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杨燕红

云南省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摘要: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擅自离院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医院运行以及患者和社会安全等有着众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防范在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出现擅自离院的事件,首先需要对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为精神病患者的自身安全和社会和谐安定以及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

采用分析研究的方式将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针对需要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通常是因为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精神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并且不能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但是因为精神病患者的整体自我控制以及防护能力较差,因此在出现擅自离院之后精神病患者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一、住院精神病人擅自离院的原因分析

首先,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相对缺乏。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群体特点是内心复杂多变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其中很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可见,这部分群体对于擅自离院的危险认知程度较低。另外,部分负责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护人员未能将住院期间擅自离院的风险进行告知,患者对擅自离院缺乏基本认知。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疾病缺陷认为自身没有精神病,难以接受住院治疗而出现擅自离院现象。或者受到精神疾病困扰,如幻觉、认为医院有人要伤害自己等,致使患者出现离院思想。甚至还有患者存在自杀想法,因为在医院难以实施会设法离院并实施自杀行为等。

然后,社会整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住院是一项相对比较负面的生活体验,尤其对于已经有精神病的患者来讲,在住院时间因为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导致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出现抑郁以及焦虑和孤独的情绪流露出来。并且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明显下降。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比较脆弱,缺乏家属陪伴,经常因为对亲人的挂念而出现擅自离院现象。尤其针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在药物和治疗频繁,经济状况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强烈厌倦,进而出现擅自离院回家或者逛街、外出会友等事件[1]

其次,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限于我国整体医疗现状,很多医疗机构中的床位比较紧张,难以实现一人一间的住院标准,这就使得很多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与其他患者共同居住生活。并且通常精神病患者的病房多事封闭式管理模式,病人不能随意进出行走,单调无趣又受到各种限制的生活,对患者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讲,其精神心理状况已经出现问题,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条件变化中,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使其从内心深处出现要逃离的动机。

最后,住院部相关医疗护理服务不够周全。医院整体的住院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使得患者在检查以及治疗和护理阶段难以获得相对完善的服务。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精神病患者住院部的整体服务模式和理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没有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予患者的住院体验不佳。同时因为医院在医护人员方面的配置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检查不到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服务态度差,对患者缺乏耐心和关爱等都会导致基础性的护理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使得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体验不佳,从而产生逃离的情绪[2]

二、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的有效策略

(一)掌握患者病情并提高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

针对初入院的精神病患者需要充分掌握其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办法,避免出现擅自离院事件的发生。另外针对本身具有擅自离院倾向的患者,如由警察护送入院或者强制入院、有酒精依赖症等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此类患者的接触和了解,以便于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患者擅自离院的现象。

另外需要增强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主要是在生活中提高精神病患者对安全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如在风险来临的时候是否拥有应对以及防御和减少损失的心理准备和建议以及引导。为此,医院要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安全引导和普及,使得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对擅自离院的危害和面临的危险拥有基本认知,使其在心理建立减少擅自离院的主观意识。

(二)创建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护,无论患者家人还是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等都需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耐心以及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尤其患者在面对住院这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其精神和心理会出现较大压力,为此作为住院期间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通过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关心,充分满足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心理精神等各种需求。对于患者对病情存在的疑问和顾虑等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另外还需要鼓励患者通过微信视频或者手机通话等方式增加与家属之间的联系,同时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定期探望和陪伴,从而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孤独感,尤其在患者入院初期可以安排家属留院陪伴患者安心住院。作为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初期要帮助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并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使得患者能够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在此背景下逐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配合治疗的心态,从而减少患者因为环境不适应等带来的擅自离院想法。

(三)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

首先需要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房进行改进,传统封闭式病房管理模式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心情和身体更加舒适。针对初入院的患者为其介绍住院环境以及周围人物,帮助其尽快熟悉住院内部环境,从而减少住院环境带给患者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同时提高住院区域的卫生清洁状况,督促卫生负责人员及时进行巡查并勤于清扫。为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如针线、电吹风、指甲剪等,为患者创建一个安全又舒适的治疗就医环境。作为责任护士需要积极协调患者之间出现的各种摩擦,鼓励并引导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在生活和就医期间互帮互助,增进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和谐的住院环境。责任护士还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科学正确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了解住院的必要性并客服住院期间的各种身体和精神不适。其他工作人员还需要在精神病患者的住院区域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等原则,尽力为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静而愉悦的住院环境[4]

(四)完善住院服务质量和内容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治疗理念需要进行及时更新,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住院治疗管理理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和服务体系。通过落实住院护理责任制,不断深化护理服务质量。以患者入院为始,严格按照责任制度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范围和内容进行规范。同时在护士工作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将护士业务水平与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虑,针对病情相对较为严重的患者安排具有丰富经验以及问题处理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活和精神方面的照顾,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和精神心理状态为主要服务目标。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心,对患者给与足够的耐心和帮助,为减少患者擅自离院事件提供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为了减少其擅自离院事件的发生。首先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服务理念,为患者在生活以及精神和心理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照顾,创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给予强大的社会系统化支持,以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为出发点,逐渐完善住院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邬俊梅.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J].家庭医学,2021(05):56.

[2]吴茜,李艳.抑郁状态下精神病人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5):131.

[3]王冠丽.精神病患者不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3):2228.

[4]丁英.精神科病房相关护理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2):284-285.