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贾康

山东龙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其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更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行业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项目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和品质,促进这一新型建筑模式取得更大的发展。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电机设计技术还需要加以改进,还要结合其他科学技术改善电气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整体提升项目工程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控制要点

1导言

装配式建筑目前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在电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手段不成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装配式建筑电气设备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有必要对秦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电气设计的合理性,有效的控制电气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让电气设计能够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求标准,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让用户更加满意。

2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基本流程

电气设计人员要按照完整性的原则实施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计。装备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技术,其电气设计也和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有很大不同,需要运用深化设计和拆分设计等新型手段。所谓的深化设计是指根据施工图对电气设计涉及到的专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精准的确定每个设计部位的尺寸并完成标注,为后期安装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电气拆分设计是指设计方、施工方和建筑构件生产方联合进行的电气设计,这也是装配式建筑特有的设计方式,需要三方相互配合和密切沟通。拆分设计中施工设计人员要先拆分建筑结构,电气设计人员拆分电气设计结构,并将其体现在结构拆分图上,将每一个建筑构件上所需的电气安装位置都进行编号,并做好标注,从而精准的确定线盒、导管、电箱等位置,让建筑构件生产厂家提取预留位置。在这种设计方式下,导线的走向、各种电气设备的位置和大小都已经提前确定,可以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也让电气设计得以优化。

3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控制要点分析

某工程项目主体建筑为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项目占地大约3800㎡,建筑总面积为24893.16㎡。主体建筑5栋,每栋均6层,共18个单元,主体结构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可达86%,基础设施还包括暖、气、路、电、水等工程。

3.1优化设计方案

BIM技术能够让项目工程各个参与方协同设计,各方可以随时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换,并对建筑设计进行碰撞检测,避免了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准确率地等问题发生。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化设计,对开关、线盒、导线等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设计进行碰撞检测,并且自动生成检测报告,据此对方案进行调整,可以保证设计方案更加合理,避免了施工后调整方案延误施工进度。利用这一技术还可以将设计转化成为三维视图,让设计更加精准。

3.2预制电气管线拆分设计方法

针对预制电气管线进行拆分设计包括弱电线路、照明控制回路、设备箱等部分的设计。在设计中要按照标准预留出强电插座的管线位置,还要考虑到接线盒位于叠合楼板的情况,要提前预留出线盒的位置,还有排气扇、照明设备等位置,都要进行预留设计。和传统设计手段相比,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保证电气设计和建筑设计保持一致,让建筑和电气设备成为一个整体。

预制电气管线拆分设计,首先要对装配式建筑有个整体认识,要准确的掌握建筑构件和生产加工过程,了解其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拆分设计符合专业要求,确保建筑的质量。在复合墙板上要分析各种管线和接线盒、插座、开关等具体位置。设计中还要充分参考建筑设计图纸,用这个图纸和电气设计平面图进行对照,然后将弱电相关配置都设置在复合墙板的合适位置上,最好是粉煤灰硅酸盐砌块位置上。这些设施在预制复合墙板的位置尽量避开肋柱和肋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要适当的调整原有的电气设计平面图。如果设计中管线存在大量交叉情况,或者是配电箱较大,需要减少建筑面层,以达到分流管线的目的,必要时也可以调整设计平面图。

如果设计中遇到需要将管线铺设到叠合板内的情况,需要和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能够根据现浇层厚度和施工误差等信息合理设计管线路线,保证管线安全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施工。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非必要不要影响原有建筑设计,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尽量调整电气设计方案。预留电气管线要充分参考预制墙板的设计结构,对管线较长引起的交叉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构件组合出现冲突,也不要让管线出现太多交叉,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设计,让设计更加科学,在此基础上完成建筑预制构件的整体设计。

对预制电气管线进行拆分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掌握各种预留孔洞和管线的精准位置。要区分墙板的正面和反面,还要考虑到复合墙板拼接位置接缝、叠合楼板的叠合部分的厚度等,综合这些因素具体分析预留的位置。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预留位置出厂时已经做好,如果设计部标准,那么施工中就无法准确的进行管线铺设等操作,建筑结构也将受到影响。

预埋电气管线要关注这些要点:如果需要在预制墙里预埋线槽和接线盒,需要在电气设计图纸中准确的标注出这些设施的具体位置;如果需要在预制板中预留电气管线或者其他设备,要进行防火保温处理。预制构件中预埋管线、管件等都要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各个设施连接的线路和方法等;要提前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测,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前找出设计中存在的碰撞点,确保建筑预制构件能够顺利安装;如果需要把管线设备都铺设到现浇层内,保护层至少要达到15mm。

3.3公用设施电气配套节能设计

设计电气配套的公共设施时要体现出节能意识,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防雷设施和电气设备接地设施的设计上,要将建筑物工程性能作为保护的重点,能够利用这些设施为建筑物提供保护。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在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绿色节能理念,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选择建筑材料、技术等,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4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在城市化建设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保证。这种新型建筑施工方式突出了所有参与方的协同效应,也实现了技术的集成,极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

装配式智能建筑是在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智能化技术,是在“互联网+”理念指导下对装配式建筑的创新。目前装配式建筑智能技术主要是BIM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借助于BIM技术的可视化特征可以在全产业链上进行信息实时共享。运用这一技术进行电气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流,系统平台可以根据每个参与者的意见随时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让管线设计更加合理,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根据设计进行施工影响进度和工程质量。BIM技术还可以建立建筑工程设计模型,详细的展示建筑构件的每一个细节,极大的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利用技术模型还可以提前看到建筑构件的外观,提前进行构件组合实验,为施工中的建筑构件安装提供了参考,也为生产工厂提供了准确的参数,使建筑构件的生产更加规范,确保建筑构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5结束语

总之,目前装配式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电气设计技术也需要加以完善。要在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法基础上融入装配式建筑技术,同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电气设计的合理性,节约生产时间,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未来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必然要和智能化技术相融合,形成智慧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吴羡.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析[J].建筑与预算,2020(11):32-34.

[2]吴旭辉,王春燕.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电气,2021,40(07):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