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

李以秀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325804(浙江温州)

摘要目的针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并做出评价。方法采样本院检验科20211月至20221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贫血患者,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采样数一共为120例,其中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同一时间体检健康者各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次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常规组。通过对三组参与研究人员的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三组血液检测结果发现,实验1组患者的MCHCMCVMCH均低于实验2组与常规组,P<0.05。实验1组患者的RDW高于实验组2与常规组,P<0.05。实验2组患者的MCHCMCVMCH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2组患者的RDW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于贫血患者具有可观的效果,并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鉴别出患者贫血类型,从而有利于对不同患者的贫血类型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提高患者康复率。因此,血液检验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临床应用效果

贫血作为检验科临床医学最为常见的症状,是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含量低于普通人正常值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头昏、记忆力下降、全身乏力、失眠等情况[1]其次,贫血症状具有多样性,常见的贫血类型为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等。而血液检验能够快速、科学、安全地鉴别出患者所属的贫血类型,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且有针对性地治疗,提升贫血患者的康复率。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的实际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将从本院检验科20211月至20221月所接纳诊治的贫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人员中随机抽选120位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严格遵守所有参与者均在知情以及自愿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在本次对120位参与者的实验中,将参与实验人员分成3组,依次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实验1组;地中海贫血患者,为实验2组,以及同一时间体检健康者,为实验常规组,所选实验人数均为40例。其中,实验1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以4:5的方式呈现,所选人员年龄在4578岁之间;实验2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以55的方式呈现,所选人员年龄在4680岁之间;常规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以45的方式呈现,所选人员年龄在44岁至76岁之间。所有实验参与者的资料数据都经过了统计学验证,三组参与人员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P0.05),使实验具有对比意义。

1.2方法首先,所有的实验参与者均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液抽取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检验科医生应严格按照相关血液检验的标准及制度来进行,以确保实验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检验科医务人员要严格依据有关血液检查的规范和程序进行实施,以保证试验的科学、合理性。随后,检验科医师将抽取参与实验人员2ml以上的全血,并将其放置于规定的抗凝试管内,以防止血液凝结,并适当且轻微地对标本进行上下颠倒操作,使标本完全混匀,随后医生需要以相关的血液检测方式标准为基础,完成对静脉全血样品的检测。

1.3指标观察 参考血液检测项目的相关标准,对参与实验人员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进行详细观察。在此过程中,检验科医生需要做到结合血液检测的各项指标对参与实验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覆盖性地全面观察,做到严实合缝,不遗漏任何细节,进而对比三组人员的血液检验结果,使研究更加合理及真实。

1.4统计学分析保障次实验科学及牢靠性需要将本次实验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软件进行一一验证,以此来保障所获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研究利用数据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验证,用±标准差来表示数据差异,准确率将利用用X2来进行检验,并用%表示,数据之间通过P<0.05来表示所获数据的差异明显度,使其更具统计学效益。

2.结果

2.1 组血液检测结果对比通过观察三组实验参与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发现以下情况,首先是通过实验1组及实验2组与常规组的对比发现,实验1组在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中都处于减少的趋势,实验2组红细胞计数层面有显著的提高,而在其他血液检验的指标中又处于减少的趋势这种差异的存在均具有合理的统计学效益其次,在对比缺铁性贫血实验组地中海性贫血实验组的过程中发现,地中海性贫血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比缺铁性贫血实验组要高这种差异的存在同样具有统计学效益对比详情见表1

表格 1 各组血液检验结果比较

组别

RBC(*109\L

Hb(g\L)

MCV(f\L)

MCH(pg\L)

RDW(%)

常规组(40

4.2±0.4

128±8.41

89.48±4.71

28.2±3.04

13.11±1.54

实验1组(40

3.2±0.4

91.77±6.82

68.59±4.01

21.07±2.61

23.05±3.32

实验2组(40)

5.1±0.52

101.87±6.94

76.38±4.29

23.17±2.84

19.17±2.42

F值

11.511

10.117

12.483

15.153

12.021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3 . 讨论

贫血属于日常生活及医学领域中比较易见的一种临床病历。常见性和多发性是贫血症状的两种主要特性,以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二个类别为主要表现类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体内及血浆中含铁的生物合成铁元素水平减少,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处在严重缺铁阶段,由此引起了血红蛋白的生成水平下降,从而导致了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而导致地中海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珠蛋白或珠蛋白存在缺陷,因而导致的珠蛋白肽链无法形成,使其无法维持人体正常机制之间的平衡,珠蛋白结构被逐渐改变,最终导致贫血[3]。传统的血液鉴别诊断时,对于缺铁性贫血大多采用骨髓铁染色诊断法,但是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该诊断方式属侵入性诊断,容易使患者滋生抵抗情绪,从而让患者产生消极心态,再加上骨髓穿刺后患者的恢复期较长,因此,少数病人骨髓穿刺后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4]。而对地中海贫血则采用血红蛋白水平测定,但操作较为繁琐,且等待受检结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疾病诊断。因此,医学上进行贫血检查主要采用血液检查。血液检验具有非侵入式、操作简便和重复检查的优点,既可显示患者贫血发病状况,,可以根据血液检验的指标实际情况做出贫血类型的及时判断。

据以上研究可知,血液检验是结合了现代医疗科学的重要产物,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医生对贫血类型做出快速、合理地的甄别,同时也有利于为患者的贫血治疗提供扎实的治疗依据,因此,血液检验具有极高的临床医学应用价值,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为医学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晓艳.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7):124-126.

[2]钟良英、汪芳等. 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血液学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117-121

[3] 宋正波. 中国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肿瘤, 2019, 28(9):717-722.

[4] 阮燕洁、张家奎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 1 例诊疗过程分析及文献复习[J]. 安徽医药, 2018, 22(2):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