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分析

唐,旭

德阳市水利局   四川省 德阳市  618000

摘要:新时期,建筑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涌现出很多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使得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为保障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工程管理要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水平,创造更多的管理价值。现针对工程管理相关内容,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管理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新时期,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强智慧工地建设、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从生产实践分析,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广全装修住宅、装配式建筑以及绿色建筑发展,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辅助建筑建设。在生产管理方面,围绕安全质量管理的需求,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效益水平。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从工程管理的需求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工程内容全覆盖。在建筑生产期间,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的控制,实现环境、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的全面化管理,保障工程管理到位,实现管理的价值。(2)工程管理全过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把关各个节点,促使管理目标实现。(3)风险动态化控制。由于生产过程面临很多的不确定风险,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需做好动态化控制,保障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绿色环保施工,关系到工程和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保障生产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到位,提高建筑物运行的节能环保水平。为达到绿色高质量建造的要求,工程实践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力求减少生产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增加生态效益,助力工程高质量建设。从工程管理的形势分析,已然产生了新变化,继续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尤其是管理对象呈现新变化,需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探索管理新方法。

2.2 工程管理方法落后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需各部门的协同作业,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保障项目管理的目标实现。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力不强,生产信息共享度不高,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单纯依靠管理人员完成现场的监督检查,面临很多挑战,无法满足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因此,积极探索科技+人员的管理方式,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工程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由于生产周期很长,工程管理的任务繁重,要贯穿生产的全过程。在管理工作落实方面,受到管理制度和人员重视度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管理松懈或者不到位的情况,影响到工程管理的效果,面临很多的风险和挑战。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更新工程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树立现代化工程理念,考虑绿色施工、高质量施工、安全生产等要求,更新管理理念,探索管理新方法。采取现代化工程管理方法,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围绕科学、精细化、全面化内容,更新管理理念。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很强的绿色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高质量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贯彻绿色施工理念,认真做好工程的了解与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管理的发展,助力后续施工作业。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保证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3.2 采取智慧工地管理方法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各类管理问题,采取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可有效处理和完善,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益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信息化系统,集成利用BIM、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升级。现场管理工作中通过部署智慧化管理系统,可视化掌握生产环境和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的情况,助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创造更多的管理效益和价值。从智慧工地的应用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工程质量管控。基于智慧工地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可消除信息孤岛问题,管理单位利用此平台可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管理平台,并且设置质量控制点,自动化采集工程数据信息,实现技术指标的监管。对于技术要求高且工程难度大的工序或者环节,实施重点控制,把控材料和设备以及工艺等,防范各类问题的出现。对工程质量通病或者复杂工序,事前提出防御措施,实现重点控制。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利用管理方面,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是否达到要求和指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标数据,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强化质量信息化监管,获得更多的效益和价值。(2)环境管理。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强化环境治理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体系。在作业环境监测方面,利用智慧化监测系统,充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以及数据统计技术等,实现对噪音和粉尘等的全面评估、风险预警,经过数据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开展自动化运算,如果出现超标的情况,则可以自动化报警提示。工程管理者可实时化掌握现场的环境指标水平,高质量落实环境污染管理措施,创造更多的管理效益。(3)现场人员管理。采用大数据手段,辅助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利用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做好登记信息的分类存档,数据信息可以随时调用,工程管理者可掌握现场人员的工作状态。利用系统进行用工分析,可自动化计算工程进度下的班组工种、工日和工时等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可保留、可关联、可查询,动态了解人员的状态。对用工超时和危险作业等紧急情况,开展数据分析,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自动化传输到终端,并且报警提示,通知相关人员,避免出现疲劳施工,切实保障作业的安全性

[1]。采取科技和人员结合的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做到全面高效化管理,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现场环境和人员等的全面控制,实时化把控作业的质量安全和效益,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3.3 精细化落实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工程管理的效能,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保障项目的目标实现。首先,根据管理的职责和任务,细化分解建筑工程工作,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把关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防范风险的出现。其次,落实生产过程的控制措施[2]。将工程管理工作和生产相互结合,强化过程的控制,保障项目管理价值实现。事前,对现场环境和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排查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保证生产工作高质量开展和落实[3]。在施工过程中,强化现场的巡视监督检查,把关工作的效益,防范问题的出现,促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事后,做好检测检查,严格把关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强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考核,及时发现管理工作的不足和问题,做好有力的控制,防范问题的出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无法满足管理的新需求,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文中结合管理需求的分析,提出构建智慧化管理模式,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安全质量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明.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管理模式[J].河南建材,2020(05):72-73.

[2]张进会.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8):116-117.

[3]周燕敏.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