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1

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的探讨

张法超

130923198305147038  沧州交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的工作,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可究报告中的交通量预测、建设方案、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等内容随着政策的调整,侧重点也发生了改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与交通路网规划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与要点。

【关键词】交通量;路线方案;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的现状与发展、交通量预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及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实施安排、土地利用评价、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节能评价、社会评价等,特殊复杂的重大项目,还应进行风险分析。目前《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0版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随着时间的发展,公路项目技术规范的重新修订,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同和深度也有新的要求。交通规划的调整也对可研阶段有着不小的影响。

  1. 预测的交通量的作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实施后,预测的年均日交通量不再是公路分级的唯一原则,改为根据路网规划、公路功能,并结合交通量论证确定。此条意味着即使交通量达不到公路等级的要求,但是公路的规划或者功能需要也可以确定公路的等级,交通量只是起到参考确定的作用。这样,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或者重要军事作用的项目中,预测的交通量不再是确定项目等级的限制,反而能真实的反应项目的真实交通状况,能直接影响的经济评价也能体现出来收益的真实情况,即使经济效益不高,但是意义重大。

2.路线方案的确定阶段的变化

公路建设方案中路线方案的确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十三五”以来,交通规划中对公路线位的精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主要是对路线走廊带进行论证,路线细部的指标走向是可以调整的。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建设用地使用指标越来越紧张,永久基本农田的使用需到国家级部门调整,路线方案的确定受到了土地使用的限制。最近“三区三线”划定正在进行中,“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公路规划的调整就涉及到“三线”的划定,公路规划线位确定后,受建设用地指标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线位调整的可能性变得很小。这样就变得规划阶段对公路的线位要求更精确,以免影响以后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到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时路线的选择要严格按照规划的路线才能实施,线位进行微调整的幅度变得很小。这样一来,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方案的确定,提前到了规划阶段。

3.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在不同项目中的作用

公路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前者是从企业的角度对收费公路进行企业盈利分析,后者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进行国家盈利分析,根据项目对企业和对国家的贡献情况,确定项目的可行性。近几年一般收费公路正在逐渐取消,收费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一般公路不收费不做财务评价,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一些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公路,交通量不是很大,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经济效益不高,是否意味着项目不可行呢?这时我们更多的是考虑他的社会效益,以该项目对社会或者国家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从这个角度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在等级比较低或者是农村公路中,社会效益的评价比经济效益要更直观,这些公路项目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或着改善当地的交通环境,提升当地民众的出行质量,从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因此在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公路项目中社会效益也是作为确定项目可行性的依据。

结论

总之,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中各个阶段的侧重点都有所变化,紧跟政策变化,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科学编制公路项目的前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