬的重要条件。因此,对甘肃省的生态水景观设计在注重其生态功能与艺术美感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当地文化的融入与发展,形成更加适合甘肃省特色的生态水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志全,王艳红,杨立新,李刚.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水体[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

[2]俞孔坚,胡海波.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J].中国园林,2000

[3](德)赫伯特·德莱塞特尔,迪特尔·格劳,卡尔·卢德维格.德国生态水景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4](日)日本土木协会编;孙逸增译.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

[5]罗金耀.关于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思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J].水务世界,2008.3

[6]杨子辉.城市生态化滨水休闲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7]龚侃.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景观和生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8

[8]汪霞.城市理水——水域空间景观规划与建设[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9]吴晓松,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女,汉,甘肃,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生态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甘肃黄河流域生态水景观建设研究

项目来源单位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批准号19YB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