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生物检验在获得性感染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探究微生物检验在获得性感染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蒋鸿飞

宜宾市南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获得性感染疾病防治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2021.3~2022.3某疾控中心收纳的患者样本150例,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施以常规检验的75例患者分入对照组,施以微生物检验的75例分入研究组,对2组的预防效果(发生率、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26.67%)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疾病发生率(5.33%)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轻度感染率为4.00%、中度感染率为1.33%,无重度感染者;对照组轻度感染率为10.67%、中度感染率为10.67%、重度感染者为5.33%,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程度明显较轻,P<0.05。结论:在获得性感染疾病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发挥预防作用,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建议推广。

关键词获得性感染疾病;微生物检验;预防

获得性感染疾病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其致病原因尚不确定,但是病原微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感染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1]。该病发生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住院的患者极易发生获得性感染性疾病,需采用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避免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经实践证实,在获得性感染疾病预防中微生物检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选择2021.3~2022.3某疾控中心收纳的患者样本150例实施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择2021.3~2022.3某疾控中心收纳的患者样本150例,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施以常规检验的75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年龄:(39.56±10.05)岁为平均值(20~56岁),40例男,35例女,(18.45±4.25)d为住院时间平均时间(10~35d);施以微生物检验的75例分入研究组,年龄:(39.60±10.06)岁为平均值(20~57岁),41例男,34例女,(18.47±4.28)d为住院时间平均时间(11~35d)。分析研究比较性:2组资料经分析P>0.05,可实施比较研究。将较差依从性和血液疾病患者排除研究之外。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检验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并将记录做好,对感染积极预防。

研究组施以微生物检验,疾控中心以检验要求为依据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微生物检验,即菌种的培养-分离-提纯,最终鉴定细菌。利用全自动药敏试验分析和微生物鉴定系统,试验方法选择超光谱β-内酰胺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患者施以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获得性感染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感染的严重程度,气溶胶颗粒数量10个以下为轻度感染;气溶胶颗粒数量10~100个为中度感染;气溶胶颗粒数量在100个以上为重度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处理资料和结果中数据,t对(±s)计量数据实施验证,符合正态分析,X2对[n(%)]计数数据实施验证,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和对照组(26.67%)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疾病发生率(5.33%)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轻度感染率为4.00%、中度感染率为1.33%,无重度感染者;对照组轻度感染率为10.67%、中度感染率为10.67%、重度感染者为5.33%,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程度明显较轻,P<0.05。

1 获得性感染疾病发生和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总发生率

研究组

75

3(4.00)

1(1.33)

0(0.00)

4(5.33)

对照组

75

8(10.67)

8(10.67)

4(5.33)

20(26.67)

X2

2.453

5.792

4.110

13.347

P

0.117

0.016

0.043

<0.001

3 讨论

伴随近些年来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且滥用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使院中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但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而且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获得性感染性疾病时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过程中,因病菌抵抗能力和身体素质呈现较差的情况,除了自身患有的疾病感染其他疾病,使其病情加重,治疗难度也较高[2]。因此,在患者住院过程中,需采用各种措施有效预防获得性感染性疾病,以确保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的安全。在获得性感染性疾病预防中微生物检验发生者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针对常规检验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对照组(26.67%)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疾病发生率(5.33%)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轻度感染率为4.00%、中度感染率为1.33%,无重度感染者;对照组轻度感染率为10.67%、中度感染率为10.67%、重度感染者为5.33%,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程度明显较轻,P<0.05,可见,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即使感染也会降低感染程度。获得以上效果的原因为:微生物检验是定性试验的一种,以药敏试验、鉴定、培养、签收为依据同步记录各个环节,根据检验结果以便对疾病实施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并采用各种措施预防获得性感染疾病,以此降低其发生率,在疾病未发展时积极干预,可尽早遏制感染性疾病,降低感染程度

[3]。微生物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对致病菌种类确定,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治疗方案合理制定,对抗生素合理应用,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感染性疾病通过传染源感染、传染源传播、易感人群,利用微生物检验可使其病情明确,将感染情况检出,针对不同感染源对治疗方案合理制定,避免病情延误[4]。对检验过程做好监督,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实施微生物学诊断,可避免感染扩散,对院内感染情况有效控制,也可防止加重感染情况。现阶段诊断住院患者,广泛应用介入性诊断技术,同时化疗和放疗过程中也广泛应用抗菌药物或激素药物,导致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5]。应用微生物检验,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可使获得性感染减少,可使感染严重程度降低,使感染性疾病尽快康复,避免影响患者住院治疗,缩短住院时间[6]。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取样地点相对单一,样本量相对不足,需随机抽样,增大样本量,多中心实施研究,并充分结合量性和质性研究,以加深研究深度和弥补研究不足,为临床研究发挥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在获得性感染疾病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发挥预防作用,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吴文娟. 血浆微生物游离DNA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21,39(7):516-520.

[2]杜洋.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9):1043-1045.

[3]曹德民,宋晓峰,朱宝利. 病毒感染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24.

[4]张薇.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2):70-72.

[5]陈璐,陈艳萍,黄建宝,等.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微生物的药敏特征情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0,12(1):33-37.

[6]余华为.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7):7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