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立足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

李震宇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的有机融合,产生了一种特定的规划模式,伴随城市交通认知持续深入,城市交通规划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及完善,可持续交通可以更好的满足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环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展开研究,首先论述了传统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发展;可持续发展规划

前言:目前,交通属于城市发展建设环节的一项主要功能,直接影响城市的规划发展、经济增长,快速、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强化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衍生成为城市在交通发展环节的通病。所以,有关人员需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采取科学有效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方式,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更好的满足环境、经济、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的战略要求。

1  传统城市交通规划在发展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对城市道路中的交叉路口建设规划工作没有给予重点关注

传统城市道路在规划环节,对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在设计环节并没有作出明确规范,导致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交通极为拥堵,车辆在行驶期间会受到相对较大的干扰。由于,此种规划方式不够合理,从而导致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应用效率极低,城市交通路网的密度不符合标准,所以需要展开科学有效的道路交通优化操作。

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缺乏科学性,道路拥堵问题过于严重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属于一项相对较为严肃的事件,当前传统形式的交通规划环节,并没有思考城市的整体交通路线布局。道路密度数值不符合标准,无法满足城市交通的各种需求,致使城市交通产生拥堵问题。另外,道路功能划分不够清晰、布局不够科学,导致城市道路在应用期间,极易衍生出诸多问题。

1.3 传统城市道路规划未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道路投入应用之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城市中的人群实行更好的服务,但是传统道路规划环节对于人民群众的意见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道路规划环节的各项设计工作也没有做出公开,导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环节根本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环节,需要贯彻及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充分融合城市当前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确保城市交通建设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1]

2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的城市交通规划分析

2.1 城市交通环境规划分析

2.1.1 交叉口的平均交通噪声

道路交叉口等效交通噪声、交叉口道路交通环境相互之间的关联,能够预测出交叉口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噪声水准。城市区域内部的噪声标准要求是,白天平均不能超过70分贝,晚上不能超过55分贝。

2.1.2 干道两侧污染物的平均排放浓度

城市道路两侧属于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按照当前现有的交通大气污染排放推测技术,能够预算出不同道路交通在不同环境下,道路两侧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平均扩散能力。我国当前在城市环境标准质量层面颁布的要求是,一氧化碳气体每小时的平均质量浓度,每立方米不能超过20mg,氮氧化物每小时的平均质量浓度不能超过每立方米0.3mg。

2.2 城市交通路网空间规划分析

2.2.1 城市交通路网密度分析

路网密度属于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在规划环节的一个主要指标,道路路网密度过高,交叉口密度过大,虽然对于交通拥堵问题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性作用,但是对于城市的整体用地资源来讲,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城市交通路网密度在设置环节,需要按照城市人口的聚集度展开科学有效的规划,中心区域密度最大,从中心到外围以扩散的方式逐渐减小[2]

2.2.2 车均车行道面积规划分析

城市机动车的拥有量正处于逐年递增趋势,车行道属于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用地面积,为了确保机动车未来在城市中有充足的通行区域,需要将车均车行道面积的规划工作,当做交通规划设计环节的一项主要内容,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大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经验,将车均车行道的面积管控在20平方米到30平方米的范围。

2.2.3 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分析

交通方式不同占据城市道路面积的数值也不同,同时,交通架构不同人均道路面积所需数值也不同。城市中的经济水准、规模、生活习惯、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会对城市交通整体架构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人均道路面积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总体来讲,以自行车道交通占据相对较大的比值,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存在的交通架构为主体方式,需要用到的道路占地面积,相较于以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发达国家城市道路建设面积来讲,不仅不会相同,还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需要过度追求人均道路面积,需要以满足交通需求为主,科学合理的划分城市道路面积。

2.2.4 道路路网和等级结构分析

城市道路路网在设计时,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等级架构,才能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交通体系,从低级别的道路向高级别的道路实现科学有序的集中,同时由较高级别的道路逐渐向较低级别的道路实现合理疏散,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规划和设计方式,由此保证城市道路在交通行驶环节的通畅性。

2.3 资源能耗规划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公众的生产、生活、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因为人和货物在运输环节,必然会消耗不同程度的能源,比如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能源等,由此就需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开始着手,尽可能降低资源、能源在应用环节的消耗。要想让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需要对单位客运量对城市道路的整体占用面积、单位运输量的燃油消耗率实现科学合理的测算,通过对数值展开比对分析,由此达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目标。所以,需要大力倡导及发展公共交通,有效减少城市单位面积内客运量占据城市道路交通的整体面积,大力提倡应用轨道交通,能够降低燃油的消耗量、节省各种资源的消耗,确保城市交通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3]

结束语:现阶段,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形成了极大程度的阻碍,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已经成为城市在现代化管理发展环节的一项难题,伴随工作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在日常出行期间,大多数会选择应用交通资源占比高效率高的出行方式,由此给交通系统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主旨是,需要引导公众对交通方式实行合理选择,让交通方式能够更好的契合交通资源的配置。同时,需要更好的满足公众在日常出行环节的不同需求,持续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水准,保证我国城市交通规划能够契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定柱,张亚鑫.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J].智能城市,2021,7(22):157-158.

[2]祁健,刘霞.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交通微循环路网优化分析[J].交通世界,2021(33):13-14.

[3]李光磊.智能化趋势下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